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哲学现象学思想在很长时期内影响广泛,同时也作用于建筑学领域,建筑现象学以其在文化领域的独特地位成为现象学运动不可缺少的成员之一.在建筑现象学这一框架下,从建筑哲学的角度分析建筑师成长的设计背景,探究创作思想和设计言论中反映出来的建筑哲学思想痕迹,发掘建筑设计作品中的现象学精神.通过探讨其中反映出的现象学思想渊源,为更深刻地领会建筑现象学精神提供依据,从而使在建筑设计中融人对建筑本质的理解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从现象学发展史的角度出发,阐明生命现象是现象学研究本身的关键论题,进一步延伸出梅洛一庞蒂的生命现象学的重要意义及其基本特征,集中探讨对感知、身体、肉体、精神及其相互交错关系的现象学研究的具体内容和难点,以便恰当评价梅洛一庞蒂的生命现象学的理论贡献及其遗留难题.  相似文献   

3.
胡塞尔与皮尔斯在现象学的重要问题上具有基本共识,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胡塞尔将注意力集中于意识结构分析及现象学方法上,皮尔斯则专注于现象的呈现及其分类和特性的描述上.两者的现象学差异明显,最后却又殊途同归.分析胡塞尔现象学与皮尔斯现象学的异同,揭示它们互为参照所产生的价值意义,可以在进一步深化、完善对现象学的认识和研究的同时,获取进行理论发展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胡塞尔直接论述艺术和诗的文字很少,但这些有限的论述却给我们勾勒出了现象学美学和文学思想的轮廓,对西方20世纪现象学美学及其文学思想产生了决定性影响.胡塞尔是以现象学方法来论述艺术哲学,其主要观点在于:对艺术作品要采取纯粹的审美态度,对艺术作品的纯粹审美态度要通过一种非存在性的现象学直观才能够实现,现象学的纯粹审美直观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根本途径,艺术家对世界的观察就是一种纯粹的现象学直观.这些主要观点在海德格尔、英伽登、杜夫海纳等美学家的美学和文学思想之中都分别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5.
萨特现象学最初显示为知识论现象学,但萨特很快转向存在论现象学,重点讨论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个人的自由意志及其自由选择.萨特的后期哲学虽然对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的思路有所调整,但仍然坚守自由意志和意志哲学.就自由意志和意志哲学而言,萨特是法国的康德.  相似文献   

6.
洪谦是我国研究维也纳学派和逻辑实证主义的第一人.洪谦立足于语言学转向之后的哲学新理解,分别从隐蔽的先验主义、知识的逻辑构造、直观主义、现象学命题的无意义性角度,对胡塞尔现象学提出严厉批评,强调语言分析是哲学的首要任务,驳斥了胡塞尔观念主义的意识哲学.分析洪谦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批评及其失误,有助于重新审视逻辑经验主义在分析哲学运动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西方现当代各流派意向性理论可分为现象学和非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意向性概念可以分为广义的意向性和狭义的意向性.对意向性理论的来源、发展以及各流派意向性理论的背景、特点进行梳理和分析,对于现象学意向性理论的考察重点选取了胡塞尔的"意识意向性"、海德格尔的"此在意向性"、梅洛庞蒂的"身体意向性";对于非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重点选取了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和心灵哲学的代表人物前期维特根斯坦、赛尔和查尔默斯等人的意向性理论.对现象学与非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最后探讨了意向性理论对现当代西方哲学诸流派"对话"和"融合"的价值和关节点作用.  相似文献   

8.
可以通过揭示现象学与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关系来说明现象学的特殊领域和特殊方法。具体地说,从现象学与人类学的关系来说明现象学的先验还原方法及其必要性;从现象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来说明本质还原(本质直观、观念直观)方法及其必要性。如果将现象学看作某种意义上的心而上学,那么它一方面有别于实证心理学,另一方面也有别于思辨心理学和超心理学。  相似文献   

9.
符号的诞生——中国哲学视域中的符号现象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象学的符号学是当代符号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学认为符号是被纯粹意识的本质直观奠基的,但其先验哲学的进路及其实质上的知识论架构招致了批判.海德格尔的生存现象学认为符号是被"大道"的"显示"、亦即"道说"奠基的,但其"此在"的先行导致了思想的内在矛盾.中国哲学、尤其生活儒学认为:符号是渊源于生活存在及其仁爱情感显现的,是从浑沌的"在生活"情境之中所生成的人的主体性的一种"去生活"的方式.因此,符号的生成根本上是基于"主一客"架构的:其能指方面关涉主体性的诞生,而其所指方面则关涉对象性的呈现及其物界划分.  相似文献   

10.
现象学是研究意义意向与意义现实之间的关系,彻底打破传统哲学关于主客对立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儿童文学及其翻译有不同于成人文学的特点和要求,现象学的意向性原则为儿童文学翻译提供了理论指导.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应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