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基层干部的工作,是支撑党和国家事业的基石,这关系百姓福祉,体现执政水平,展示出党的形象。基层领导干部是基层干部队伍的中坚力量,对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基层领导干部来讲,从总体工作和上级任命的名称来看,确有正职和副职之分。但从分工来看,无所谓正职和副职,每个人都是分管领域和所在部门的一把手。从这个角度讲,人人都是一把手,人人都担负着一把手的权力、义务和责任。那么,如何才叫称职的、优  相似文献   

2.
在领导工作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副职,不懂民主集中制的真谛,不能在领导集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正职不论正确与否,往往言听计从,一律“坚决拥护”,甚至对正职的错误乃至违法行为,也一味迁就,结果酿成大祸端。从近几年发生的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案件来看,在查处正职的同时,副职往往“同根相连”,正职坠入深渊,有的副职非但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按照现行体制和领导干部岗位设置惯例,基层行政部门或单位大多有一个"党组织副书记+行政副职"职位。这个"双副"不同于一般的副职,从具体领导干部排序上来看,"双副"介于一把手和其他所有副职之间。有的部门或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分设,"双副"上面除了行政主要领导即一把手外,还有一个党组织书记,但"双副"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实际权限和影响力远在其他所有副职之上,而单设的党组织书记其实也只是一个  相似文献   

4.
领导班子作为一个整体,总是由正职和副职组合而成,领导活动也总是由正职和副职的共同行为所构成。正职与副职的职责不同,要求不同,因此,在研究如何当好一把手的同时,也必须研究如何作一个称职的乃至优秀的副职的问题。我认为,要当好副职,就要明确角色特征,发挥五个方面的作用,具备四个方面的素质,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副职从职务上讲是正职的助手,从工作上讲是正职的参谋。副职要当好助手和参谋,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但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必须坚持“三有”,即思想上有涵养,言行上有节制,办事上有条理。思想有涵养副职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受“夹板气”的工作,对来自正职的气、同级的气、下级的气都要承受。邓小平同志在讲到领导干部的涵养时曾强调指出:“要相互谦让、相互帮助、相互补充,包括相互克服错误和缺点。”这“四个相互”既是对正职的要求,更是对副职的要求。副职要经常想到自己是处于“副”的位置的,要时时处处讲服从、讲大局、讲团结。在钱…  相似文献   

6.
在领导班子工作中常常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副职对正职作出的决议或工作安排不论正确与否,不假思索,一律照办,或者明知正职的决策不切合实际而不提议、不报告、听之任之,甚至对正职的错误乃至违法行为,也一味迁就。从近几年发生的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案例来看,窝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领导干部从政的经历中,由副职到担任正职,或由正职到担任上一级副职,是经常遇到的事由正职到副职或由副职到正职,有一个心理调适期,调适得好,能尽快进入角色,有益于打开新局面;调适得不好,往往会贻误工作,不仅对事业不利,而且直接影响领导干部自身的成长。笔者参加工作35  相似文献   

8.
在领导班子工作中常常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副职对正职作出的决议或工作安排不论正确与否,不假思索,一律照办,或者明知正职的决策不切合实际,也不提醒、不报告,听之任之,甚至对正职的错误乃至违法行为也一味迁就。从近几年发生的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案例来看,窝案、串案呈逐年上升趋势,往往在查处正职的同时,副职也“同根相连”、集体犯案,副职成了名副其实的“附职”。副职成为“附职”的原因很多,但主要还是人身依附意识在作怪。有些正职家长制作风严重,搞“一言堂”,什么事都要自己说了算,副职只有干活、跑腿的份儿,没有监督、制约的权力…  相似文献   

