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甲戌台湾危机”时中日军力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74年5月,日本扩张主义者无视中国的领土主权,出动军队在台湾南端的琅桥地区登陆,侵占该地区,挑起“台湾危机”。软弱的清政府竟出银50万两换取日本撤兵,以解决危机”。当时,日本军事力量远不及中国,其外交上亦陷于孤立·清军以武力驱逐侵略者绝对胜算。本文试就该胜算进行讨论。在台湾的中日两军实力从1874年5月6日首批日军270人在社案登陆起,至5月22日狂热的扩张主义者西乡从道中将抵达琅球止,聚积在台岛南端的日本侵略军“不满二千”“。其部署为,“大浦角者二百余人,琅桥者六百余人,龟山后者千余人”②。6月份,曾有一些日…  相似文献   

2.
1945年10月台湾光复,16个月后,全岛爆发了轰轰烈烈“二·二八”事件。如此短的时间内,何以发生如此大的事件?本文拟从台湾光复后岛内民众心态的角度,来探讨“二·二八”事件爆发的原因,以求教于方家。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正式发布了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的“诏书”。台湾的受降典礼在10月25日举行。中国受降代表台湾行政长官公署长官兼警备总司令陈仪接受日本投降代表日本台湾总督兼第十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吉利投降。随即,陈仪广播:“从今天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  相似文献   

3.
论国民政府收复台湾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侵占台湾,但中国人民从未承认这个不平等条约。收复包括台湾在内的失地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在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否定《马关条约》对中国政府的约束力,将对日清算追溯到1895年,坚决反对战后国际共管台湾,驳斥美国部分人士染指台湾的设想。中日间军事实力的差距决定了国民政府难以派军队攻克台湾,如何收复台湾考验着蒋介石的政治智慧。在开罗会议中,蒋介石促成美、英支持中国在日本战败后收回台湾,而台湾的军事由占领军负责。日本突然宣布投降打乱了美军占领台湾的计划。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中国政府恢复对其行使主权,不但以“盟军代表”身份接收台湾军事,更是以中华民国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接收台湾行政。“中国代表盟军占领台湾论”完全是对国民政府收复台湾策略的无知。  相似文献   

4.
1895年4月17日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将中国的台湾、澎湖割让给日本。5月27日,日本派主力近卫师团从冲绳中城湾出发分两路进攻台湾:一路从三貂角强行登陆;另一路攻占基隆。自此起至10月21日台市陷落,台湾军民进行了五个多月的反对日本割占台湾的军事斗争。五个多月间,台湾军民不畏强暴、浴血奋战,与日军接仗大小百余次,抗击日军三个近代化师团和一支海军舰队,打死打伤日军3万余人,写下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保卫祖国神圣领土的极其壮烈的一页。对于1895年台湾军民反对日本割占台湾军事斗争的一般进程,史学界各类史著均…  相似文献   

5.
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遭到惨败,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侵略者。在日据台湾的50年里,祖国大陆人民并没有忘记遭受日寇蹂躏的台湾同胞,尽己所能,开展对台湾情况的介绍与研究,为中国最终收复台湾做了必要的准备。笔者查阅图书、报刊资料,试图对日据时期祖国大陆台湾研究状况作一述评。祖国大陆对日据下台湾研究的草创(1895~1927)20世纪初,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创办了许多杂志,介绍西方的新知识,鼓吹资产阶级革命。他们利用在日本的有利条件,开始关注台湾问题,如《浙江潮》经常刊发介绍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文章。《江苏》杂…  相似文献   

6.
日据时期(1895--1945)的台湾佛教,是由台湾固有的中国传统佛教和在家佛教斋教以及日本殖民者传入的日本佛教三大部分组成.日据初期,日本佛教随着日本殖民者的占据台湾,先后有六宗七派进入台湾,进行零散地"宗教殖民";台湾固有的中国传统佛教则因政权的转变而聚集了相当多的信众,初步形成了五大法脉;斋教因其通俗性而受大众欢迎,在这时得到了很大地发展.日据中期,日本佛教布教师虽大量来台,但并未改变台湾佛教信仰的本质信仰;台湾传统佛教在夹缝中得到空前发展,奠定了其在台湾佛教中的主体地位;斋教则因日本殖民统治的严厉打击,有所削弱.日据末期,由于日本殖民者实行了"皇民化运动",以皇道为尊,台湾佛教无论是台湾传统佛教还是斋教抑或是日本佛教,都遭到了毁灭性地打击.  相似文献   

7.
由于历史与地理的因素,日本与台湾的双边经贸关系历来密切。日据台湾长达50年之久,长期以来形成了"日本工业,台湾农业"的日台贸易格局。同样处于经济恢复阶段的台湾和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贸易关系主要呈现两大特点∶"日本工业,台湾农业"的贸易模式依然存在;台湾对日本贸易逆差开始出现并有逐步增大的趋势。这两大特点对此后日台贸易关系以及台湾经济的整体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直至1972年美、日两国分别与中国全面改善双边关系前,美国和日本在东亚结成同盟共同遏制中国。宝岛台湾成为美日两国政府实施反华战略的砝码。这段时期美日两国政府通过各种手段阻挠海峡两岸走向统一,成为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巨大障碍。  相似文献   

