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史学杂志》1979年5月号发表题为《1978年的历史学界》一文,介绍日本史学界有关历史学方法论的研究情况.战后,日本史学界分为两大流派,即资产阶级学派和马克思主义学派.日本史学界受西方影响较深,特别是资产阶级学派受西方实证主义、分析伦理学的影响更为深刻.近年来,他们根据卢戈夫的"文化人类学"理论和法国"年鉴学派"的"深层(精神)历史学"理论,提出了新的历史学方法论.研究文化人类学的资产阶级学者山口昌  相似文献   

2.
林昶 《日本学刊》2005,(3):26-32
2005年3月27日,纪念《日本学刊》(《日本问题》)创刊2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和敬府宾馆召开。中华日本学会以及中国主要日本研究机构的代表,《日本学刊》的编委、特约撰稿人等5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一作为中国日本研究的重要载体、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日本学刊》创刊20年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双百”方针,为繁荣中国的日本研究事业,促进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服务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中华日本学会新任名誉会长刘德有首先对《日本学刊》创刊2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他在讲话中简要回顾了《日本…  相似文献   

3.
本文限于阐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在社会科学领域占支配的地位以及这种局面对日本社会科学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马克思主义介绍到日本是在明治后期.当时未必是作为社会科学,而是作为社会主义运动过程中应予以注意的思想加以介绍的.早在1902年(明治35年)就有西川光二郎所著《人道的战士、社会主义之父——卡尔·马克思》问世.该书把马克思作为人道的战士介绍到日本.1904年由堺利彦,幸德秋水节译的《共产党宣言》刊登在《平民新闻周  相似文献   

4.
“东亚中的日本史”是日本六兴出版社特邀中国学者执笔撰写的13卷日本史丛书的总称。正在日本以日文陆续问世的这套丛书,以其不同于日本人探讨问题的方式和立场,在日本学界及舆论界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我认为,这套丛书比较全面地向日本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1978年以来中国的日本史研究水平,这是中国史学研究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本文仅就其中第8卷——马家骏、汤重南合著的《日中近代化的比较》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是匈牙利哲学家乔治·马尔库什于1965年出版的著作,此书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是用"哲学人类学"的范式来解读马克思主义是否存在合理性。马尔库什认为,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人的本质"这个概念入手。于是,他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基础,分析了"人的本质"这个概念,以此回应用"哲学人类学"这个范式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合理性。在此书中,马尔库什从劳动、社会性和意识三个方面重新探讨了人的本质:首先,他探讨了劳动在  相似文献   

6.
1956年,日本文部省颁布了《大学设置基准》 (以下简称《基准》)。它依据《学校教育法》,以省令形式规定了新制大学的基本水准。这在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是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三十年后的今天,研究它对日本高等教育乃至经济高速发展所起的作用,总结日本大学改革的成功经验,特别是教育立法方面的经验,对我们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滨口惠俊及其"人际关系主义"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劲松 《日本学刊》2005,(3):152-159
一滨口惠俊是当代日本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1931年生于日本歌山县,毕业于京都大学教育系,后在该校研究生院主修社会人类学,获博士学位。他先后任京都大学讲师、副教授,大阪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主攻方向是日本文化论、社会心理学、心理人类学。主要著作有《日本特点的再发现》、《人际关系主义社会——日本》、《日本式集团主义》、《高度信息化社会与日本的走向》等。滨口与美国前人类学会会长许光相交甚厚。许氏在日本做田野调查时,滨口惠俊曾为其做研究助手。后来,滨口把许氏的两本专著《家元——日本的精髓》、…  相似文献   

8.
对于社会学和人类学在中国的地位,我们应该结合建国以来影响高等教育和研究的一系列国家政策来加以认识.在建立新的教育体系方面,中国人曾十分信赖苏联人.按照苏联的说法,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里没有必要设置诸如社会学、人类学,特别是社会文化人类学这样的资产阶级课程.社会学和社会人类学在中国被作为"禁区"达二十七年之久.研究这些经历对社会学家所产生的影响是很有意义的.因为不仅有个人受挫折的一面,还潜在着积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9.
贝尔格莱德“经济科学”出版社1984年底出版了S.伊利奇撰写的著作《通向人道社会的道路》.这本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是在对整个消费过程进行了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旨在按生产结构阐明人与社会发展的更人道的道路.它不是对未来的任何憧憬,而只是对异化的和受到限制的现代世界、特别是对南斯拉夫社会消费领域的较全面的马克思主义批判.  相似文献   

10.
刘豪兴 《社会》2007,27(5):66-66
江村是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成名的起点,又是他近70年持续研究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的研究基地。他踏出的江村研究之路,表达了西方人类学大师“梦寐以求的愿望”,开拓了人类学从研究野蛮人转向研究文明人的新时代。文章指出,费孝通的江村研究是由环环相扣的偶然因素促成的,同时又是有计划、动机明确、志向高远的一项研究。他进行的中国乡村“文明社区”——江村研究的实践, 跨越了“文野之别”,开拓了人类学研究的新领域,西方学者给予了高度评价。时代造就了《江村经济》,《江村经济》把费孝通推向了世界学术前沿。费孝通“志在富民”,江村研究以探索农民怎样发展生产力,摆脱贫困走向富裕道路为主旨,揭示了“江村人”的思想观念、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等的变化。文章认为费孝通的“江村”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后继学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他未竟的事业,将由“江村学”研究肩负。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共产党宣言》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最早是由陈望道于一九二○年将其全文翻译并介绍到中国来的。但是,从最近我们发现的一则以“社会主义研究社”名义发的出书广告来看,早在一九○七年就有一位叫做蜀魂的人,将《共产党宣言》全文翻译出来了。我们所见到的这则广告,是登在一本由日本近代著名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先驱者和组织者幸德秋水(名传次郎,号秋水,1871—1911年)所著,中国蜀魂翻译,书名为《社会主义神髓》的书后。这是一本日本社会主义启蒙的重要著作。该书是“丙午十二月廿五印刷,丙午十二月廿八发行。编译者:  相似文献   