9.
<正>在一个机关和单位,正职是一把手,是主角;副职是正职的左膀右臂,是配角。正职的全局性作用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副职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对于处于上下夹层中的副职来说,摆正自身位置,适度用权,做好分管工作,是一门重要的领导艺术,做得好,就有可能实现螺旋式上升;做得不好,就会影响全局的稳定和发展。鉴于此,对副职领导艺术进行探讨就显得别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谈到副职的困难之处,许多副职领导干部往往是一肚子的苦水,连说自己真“难”,还说正职领导如何难以相处。如何当好副职,让遗憾远离自己,笔者认为还是要多从副职领导干部自身找原因,把握好副职领导干部的“三忌”。忌位置摆不正。副职领导干部的首要大忌便是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副职往往摆不正位置,认为自己分管的工作自己说了算,自己拍板就行了,没必要事事向正职汇报;也有的生怕事情做过了头,干脆遇事赶紧躲、责任别找我、问题找正职,让干我就干、什么也不管、有事问下边。究其原因,主要是没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摆不正自己…  相似文献   

11.
许多副职因工作的需要迟早要走上“一把手”岗位,同时,许多副职也有志于将来能成为正职。那么,作为副职,该如何去培养“一把手风范”以备将来之需呢?  相似文献   

12.
一、认识副职的特点才能当好副职。你认为副职领导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要点:任何组织的领导班子里都要有一个或几个副职。认识副职的特点,了解副职和正职的区别,是走上副职领导岗位后,履行好副职职责,成为优秀副职的前提。第一,副职具有执行性。副职没有正职那样的拍板定夺决策权,相对来说,副职要接受正职的领导,服从在正职主导下做出的决定,或执行  相似文献   

13.
在领导班子工作中常常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副职对正职作出的决议或工作安排不论正确与否,不假思索,一律照办,或者明知正职的决策不切合实际而不提议、不报告、听之任之,甚至对正职的错误乃至违法行为,也一味迁就。从近几年发生的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案例来看,窝  相似文献   

14.
胡春燕 《领导科学》2012,(28):17-18
在一个班子中,总有正职和副职之分.就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机制来说,每个班子成员都应该闲不着,只有忙和不忙之分.由于正职位置的重要性,一般来说,正职总是"动"得多,副职相对"动"得少.但是,现实中有些副职该"动"不"动",影响了工作的绩效,让正职感到不安、不满和些许的无奈.副职该"动"不"动",原因是多方面的,正职的做法不当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试图从正职的角度谈谈如何才能让副职"动"起来.  相似文献   

15.
从领导职务晋升的一般轨迹来看,要经过下级正职到上级副职,扶正后再到上一级副职的过程。也就是说,从下级正职到上级副职的任职经历对被提拔的干部来讲具有很大的普遍性。从下级正职到上级副职,尽管级别高了,管辖范围大了,但相对而言可能权力虚了……  相似文献   

16.
班子的团结协调,包括正职与副职、副职与副职的团结协调.过去,我们在加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协调时,强调正副职之间的团结协调多,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非常务副职(以下统称副职)们只尊重一把手,维护一把手的核心地位,而忽视了副职之间的团结协调,那么,这个班子就不一定是团结的、凝聚力战斗力强的班子.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正职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或部门的一把手,对工作进行全面领导、全面负责,具有绝对决策权.但其决策的制定与执行,却需要副职的参谋和帮助.副职是正职的助手,是协助正职考虑全盘工作而又负责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具体工作的领导者,既被动又主动,既是执行者又是领导者.正职如果善于发挥好副职的作用,就如虎添翼,事业等于成功了一半;反之,则可能忙忙碌碌,一事无成.所以,正职在工作中要善于充分发挥副职的助手、参谋和先锋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职易对副职失去信任的主要原因有:位置因素,正职害怕副职反叛;权力因素,正职害怕副职分羹;生活因素,正职害怕副职陷害自己;威望因素,正职害怕副职超越;形象因素,正职害怕副职直谏。副职消解正职信任危机的对策有以下几种:一是以诚心取得正职的信任,二是以业绩取得正职的信任,三是以事实取得正职的信任,四是以人品取得正职的信任,五是以善意取得正职的信任。  相似文献   

19.
副职是正职的助手、帮手,是完成任务的前线指挥官、执行者。在工作中,正职如能充分发挥副职的参谋和先锋作用,就能如虎添翼、事半功倍。正职要想得到副职的鼎力相助,必须认真研究对副职的激励艺术。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基层任副职多年,对如何做好副职有切身体验,对什么样的正职才是好的正职也有近距离的感受.我认为,好的正职应具有这样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