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览中国文化大观园,峰峦叠嶂,奇景无数,一大批文化人物把中国历史乃至世界文明史装扮得璀璨夺目。文化大师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时代标识,代表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高度。谁是这个时代的文化大师?文化大师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培养和塑造文化大师?这些问题似乎关系我们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现在大部分知识分子有一个陈腔滥调,说民国以后中国再没有出现大师,好可怜、好悲凉。我想问,没有大师干你什么事?有两个可能,要么有种你自己变为大师,这是第一;第二,没有大师有那么要紧吗?而且话说回来,你所说的五四时代的那些人是大师,未必吧。孔子在《论语》里有一句最好的话:"三人行必有我  相似文献   

3.
我们这里高度评价石齐的艺术,首先在于我们正处于一个变革的全球化文化环境中,我们应该建立新的水墨标准,我们今天的艺术大师一定是具有国际文化特征的,一定是原创的和融贯中西的,一定是具有强大震撼力的艺术语言的,在中国当代我认定石齐是这样一位大师。  相似文献   

4.
中华文明“轴心时代”的诸子百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渊源,而作为中国文化一翼的墨家思想具有鲜活的平民性格,是把兼爱为民思想作为其核心和精髓的一种草根文化。以政治哲学、道德哲学、社会哲学的独特视角全面审视墨家思想,把握墨家思想的时代价值,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应牢牢立足于本土文化和行业特点,不断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内容。成功的企业文化首先必须是植根于我们民族的先进的传统文化,有专家曾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6.
钱穆是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是阐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学大师。中西文化比较是钱穆文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钱穆指出中西不同的自然环境与经济特征是中西文化不同的本质原因。本文将钱穆的中西文化差异观主要概括为两个方面:内倾性与外倾性;融合性与分别性并分别进行阐述。钱穆的中西文化差异观,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也有其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余秋雨被很多人视为文化大师。何谓大师?从佛学的角度来解释,一般是指大师范、大导师,因此佛祖释迦牟尼被尊称为“三界之大师”。到后来,凡有道高僧或出家人均被称为大师。再而后,大师之谓逐渐俗化而走下神坛,凡在某一领域有突出成就、大家公认并且德高望重的人往往都冠之以“大师”的名号。现如今,“大师”日益泛滥,人们对“大师”称号也多有追捧,因而举国上下大师鹊起。这就带来一个疑问,“大师”是什么人都想称、都敢称、都能称得起的吗?  相似文献   

8.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社会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也是呼唤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党的十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社会大变革大转型的时代,这是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文化体制改革在全国有步骤地全面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文化企业如雨后春笋,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改革,文化产品创作层出不穷,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沉稳矫健……  相似文献   

10.
赵坤  熊辉  李蓉 《经营管理者》2013,(32):304-305
"三型政党"的提出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命题,本文从建设政党文化的意义以及构成要素入手,深入分析了政党文化在与政治交融、多元文化、自身建设的内在联系后,详细阐述了政党文化必需的制度、形象和意识要素,最后着重论述了新形势下建设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1.
正我在一篇文章中曾提到"文化理念的来源"这样一个问题。企业文化的理念与企业家的价值观取向紧密相关,而企业家从古今中外诸多思想源流中汲取的思想营养,是企业文化理念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众多中国企业家管理思想和价值取向来源的庞杂性,又是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在许多中国企业的文化理念中,你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人:国学大师、革命战士、西方传教士、英雄模范、西方企业家、佛学高手、文人墨客、江湖术士。网络上流传一篇文章"马云的哲学与价值观演变史"(作者不详),  相似文献   

12.
<正>戴尔的文化是典型的美国企业的文化,在中国就成了很有问题的企业文化。戴尔文化与中英文化冲突据《人文价值的迷失:戴尔的荒漠文化》,戴尔员工一再认为自己工作在一个缺乏文化的企业。“文化?有什么用吗?能直接带来绩效吗?”——他们甚至怀疑文化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戴尔没有文化吗?当然不是,超速发展、利润第一、成本最低、实  相似文献   

13.
从引进模仿起步,历经微创新、错位创新、越位创新、包容创新、巨创新、塔尖创新等过程这是一个自主创新的时代,也是一个跟风模仿的时代。这是一个微创新的时代,也是一个巨创新的时代。创新好像活力四射,创新似乎杂乱无章。中国管理到底有没有创新?2011年,《经理人》总结最近一年来中国企业管理,包括商业模式、领导力、战略、组织、资本运作、营销、公司治理、全球化等8个领域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指出,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毫无疑问,文化因素已经成为影响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文明古国之林,是因为中国拥有灿烂的文化积淀。历史上的点子大师、策划大师、战略大师、谋略家为后人留下丰富的智慧财富。从政居官,肩负重任,要了解、处理的事太多,事事躬亲是不可能。时代呼唤科学决策,摒弃“拍脑袋”的决策方式。“知识就是财富”,往日智者与当世俊彦,依靠智慧的力量,出谋划策创造了“从无到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辉煌业绩。规避决策失误、少走弯路的魔方就是领导者必须借助于“外脑”——形形色色的智囊机构以及知业大师、谋略大师、战略大师、策划大师、点子大师的力量,也是当代社会对决策者、管理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张战胜 《经营管理者》2013,(16):173-173
会计文化是一个宏观的新思维,它渗透在人类的会计实践活动之中。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会计的发展深受传统文化发展的影响与制约,中国会计文化从形成到发展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本文对会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发展思路浅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从来还没有一个国家凭借原生的民族文化征服世界,中国也不例外。中国人民当然希望自己视为国宝的华夏文化走出国门,去影响和引领世界。但是,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该如何走向世界,又该如何与世界他种文化接轨?小品大王赵本山的美国之行所遭遇的抵制,令人深思。中国的就是世界的,在文化走出  相似文献   

18.
黄文卿 《经营管理者》2009,(17):181-181
政治法律制度的发展是无法与其历史渊源割断的。西方宪政制度的发展离不开以基督教信仰为基础的法律文化。宪政制度在中国能否成为可能?在中国以儒家伦理为基础的法律文化之下,宪政理念能否得以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法律文化视角下宪政理念的解读,阐释宪政理念与中国法律文化的契合性。  相似文献   

19.
裴珺 《管理科学文摘》2008,(22):114-115
我们欣赏借鉴德国设计的科学性、逻辑性和严谨、理性,日本设计的静、虚、空灵、极至,意大利设计的优雅与浪漫,这些都来自于他们不同民族文化的挖掘与继承,民族文化是一种流淌广远又包罗万象的精神存在,具有整体性的精神特质。中国古代产生了四大发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这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丰厚的文化宝藏,从国画、书法、易经、禅学、五行八卦到民间剪纸、泥塑、木版年画等等,这是我们的文化财富,同时也是我们设计的源本。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众多的民族文化故事和传统图案既是设计的源泉,也是设计所受的地域性限制的特定文化背景,这种文化背景是具有深层文化结构的,它保留着一个民族所共同认同的东西。一代大师潘天寿先生也提出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样的观点。正是由于其意蕴丰厚,更具灵动的渗透力,在所呈现的状态与收容的思维中,游刃有余又相互关联,有其传承性,艺术设计从多层面传递民族文化,揭示出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在讨论文化差异中,常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是一种集体主义文化,但是中国人的合作意识差?为什么西方是一种个体主义文化,但是西方人的合作精神却比我们强?"对于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我们是一种过程的集体主义,而不是一种结果的集体主义。也就是说,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