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上海发起组经历了发起建党,到正式成立两个时段,前者是1920年5月间,后者是1920年6月间.上海发起组发起建党后,开始时没有具体名称,但该组织的存在是客观的.没有具体名称是各地早期组织比较普遍的现象.参与上海发起组发起建党的共七人,他们是陈独秀、戴季陶、李汉俊、沈玄庐、施存统、俞秀松、陈公培等.上海发起组的前期组织不是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而是新青年社和星期评论社.  相似文献   

2.
从理论传播与革命实践两个方面阐释李汉俊对中共创建的历史功绩。在理论传播方面:从1919年到1922年,他撰写、翻译了100余篇文章。在初期传播史上,他第一个提出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第一个揭起批判中国基尔特社会主义的旗帜,第一个将彻底的唯物论与"自觉辩证法"打通为一,第一个全面介绍国际共运史,与陈独秀创办中共第一个无产阶级大众刊物《劳动界》。在革命实践方面:他与陈独秀、李大钊、李达直接筹备了中共创建。主要有:与陈独秀等5人于1920年6月创建了中共上海早期组织,起到了中共发起组的核心作用,与陈独秀等帮助湖北等地区创立党的组织,在中共一大上发挥了别人所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月刊对建党的理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产党》月刊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理论性机关刊物,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刊于1920年庆祝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三周年纪念日,陈独秀和李达主编,共出了7期(现在保存下来的有6期),1921年7月终刊。《共产党》月刊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中应运而生,虽然出版的时间不长,但却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众所周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陈独秀和李达都是党的创始人,他们之所以创办《共产党》月刊,完全是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建党理论,筹建一个全国性  相似文献   

4.
申由 《金陵瞭望》2005,(10):8-8
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1920年9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对于时局之我见》一文中.曾称“吾党”为“社会党”.后来才改称为“共产党”。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是指从1920年到1935年的15年,这15年也是毛泽东从事共产主义革命活动的前期。这一时期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逐步形成和发展,而陈独秀却从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转变成为右倾分裂主义者。本文拟对两人的思想变化过程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他们各自思想转变的根源。 在这15年当中,按照两人的思想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来研究。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1920年至1923年6月) 毛泽东和陈独秀在这一时期的理想都是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在实践上以建立共产主义小  相似文献   

6.
目前学术界个别人以上海党的早期组织成立为标志,认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0年。我们认为,1920年成立的上海党的早期组织是一个地方党组织而不是全国性的党。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  相似文献   

7.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造始人之一,也是党的早期主要领导者。在中国共产党创建过程中,对党的建立,作过重要的贡献。但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特别是由于在这次革命最后一个时期(约有半年时间),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思想发展为投降主义路线,在党的领导机关中占了统治地位,……拒绝接受毛泽东同志和其他同志的正确意见,以至于当国民党叛变革命,向人民突然袭击的时候,党和人民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这次革命终于失败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是这次大革命失败的主观方面的根本原因,对革命造成的损失也是及其惨重…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几个史实的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上海“中国共产党”组织 1920年1月,五四运动的主将陈独秀被迫离开北大,将《新青年》杂志社迁往上海。李大钊送至天津与陈相约在京沪两地建党。陈独秀在上海即与《星期评论》、《时事新报》、商务印书馆的一些编辑、作者讨论社会主义。 上海建党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即1920年3月至5月,成立了社会主义的学术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第二阶段是发起阶段,即1920年5月至7月,多  相似文献   

9.
《劳动界》周刊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第一个向工人进行马克思主义通俗宣传的刊物,也是我们今天研究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珍贵资料。它创刊于1920年8月15日,每期16页,32开本,每星期日出版,由上海“新青年社”发行。《劳动界》第1—12、14—19册已于1958年由工人出版社影印出版,第20—24册也在1960年由《中国工运史料》第1、4两期上分别刊载,惟独第13册因缺佚,至今未见重新刊印。我校藏有第13册最初版本,现将全文刊载如下,供研究中国现代历史的同志们参考。这期《劳动界》有几则资料是比较有价值的: 一是吴廷康《中国劳动者与劳农议会的俄国》的文章。吴延康系第三国际东方局的负贵人魏金斯基的中国化名。他于1920年春偕秘书马迈耶夫及其夫人、翻译杨明斋到北京,与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会晤,后经李大钊介绍,到上海同《新青年》杂志主编陈独秀会谈,并帮助组织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至是年冬回国。年1920年11月7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三周年,魏金斯基用吴廷康的化名,发表了《中国劳动者与劳农议会的俄国》,这是我们所见到的魏金斯基在中国最早的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二是《湖南劳工会发起启事》、《湖南劳工会筹备会纪事》和黄爱给陈独秀的一封信等三则有关湖南劳工会的资料。它们比较祥细地介绍了湖南劳工会成立的情况、参加的人员、该会的章程。湖南劳工会是由黄爱、庞人铨等无政府主义者组织起来的,会员曾发展到四、五千人,是当时中国比较有影响的一个劳工团体。1920年冬,毛泽东同志在长沙从事工人运动时,仔细了解了湖南劳工会的内部情况,向其中的工人群众进行了耐心的说服教育,终于争取了其中的先进分子抛弃无政府主义思想,它的上层人物中某些真诚倾向于革命的青年如黄爱、庞人铨等,在被争取过来以后,于1921年冬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于次年一月因领导湖南第一纱厂罢工,遭军阀赵恒惕惨杀,为革命而献出了生命。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蔡和森建党的思想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民学会成立时,毛泽东、蔡和森就有向政党发展的志趣,提出力争"三年之内,务使我辈团体成为中国之重心点".由于传统文化的不同影响,毛泽东、蔡和森对寻求革命真理的道路有不同的选择.蔡和森通过赴法勤工俭学,直达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在总结湖南自治运动失败教训后,创建了长沙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共产党湖南分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群团思想。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党的历代领导核心坚持群团组织和群团工作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建功立业、坚持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的思想,体现了党的群团思想的一脉相承。毛泽东提出要组织发动人民群众,实现民众大联合。邓小平认为要重点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服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江泽民注重参与民主政治建设。胡锦涛重视管理国家社会事务。习近平提出要保持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又体现了群团思想的与时俱进。新时代要坚持以党的群团思想为指导,做好党的群团工作。  相似文献   

