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唐代大诗人白居易32岁考中进士,走进国家公务员队伍。他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诗人,还是一位敢直言、爱民众、重自律、讲廉洁、干实事的好官。白居易是我国历史上领导干部财产公示的第一人。刚入仕途时,白居易担任政府机关校书郎,是个抄抄写写的"文秘",他在诗中说:"幸逢太平代,天子好文儒。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既无衣食牵,亦少人事拘。遂使少年心,日日常晏如。"  相似文献   

2.
"外交家们应该庆幸,因为他们之中有一位诗人,他们独特的生活才得以光彩地展示给世人;诗人们应该庆幸,因为他们之中有一位外交家,诗的天地才出现如此一块高贵而迷人的空间。"——语自冯骥才李肇星,中国前任外交部部长,素有"诗人外交家"之称,他曾多年常驻非洲,并先后担任过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和发言人、部长助理、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外交部副部长、中国驻美大使、中国外交部部长等职务。作为外交官,李肇星见证并参与了中国与世界的种种风云变幻,并被媒体誉为"铁嘴钢牙"。同时,李肇星还是一位激扬、豪放、热情的诗人,因经常在举行记者招待会时,引用古人的诗句或自己作诗,而又被一部分人称为"诗人部长"或"诗人外交家"。曾经出版过诗歌散文集《青春中国》。由他作词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歌曲,已被众人所传唱。因其在台湾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加之出众的才华横溢、豪放个性,一部分人称他为"我的脾气不好部长"。本篇撷取李肇星近年来外交事件中的精彩语录,从中也可略见一代外交官的才华风度。  相似文献   

3.
《秘书之友》2014,(6):F0003-F0003
正怀素(725—785年)唐时人,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幼年好佛,出家为僧。他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是唐代书法高峰另一方面的表观,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可以说是古典的浪漫主义艺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他也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僧"。  相似文献   

4.
陈晓光 《领导文萃》2012,(19):92-95
姚崇(650-721),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人,曾3次任宰相,系唐代开元盛世的创建者之一。他经历复杂,仕途起伏不定,有时困顿非常,但终能破壁而出。他的人生要点就是变通。善变求通变通,是姚崇的经验和风格。在他看来,解决政治问题不能拘泥,不必循旧,必须力求变化,才能走向通达。后人曾评价说:"姚崇资性明达,善应事机,委曲通变以成国家之务。"  相似文献   

5.
殷茵 《领导文萃》2014,(18):54-58
<正>1949年3月28日,毛泽东进入北平刚刚第三天,收到了柳亚子的一首诗。在诗中,柳亚子向毛泽东提出要回老家当诗人去。三天前,柳亚子还作为三十名代表之一去机场迎接初到北平的毛泽东,他是与沈钧儒、李济深、章伯钧等"同乘第一号车,检阅军队而返"的。当晚,毛泽东还派车接他出席颐和园晚宴,优礼  相似文献   

6.
靳义亭 《领导科学》2013,(14):40-41
中共中央办公厅2013年1月20日发出通知:落实习近平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批示。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批示,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新要求,代表了全国广大干群的呼声和愿望,表明了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利国利民。领导干部应做勤俭节约积聚正能量的表率。一、厉行节约是为社会发展积聚正能量1.厉行节约是中华民族和党的优良传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代代相传。孔子的"温良恭俭让"就把俭和做人的其他美德并重;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不朽诗句在今  相似文献   

7.
马云 《领导文萃》2014,(16):104-106
正很多人知道我喜欢金庸的小说,喜欢风清扬。一个人一旦成为武林高手,围绕在他周边的人就会很多,这些人你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朋友,一类是敌人。朋友与敌人天下把我当对手的人很多。我认为这个对手最有价值的事情是能够让你成长,让你的客户成长;与此同时,你的对手也变得聪明了,也在不断成长。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最怕的是"蛮打"。如果一个拳师碰上一个蛮师,你也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如果一个拳师碰到另外一个顶尖高手的时候,大家才能互相成长。所以,在与对手博弈的过程中,我们要欣赏地看待对手。我刚创业的时候跟很多人一样,总觉得对手干的都是坏事,都是自己的敌人。他干的事情一定是针对我来的,也就是同争一  相似文献   

8.
刘汉斌 《领导文萃》2013,(14):37-39
李泌是我国唐代有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诗人。李泌七岁时,他的诗文就非常了得,被称为神童。唐玄宗得知后想当面试探他,于是召他进宫。李泌是名门之后,进宫当然方便,况且遇上皇上亲自召见,何乐而不为?  相似文献   

