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时代呼唤改革,我们的语文教学也经历了很多次的改革,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但至今对于语文教育的性质还是没有明确的定位,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也吸收了他人的一些先进理念,分析了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三"有".  相似文献   

2.
"对话"理念变革着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对话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重视,但是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教师对此认识存在着一些偏差,基于此,我们对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对话形式进行了研究.通过开展高质量,高效益的"对话",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语文素养,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创设了对话,从而实现高效对话:  相似文献   

3.
"学好语文难,教好语文更难",这是一直以来众多语文教师的共识. 值得高兴的是,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课改给我们的语文课吹进了一缕春风,也给历来遭受众议的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鲜活的血液,这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祈盼已久之事,也给千千万万的学生带来一片曙光.  相似文献   

4.
新的语文课程理念给新时期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也给我们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带来了新的课题: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写出别具一格的"新"作文?  相似文献   

5.
"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程少堂先生把"语文味"概念的内涵界定为:"指在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构筑成了新语文教学的理想,是"语文味"的核心.要想在语文课堂中充满"语文味",我觉得教师首先应该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既然如此,我们语文教师怎样散发着"语文味"?谈谈笔者个人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多年,深深地感受到把握好语文教学中的"放"与"扶"对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去把握"放"与"扶"呢?笔者认为该"放"就得大胆地放,但绝不是放任自流;该"扶"就得小心翼翼地扶,但绝不是包办代替.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去把握.  相似文献   

7.
语文实践的综合性和语文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在语文教学中实施"话题式"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一条可行而有效的措施.在我校实施课题"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的过程中,笔者实践了一次"话题式"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次重要的语文实践机会,让学生体验了一次主动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广大语文教师长期研究和探索的课题.这一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当今的教学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已故语文特级教师徐振维老师曾再三倡导这种教学方法,她把这种方法形象地说成"挑动学生斗学生".  相似文献   

9.
"说"能促进听读能力,也能提高写作能力,"说"是人们在生活中最直接最常用的交流方式,可见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能力,要我们的语文老师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通过灵活的形式激发孩子说话的兴趣,一点一滴的积累,一天一月的坚持不懈,方能有"能说会道"的学生.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两备",即备教材、备学生,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对这个话题进行新思索,我们却会有新的认识,也就是说,将"两备"的工夫做扎实,对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1.
自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春风吹近以来,我们便不断地学习先进教师的方法,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以崭新的教学观念投入教学.但近年来的教学又不尽人意.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在于学生是否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况且,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极为短暂而有限.如果学生对这件事情不感兴趣的话,他是不可能主动地参与的.  相似文献   

12.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主导"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它是<语文新课标>向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倡导的适合时代要求和教学需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有效、科学地思维,保持课堂的张力.特别在导人新课时,设法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在不断的思考和讲座过程中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3.
钱梦龙先生指出“: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民族语教育,即母语教育。”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曾有幸沉浸在扎实的母语教育的大环境中,它对于我们自身至今影响深远。而如今语文教育越来越受功利化等因素的影响以及语文教师展现才情的渴望等,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味舍本逐末,给我们的语文  相似文献   

14.
环境造就人.汉语言环境造就汉语水平.因此,我们要大胆变革,激发自己去主动创新,把语文教学导向充满诗性光辉和人文精神的宽途,为学生引进诗歌的海洋,吟咏性情,引进艺术的殿堂,徜徉精神,引进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语文教学中或多或少存在不重视文字锤炼的现象,提出"咬文嚼字"的重要性,并指出教学时间中应注意解决的常见现象.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在农村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教学方法依然老套、古板.教师习惯以教材为中心,教给学生文常、字词、段意、中心思想及写作特点;习惯以教师为圆心,在课堂上先由教师预设了结论,然后先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  相似文献   

17.
中职语文教学的目的侧重于"应用性",而普高语文教学目的则侧重于"学术性",进而我们可以认为前者所达成语文素养相对较低,仅是侧重于实用、应用而已,而普高语文教学则偏重于学生"语文全面素养的提高",对知识积累、能力层级的要求都相对较高.我国几千年的的语文教学注重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语文训练基本脱离生活.改革开放后,在语文教学改革中联系生活、贴近生活成了一种必然,同时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也出现了一片新景象.因此,中职语文教育的实际要求我们进一步探讨语文教学如何紧贴生活,提高中职语文教学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当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孩子们慷慨激昂的演讲时,当我们看到他们在辩论赛上火花四溅的口舌之争时……总是啧啧称赞、拍手叫好.然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却忽视了孩子的口语教学.口语交际是我们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表达情感的重要形式.因此,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时下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一是教育内容存在很大争议,主要表现在实用性和人文性,有不少人认为,中职语文只教应用文、普通话、口语表达,而且"以够用为度".二是效率低下,不敢或不能将中职语文当作语文教.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按照定"规矩"、养习惯、激兴趣、导行为、益终身的路径,逐步地甚至是点滴地培养学生.首先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教学过程既突出实用性,也突出文化性,同时开展中职的<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20.
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犹如一对孪生兄妹.阅读好象蜜蜂采花,作文好象蜜蜂酿蜜.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读,让读带动作文教学中的写,是很多语文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我充分挖掘教材中"读写的结合点"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指导,并加强课外读物的阅读训练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以读悟写,以读带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