12.
五四运动前后是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我国理论界一种比较主流的看法是 ,毛泽东在 1 92 0年冬已经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笔者认为 ,这种看法值得商榷。史料分析表明 ,毛泽东是在 1 92 0年底 1 92 1年初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尔后通过参与组织工人的政治活动逐渐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毛泽东的世界观的转变和政治立场的转变有一致的方面 ,也有不一致的方面。从最初的主观唯心主义到唯物史观的基本确立使毛泽东最终抛弃了小资产阶级的无政府主义和民主改良主义而转向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 ,但是对唯物辩证法的不甚了解 ,又使得毛泽东的哲学世界观只是初步的马克思主义。这种状况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的历史过程相一致的 ,当唯物史观已经被陈独秀、李大钊以及后来的毛泽东所基本接受和掌握时 ,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传播尚在起步 ,中国共产党就是在有了一定的理论准备而这种准备又不很充分的情况下成立的。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初期,重新建构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使新生政权得到民众的认可、支持和拥护,成为党在思想文化领域中探索与实践的双重任务。为此,党在意识形态领域,通过在党内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文化运动,在全社会开展改造旧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活动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文学艺术领域,通过恢复、整顿旧有的群众性文化事业机构,进行戏曲改造和对农民群众进行扫盲等方式,大力发展群众性文化事业。为确保实现这些目标,党又在成立各类干部教育学校,改造整顿高等院校和设立各类哲学社会科学机构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文革”初期毛泽东为何选择林彪为接班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革"初期毛泽东选择林彪为接班人,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方面与历史上毛泽东对林彪极其赏识有关,第二方面与"文革"前林彪已是接班人人选之一有关,第三方面与毛泽东在做最后决断时没有做到疑人不用有关。毛泽东选择林彪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固然是错误的,为此他要负主要责任,但没有一套科学的选人机制也是毛泽东犯下这一错误的重要原因。因此重要的是要在选拔干部的问题上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社会主义民主思想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曾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国民经济建设与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它是在二战结束之际的特殊的国内外条件下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民主观具有鲜明的阶级特色、包涵国家政体形式与现代化道路选择的双重意义、目的论与方法论的双重意义。社会主义的民主形式是群众运动的大民主,其主要对象一是阶级敌人,二是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执政党的民主机制建设,是毛泽东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对毛泽东社会主义民主思想,应该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客观准确地加以评价。  相似文献   

16.
党的凝聚力是党的生命力的象征,是党能够担负起革命和建设领导的内在政治优势.它不是党与生俱来的,而是党在领导中国人民从事革命和建设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无疑对党凝聚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凝聚成一个坚强而团结有力的无产阶级政党,使中国共产党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一生对陈独秀作过多次不同的评价。五四时期 ,毛泽东积极支持并配合陈独秀的建党活动 ,对陈独秀的革命精神和创新思想推崇备致 ,称之为“思想界的明星”。 40年代初 ,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史上的陈独秀作了客观的、辩证的分析评价 ,既指出其缺点和错误 ,又肯定其地位和贡献。建国后 ,随着个人权力的增长 ,毛泽东对陈独秀作了全盘否定。不同时代的不同评价 ,反映了时代演变的痕迹和毛泽东斗争策略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十分重视党风建设问题,对党的作风作了一系列的概括和论述。他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把我党长期以来在实践中形成的优良品德和作风概括为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毛泽东的这些论述,至今仍然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是我们执政党的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9.
作为早年曾直接从事过新闻工作 ,后来又长期从更高层次上指导新闻工作的我党的卓越领导人 ,邓小平长期以来不但很好地坚持了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而且结合实际 ,从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内容 :( 1 )提出了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在思想上的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完整准确地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 2 )明确了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在政治上的要求——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坚决同反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论、行为作斗争 ;( 3)强调了坚持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组织保证——大力加强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20.
建国之初,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执政的最初实践中高度重视反腐工作,制 定严格的制度,确保反腐工作有凭有据;狠抓、严惩腐败分子,确保反腐工作有始有终;开展优 良传统教育,确保反腐工作截流堵源,开创了廉洁、积极向上的一代党风。这对我们党在新时期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