9.
姚崇是唐代开元盛世的创建者之一,曾三次任宰相。他经历复杂,仕途起伏不定,有时困顿非常,但终能破壁而出。他的人生要点就是变通。善变求通变通,是姚崇的经验和风格。在他看来,解决政治问题不能拘泥,不必循旧,必须力求变化,才能走向通达。后人曾评价说:  相似文献   

10.
完颜绍元 《领导文萃》2010,(13):107-111
<正>古代"公务员"职业没有失业保障、没有连续工龄,也没有情义体恤。可以说是一个含金量较低的"瓷饭碗"。唐代宪宗时,颜真卿的外孙韦丹在江西任观察使,常与隐居在庐山的高僧灵澈上人吟咏唱和。有一天,韦丹派人给灵澈送去一篇新赋的《思归》:"王事纷纷无暇日,浮生冉冉只如云。已为平子归休计,五老岩前必共君。"意即我已准备辞职,同你一起畅游在五老峰前。灵澈一笑:他怎舍得辞官?当下也写了一首诗请来人带回,诗  相似文献   

11.
正范成大(1126-1193),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范成大既是一位眼界开阔、感觉敏锐的诗人,对自然界的山水泉石充满热爱,对升斗小民的悲欢富于同情,又是一位颇具政治才能的实干家,官至宰辅,风骨凛然,故胸中自有丘壑,下笔气象万千。感时忧国、悯农爱民——有心胸、有慧眼、有情怀的诗人范成大的诗总是融入独特的人文情怀。他关  相似文献   

12.
争有何意     
正英国诗人兰德写过一首《生与死》,被我国三位翻译家喜爱并翻译。这首诗的头两句被杨绛译为,"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现代作家李霁野译为,"我不和人争斗,因为没有人值得我争斗";诗人绿原则译为,"我不与人争,胜负均不值"。从译作来看,三位文人对"不争"都有自己的理解。杨绛不屑于争,李霁野认为没有人值得他去争,绿原认为争的结果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三石 《领导文萃》2008,(18):154-154
高中毕业,他没能跨过大学的门槛,只有回到乡下,继续父亲走了大半辈子的路。可他不甘心,就做起诗人梦来。他不停地写,不停地投稿,但总是石沉大海。也曾收到一封编辑回信,说他的诗缺少生活,没有真情。  相似文献   

14.
大诗人杜甫作诗说:"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在这首诗中,杜甫对诸葛亮的敬仰与惋惜之情跃然纸上,千百年来,诸葛亮是作为智慧与道德双重象征留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他未出茅庐,先知三分天下。尔后,草船借箭,火烧赤壁,赚荆州,取成都,夺汉中,七擒孟获,形成三分天下中的蜀汉基业。其忘我工作,积劳成疾,直至病死军中,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后世为官的最高准则。  相似文献   

15.
中央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出台后,温家宝总理11月14~15日在珠三角考察时,用英国诗人雪莱的诗句"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激励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企业,要求各级政府及时调整完善相关政策,努力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皮定均(1914-1976)将军是全国人民心目中一位了不起的大英雄,他能征善战、屡建奇功,为中原地区的对敌斗争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开国领袖毛泽东同志的称赞。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始终坚持敢讲真话,又被称为敢讲真话的"严将"。在他的心目中最容不得假话,他一生像仇视万恶的敌人那样仇视假话,也像战胜敌人那样战胜了"假、大、空"。广大的人民群众热爱皮定均,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热  相似文献   

17.
《经营管理者》2008,(2):97-97
"抛砖引玉",就是抛出砖头,引来玉石。这是一个比喻,砖可以泛指一切质次的、价值低的或量小的事物,相对来说,玉可以指一切质优的、价值高的或量大的事物。发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者文艺作品,引出别人高明、完美的意见或作品,常被称为抛砖引玉。当然也有狂傲之徒高谈阔论一番,待到他人发表意见或作品时,却充耳不闻,闭目不视,但他们还  相似文献   

18.
杨于泽 《决策探索》2010,(21):13-13
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以诗集《向往温暖》,日前摘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引发强烈质疑。他的诗被戏称为“羊羔体”,圈内圈外的人都加入了文学批评的行列,说着“不算最烂,是较烂”的风凉话,有些诗人则以“正宗”诗人身份对车延高给予彻底否定。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领袖,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词艺术,既富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情趣,又具有独特甚至超神的词风诗格。毛泽东诗、词皆擅长,尤其以词著称于世。他以词这一古老  相似文献   

20.
余竞跃 《领导文萃》2014,(23):59-61
正虽然,魏文帝曹丕说过"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样让我们这些读书为文之人倍感自豪的话;虽然,他还写过"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这样情文并茂、才气盎然的千古佳句;虽然,他基本上是曹操众多儿子当中最合格的继承者,而且最终建立了曹魏政权,但是,我还是要很不客气地说:"我非常讨厌这个人,他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