12.
高云涌 《学术交流》2007,(10):186-18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艺理论界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学科构建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美学和文艺学的哲学基础问题。越来越多的文艺理论家意识到,没有哲学基础上的进步,美学和文艺学的研究就很难摆脱尽管舞姿变换却只是原地踏步的困境。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新认识和解读就成了文艺理论界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曾永成先生的新著《回归实践论人类学: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新解读》(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以下简称《回归》)在构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当代形态的时代语境中重返马克思的原典,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艺学进行了一种“绿色解读…  相似文献   

13.
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日本哲学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和《日本学刊》编辑部联合举办的"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围绕"日本的马克思哲学研究"、"中国的日本马克思哲学研究"以及"日本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运动"等议题各抒己见,并达成了一些共识:日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领域都是如此;日本的马克思哲学研究发生了转向,更加重视文本研究;日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对中国具有特殊意义,诸多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李大钊同志诞辰九十周年,全国正在举行各种活动纪念这位人民的良朋和忠仆,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纪念李大钊,研究李大钊,是为了学习李大钊。李大钊在五四时期对唯物史观的研究和宣传,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九四二年,毛泽东同志在批驳王明等人自吹在他们之前中国没有马克思主义时曾经说过:“事实不是这样,没有共产党以前就有马克思主义了,那时候李大钊同志就宣传共产主义唯物史观,有书为证。”李大钊同志系统宣传唯物史观的文章,最初见于《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这是一篇长达  相似文献   

15.
日本《经济学家》1984年10月2日报道,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金森六雄最近在题为《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一文中指出,中国20年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能够实现。1982年9月,中国公布了到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计划。在日本也有这个计划能够实现和是不可能实现的过高指标这样两种看法。作者认为这种程度的增长是能够实现的。20年翻两番,和池田内阁时代10年把收入翻一番  相似文献   

16.
著名经济学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生产力经济学创始人熊映梧教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潜心研究生产力理论和实践问题,在1983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生产力经济学理论专著《生产力经济概论》之后,于1991年又出版了第一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证专著《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考察》(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考察》一书,对当代中国生产力的纵向轨迹和横向结构,以及发展趋势和发展对策,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 1.开拓了新领域。生产力经济学是近十几年来在我国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它一诞生就引起经济学界和整个社会的关注,被人…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是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教授.这篇文章是受亚洲研究协会中国和内亚理事会委托,为《中国古代史论丛》撰写的.作者主要介绍美国和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古代史的情况,也谈到我国台湾学者的研究,在展望未来研究方面,认为值得探讨"中国文明的起源",并提出,"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学家根据马克思主义学说对历史所作的富有生气的和令人满意的解释",是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经历了48年风风雨雨的考验,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赞同或挑战的考验。几十年的时间证明她是我们党和人民的一面鲜明的文艺旗帜,是指导文艺工作的理论武器。《讲话》是一篇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的文献,她也经历了马克思主义的同样的曲折发展的命运。马克思主义从诞生的时候起,就经历了曲折、流亡、漂泊、失败的考验,终于在和工人阶级群众相结合中,取得斗争的胜利。《讲话》在中国的大地上,也经历了顺利与困难、波峰与浪谷的种种命运,从而证明她是一面永不衰褪的旗帜。《讲话》中论述了丰富的内容:方向论、源泉论、发展论、创作论、典型论等等,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芒。  相似文献   

19.
林昶 《日本学刊》2001,(3):150-157
一由中华日本学会组织的中国日本研究杂志编辑者代表团 ,于 2 0 0 0年 1 1月 2 8日至 1 2月 1 1日出访日本。代表团以中华日本学会常务副会长蒋立峰为团长 ,团员由中国目前最活跃的 7家日本研究杂志——《日本学刊》、《日本研究》、《日本问题研究》、《现代日本经济》、《现代日本》、《日本研究集林》、《日本学研究》以及《东北亚学刊》和河北人民出版社的负责人及有关人士一行 1 5人组成。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为此次访问提供了部分资助。自首次中国日本研究杂志编辑者代表团访日至今 ,已经过去 9年时间。在此期间 ,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统一帝国形成的历史,同日本国家形成的历史相比,要悠久得多.秦王朝出现以前,中国就已经历了殷、周、春秋、战国大约一千年以上的历史.如此亘古而伟大的国家一经形成,其影响必然波及四邻.那么,日本弥生时代的出现是否也是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变动的余波引起的呢?以前人们认为,日本国家的形成,是日本自身的变化所致,从未有人考虑到其中还有中国的影响.在绳文时代,日本列岛仅仅散居着一些原始部落,它们不可能与中国王朝有关系.到了弥生时代,日本各地部落之间已经形成了某种政治关系,其中的一些部落开始同中国王朝或中国地方行政机构来往.记述这一情况的最早的文献是《汉书》,书中说:"夫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这个记载有几处值得注意:第一,此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