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灿 《理论界》2009,(1):12-13
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解放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要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推进中国社会的各项改革.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真正实现国家长期发展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2.
自主国家的发展逻辑——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一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社会管理、推动经济增长、政治建设以及对外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的自主性特征十分明显,其中蕴涵着托管社会、经济自拔、政治自律、外交自主等发展逻辑.这种国家类型以及发展逻辑为3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和持续进步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一、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经历了30年。在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中国对自己的国家身份做出了准确的定位——现状性国家[1](P10),在此基础上中国制定了包括积极全面参与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事务和活动的对外发展战略在内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史上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国家与社会浑然不分的典型,这与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和文化传统有关,也是人的本性在一定发展阶段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本文把这一过程称为国家社会化,并且初步探讨了中国国家社会化的内容和形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陈春常 《理论界》2014,(4):47-50
文化是社会文明和国家进步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前,文化屈从于权力,被整合进政治结构,失去了独立性地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文化从政治结构中摆脱出来,开始具有独立性;文化自觉是中国知识阶层提出的重要哲学命题,它实质上回答了全球化时代如何发展民族文化,如何与其他文化相处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自1898年维新变法开始,中国就开始了政治现代化的进程。在这一百多年间,中国的政治现代化经过了"重塑国家"、"建设国家"、"社会民主"三个发展阶段。在政治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形成了独特的政治现代化逻辑。要认清这一独特逻辑,必须立足于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概念的发展变化,可以为认识和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生活的变化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纵观30年来我国学术界对"政治"概念的研究线索,我们可以根据关键词的变化,把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时期"、"以公共权力为核心的时期"和"政治概念的多样化时期".  相似文献   

8.
影响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现代化是一个国家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过程.政治现代化既是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又是实现社会全面现代化的保证.回顾从洋务运动开始近150年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中国政治改革的失败与迟缓对中国现代化的不良影响,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难题.而这一难题又是和传统政治文化的阻力、最优模式的误会、方法的错用、社会稳定的不足、市场经济发育不够、公民文化知识程度的低下等因素紧密相连的.  相似文献   

9.
30罗年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农村社会带来了深刻变化,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为基层实行地方自治提供了重要的逻辑起点和实践平台.从现代社会法治化、民主化发展进程来看.不断扩大农村社区自治体的规模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实现乡镇自治将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0.
政治现代化是指一个社会从墨守传统体制的政治形态向彻底现代化的政治形态转化.从政治现代化的视角来审视政治发展的合理性在于:我们应该将政治发展理解为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而不是为它预设一个终极目标.中国政治具有自身的话语系统和逻辑结构,它支持了60年来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程.新中国的政治发展路径可以划分为前30年和后30年两个时期,它的逻辑自洽性表现在这两个时期的连续性和变化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表现在:建国初建立起来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在将近30年的历史时期没有得到有效的运行.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之前建立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在政治运行和实践方面做了合适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