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推进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决策与信息》2007,(2):42-4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的迅速崛起。而城市经济圈形成和发展的核心是产业一体化。武汉城市圈是湖北乃至长江中游产业最为密集的地区,加快推进产业一体化,对于增强城市圈综合实力,促进湖北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部崛起需要一个龙头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运宝 《决策》2005,(1):27-29
当更多的目光都投向中部地区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城市——武汉时,武汉能否成为撬动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武汉对中部的带动力有多大?  相似文献   

3.
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为湖北的崛起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人才战略是实现湖北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举措。本文对中部六省人力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全面比较,深入分析湖北人才发展的主要障碍,提出促进湖北在中部地区崛起的人才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4.
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小城镇为依托,形成城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2003年11月,湖北省委省政府正式宣布建设以武汉为核心,周边八城市参与的武汉城市圈,不仅要改变武汉传统辐射范围内的城市呈“离心”现象和武汉被边缘化的态势,而且要使武汉城市圈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增长极,从而实现“中部崛起”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产业集群作为城市圈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又是研究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如何衡量目前武汉城市圈的产业集群水平和现状,确立产业集群以发展方向和途径,无疑又是有效促进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明确提出,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意味着中央已将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对中部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摆在中部地区面前的重大课题。国家级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示范区,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发挥其综合优势,带动地区加快发展,是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6.
部委声音     
《领导决策信息》2010,(44):M0002-M0002
李源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 推动西部地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绿色发展,不仅要发挥资源优势,更要靠人才。各省区特别是中心城市要以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契机,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把人才作为科学发展第一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为中部地区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是中部崛起的新契机,中部地区包括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山西六个重要省份,人口超过全国的1/4,国内生产总值接近全国的1/4,中部崛起,对于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期综合编发了国内主流媒体的记者和科研单位有关中部崛起的报道和对策建议。供读者研阅。  相似文献   

8.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村五月落梅花。”五月是武汉鲜花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2004年5月23日第二届“中国民营经济·东湖论坛”在东湖之滨的科技会展中心开幕,5月27—28日筹备近一年的“首届中部区域创新论坛”在汉隆重召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新一届政府工作报告清楚地阐述了民营经济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和战略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中部地区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温家宝总理指出。国家支持中部地区发挥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毫无疑问,大战略大科技发展中部已刻不容缓。在武汉召开的这两个规格很高的论坛也从侧面凸现出湖北武汉在“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本刊摘要刊发记者的采访报道和部分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王运宝 《决策》2006,(8):12-14
在经历了多年的争论、预热之后,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四个中部的城市群,正式入围中央关于中部崛起的10号文件,也意味着进入了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视野:  相似文献   

10.
作为南疆国门城市的崇左,为促进城市的快速发展,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人才引进和人才发展的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措施。作者针对崇左市的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的特点,研究其战略发展的要面对的瓶颈,提出突破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区域间的经济竞争己演变为城市群间的竞争。面对这种挑战,加快城市群发展成为各地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如何在“十一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内,借鉴外省经验,举全省之力,着力打造武汉城市圈品牌,做大做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是湖北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今年3月中下旬,我们赴豫、湘、沪、浙、苏、粤等六省市先后对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等四大城市群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中部地区快速发展,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构想。2006年4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正式形成。2009年9月23日,国务院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中部地区崛起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建立现代物流体系促进中部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中西优势互补,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目标,中部地区如果不能崛起,中国区域发展的总体目标就不能实现。而在中部崛起的战略中,按照“大市场、大流通”的思路发展中部地区的物流产业,是充分发挥中部地区各种优势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13,(41):14-15
8月28日,山东省印发《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即“一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涵盖山东中西部11市的91个县(市、区),分别占全省面积、人口的62%和66%,部分地区在两个规划中略有重合。“一圈一带”是继“蓝黄”两大国家战略之后,山东深入实施重点区域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至此,山东的四大区域战略将17市全部覆盖。“一圈一带”规划的出台对带动山东中西部崛起、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咨询与决策》2011,(5):19-19
转变商务发展方式取得突破性进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运作高效的现代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基本确立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型商务经济发展格局,巩固湖北在中部地区对外开放发展的领先地位,为将我省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在促进中部崛起中率先崛起,这是仙桃市“十二五”时期发展的奋斗目标。纵观近年来仙桃的发展,其经济总量连续20年位居全省县市之首,曾六次跻身中部十强,是中部经济强市之一。可以说具备了率先崛起的坚实基础和优势,只要抢抓机遇,找准定位,跨越发展,“中国体操之乡”能跳好率先崛起的“跨越体操”。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从不平衡区域发展战略到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从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到局部区域优先发展战略,从东部优先发展战略转向全面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从区域到城市、从经济到制度综合创新试验的四次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转变过程。战略和实施过程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4条战略主线基础上,推进中国山区振兴战略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高层次人才是人力资源中的核心力量。高层次人才是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源泉,是实施科教兴国、中原崛起、人才强省战略的关键因素,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实力。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有效激励和保障,对于加快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培养、吸引、留住和使用人才,确保各类人才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我国发展新阶段整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十一五”时期实施的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政策。根据中部地区的区情特点,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和国家援助政策的有效性,促进中部地区社会经济较快而健康地发展,至少有五个重要关系要认真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20.
汇聚国家多个部委和中部六省主要负责人的中国中部论坛4月25日在合肥举行,会议透露出强烈信号:中国正从各个领域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中部地区加速崛起,以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在论坛上说,国家发改委作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的主管部门,正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中部六省,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政策措施,加速推进或尽快组织实施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皖江城市带、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等重点区域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开创2009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