9.
甲午战争后,我国台湾被日本占领,沦为殖民地。1895年至1945年,在日本对台湾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过程中,政治上实行总督专制,辅以警察制度、保甲制度等高压控制,对台湾人民实行残酷镇压和奴役;经济上实行"日台经济一体化",将台湾经济控制在日本手中,使之成为日本经济的附庸;文化上强制推行差别教育和同化政策,企图使台湾人民成为日本的顺民。日本对台湾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对台湾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遗留下了若干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关系密切。中国的汉唐文化曾对“大和民族”的开化、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步入近代,日本民族经过“明治维新”以后,异军突起,日益强盛。而中国则蹒跚不前,反而落后并成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侵略对象。从1874年日本侵略我国的台湾起,至1945年中国抗日胜利止,其间,由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蚕食,中日之间的小规模冲突和  相似文献   

11.
历史的抉择──纪念台湾抗日民族解放文化运动胜利五十周年党鸿枢五十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取得了最后胜利,全世界的反法酉斯斗争也以盟国的胜利告终。沦为日本殖民地长达半个世纪的台湾,历史也揭开了新的一页。根据中国政...  相似文献   

12.
论台湾的地缘战略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是西太平洋上的战略要冲。台湾独特的地理位置无论对中国,还是对美国和日本都有至关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台湾是中国海防的关键,通向太平洋的门户,南北海运的枢纽;台湾是美国控制西太平洋“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台湾海峡是日本西南航线的必经通道,恰似“东方的直布罗陀”,台湾是中、美、日三国战略利益的交汇之地,这是中国坚决维护祖领土、主权统一,美国(暗地里还是日本)顽固干涉中国内政的最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侵占台湾。《马关条约》是不平等条约,日本窃取台湾是非正义的。中国人民从未放弃收复失地。通过《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美国、英国承认台湾为中国失地并支持中国从日本手中收复台湾。1945年10月,台湾光复,中国政府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是在践行《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具有强烈的正义性与合法性。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台湾省实行有效治理。因中国内战导致台湾与大陆再次分离。美国为干涉中国内政,借《旧金山和约》,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遭到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旧金山和约》改变不了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历史事实与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日本殖民统治台湾20多年后,《台湾民报》作为反抗日本文化“同化”而在当时台湾仅存的中文报刊。它宣扬中国文化,支持祖国大陆民族革命,声援大陆的抗日战争,17年艰苦卓绝的斗争表现出强烈的中国民族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5.
试析两岸关系中的日本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地缘政治的原因、日本独特的“台湾情绪”,以及战后日台之间的紧密联系等,在解决两岸关系问题上,日本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明显提升日台关系,在对华战略上利用台湾问题牵制和遏制中国的倾迥明显加强。日本成为除美国之外的另一个制约两岸关系和重要外部因素。在台湾问题上潜伏着中日冲突的隐忧。  相似文献   

16.
1945年10月25日,沦为日本殖民地长达50年之久的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台湾光复后,岛上作为日本殖民统治重要暴力工具的近17万日军成了俘虏。众多日俘的处理直接关系着台湾接收与重建工作的成败,台湾行政当局为此展开了日俘的集中与管理、利用日俘从事复旧工作并对其实施精神教育、日俘的遣返一系列复杂而颇有成效的工作。截至1946年4月,日俘全部被遣返回国。光复后台湾日俘的处理虽然并不完全尽如人意,但其成绩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7.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把“征服邻国”作为长期战略。19世纪70年代中日之间周边问题主要针对琉球,另外则通过征韩论觊觎朝鲜。当时清政府官员在琉球交涉问题上有三种意见,它反映出中国在外交方面的处境。日本吞并琉球、入侵台湾所带来的后患是朝鲜、台湾相继被日本占有,接着就是逐步去实现其大陆政策。需要我们反思的还有中国半殖民地化和日本殖民主义化。  相似文献   

18.
1918年至1936年,面对世界各地风起云涌的民族民主化浪潮,日本为巩固其在台湾的统治而改变其在台湾的教育政策,由此更进一步将台湾构造成其皇民社会。本文将通过分析20世纪初日本在台教育统治政策变化,尤以《台湾教育令》为转折点,由此带来一系列影响,具体通过学校设置数量变化、日  相似文献   

19.
台湾大选以来 ,曾在《中日马关条约》签定 10 0周年之际 ,跑到日本表示“将台湾割给日本是中国人的大不幸 ,是台湾人的大幸”① 、“幸亏把台湾割让给日本”② 的中华民族败类吕秀莲 ,屡屡向媒体发表谈话 ,她编造谎言、颠倒是非、混淆视听 ,极力企图把宝岛从祖国大家庭中永远分割出去 ,其罪恶行径是对历史史实和国际法的根本违反 ,是绝对不能得逞的。(一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从地理因素看。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 76条第一款对大陆架所下的定义规定 :“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下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 ,扩…  相似文献   

20.
第一届韩国中语中文学国际学术发表会于2 0 0 2年 5月 3日至 4日在延世大学“新千年馆”开幕。韩国中语中文学会会长全寅初 (延世大学教授 )主持了这次以“两岸中国语文学五十年研究之成就与方向”为主题并进行中国大陆和台湾之文学比较研究的国际学术会议。第一天 ( 5月 3日 )上午开幕式后 ,主要学术报告有《中国文艺学的现在与未来》、《近五十年台湾研究中国古典小说之评述》、《新中国的甲骨学研究》及《台湾文学史》撰述的成就与检讨等等。第二天 ( 5月 4日 )的会议上 ,主要报告有《日本研究中国戏曲简介》、《左翼文学与现代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