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老年人》2007,(11)
时常听人说,哪一天退休了,就到乡下去买几亩地,建几间房子,然后过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然而这种神仙般的境界,在一  相似文献   

2.
我曾是民盟武冈市委主委,近20年一直担任武冈市政协常委、邵阳市政协委员。在每年的政协大会上,我都牢记人民赋予我的神圣使命,仗义执言,为民请命。去年我退休了,依然不忘匹夫之责,血管里流淌的还是“遇弱者即相扶,闻冤屈而奋起”的热血。一些好心的朋友劝我:“现在的事情复杂得很,你说了有什么用,又有几个愿意听你的逆耳之言?”我说:“只要是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总会有人听的。再说我不为个人的得失而争利,也没有什么可怕的。”2001年,我在广泛收集有关材料和数据的基础上,写出了《试评武冈市的干部队伍》的发言…  相似文献   

3.
吾友志东     
志东趣事 第一次见到王志东,是在新浪律师行位于硅谷的办公室里。 当我飞越太平洋,又从旧金山乘出租车赶到硅谷时,已经是第二天的傍晚时分。当时,我的几位同事正忙着和新浪的管理团队以及律师一起起草招股说明书。  相似文献   

4.
笑尘 《老年人》2008,(7):48-48
因为有了“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古训,世人便以为中国古代的妇女,基本上都是在锅台盆碗、柴米油盐的狭窄天地里了其一生,精神生活则除了服侍公婆、相夫教子以外,别无寄托。其实,这种生活模式与轨迹,只是在大部分普通民众中铺延,至于宫廷的嫔妃、官宦之家的女子,尤其是一些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知书达礼、多才多艺之人,其实不在少数。只是因为个人生活或时代的机缘,很多人不为世人所知,其作品亦不为世人所传而已。  相似文献   

5.
苏轼流放柳州的时候,当地的朋友设宴款待他。席间有一个苏轼制的小书童,名唤歌奴。当有人问歌奴,是否想家时,歌奴答曰:吾心安处便以为家。  相似文献   

6.
2003年春,刚06岁的小孙子要去吉林市一家外语学校的英语培训班上课。英语从娃娃抓起,无疑是件好事。但对小孙子这样还没上小学的孩子来说,却是天大的难事。一说听英语磁带,他就一脸的不高兴,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相似文献   

7.
作为现代人,固然不可不读网,但更不可不读书。和谐社会应当是知识社会。只追求知识经济,不建设知识社会,知识经济便是海市蜃楼。以理服人,包含以文服人,而要以文服人,非读书不可。有些青年朋友正在网恋。我已近乎司马迁的身体,早已不具备恋爱的条件了,对网恋没有丝毫兴趣。可是,我倒有点“恋网”。每天都要看几次“伊妹儿”,接收友人发来的信息,还要下载些资料,搜  相似文献   

8.
吾父情真     
阮德胜 《老人》2000,(1):11-11
  相似文献   

9.
石海 《老年人》2010,(1):44-45
周小舟,湖南湘潭人,1912年11月出生,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担任过毛泽东的秘书,是中共党史上著名的湘籍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认为周小舟是可堪造就的青年才俊,周小舟则视毛泽东为自已人生的革命导师。  相似文献   

10.
赵海燕 《老年人》2011,(4):40-40
"剑上的剑气和杀气都很重,宛如满天乌云密布。这一剑刺出,忽然间就将满天乌云都拨开了,现出了阳光。"桌上,古龙的小说《三少爷的剑》里印着这样凛冽的句子。剑在所有中国古兵器中最为绅士,又最为冷酷。剑在鞘,如琴一般优雅含蓄,一旦出鞘,便亮出一个杀气腾腾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陶博吾,1900年生,名文,字博吾,别号白湖散人,江西彭泽人。1926年考入南京美术专科学校后,陶博吾从沈溪桥、梁公约、谢公展诸先生学习书画。后来,1929年陶博吾考入上海昌明美术专科学校,师从黄宾虹、王一亭、潘天寿、诸闻韵、贺天健等先生学习书画:师从曹拙巢先生学习诗文。2009年7月16日上午9时,全国第一家研究陶博吾艺术的群众团体"陶博吾艺术研究会"在南昌成立。  相似文献   

12.
今年的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的纪念日,恩来风范、高山仰止,这位为人民奉献一生的好总理,直到今日还依然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怀念。在此,小编特选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李健吾将批评视作独立的艺术,重视直觉思维在文学评鉴中的价值,使批评作品充溢艺术的光辉,其直觉思维的鲜明特征表现为整体性与自由跳跃性。  相似文献   

14.
这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生前最为感人的一句话,总理用他一生的勤政亲民实践着他的诺言,并因此而名垂寰宇,彪炳千秋。由此我联想到了今年我们改版的初衷——让天下女人都富起来。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这个愿望能否实现,我们不敢打保票,但至少我们努力了、付出了,因而过程也是美丽的。尽  相似文献   

15.
蔡若菁 《中国扶贫》2016,(17):52-54
脚沾泥土方知心声远山藏在白云间,一碧稻田铺向天边,不知名的鸟儿在树梢轻鸣跳跃,炊烟环绕处,人们坐在自家田边,吸着呛人的叶子烟,孩子拿着树枝在大人身边打闹。这一幕有种田园诗意的安静。  相似文献   

16.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这首古诗言简意赅,形象地告诉人们一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众生芸芸,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才是没有的,再伟大的天才总也有不如人的方面。生而为人,只有具备了这种自知之明,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才有可能找准适当的人生座标,从而赢得成功的契机。  相似文献   

17.
越来越害怕被人问及家在何处。因为,我常常思虑良久也不知如何作答。
  想深情款款地回答家在木垒,只是,四人合租的房子实在难以给我家的感觉。两年搬了三次房子,长期租房而居的生活,也让我没有安全感,担心房东突然回家,担心房东不愿再租,担心房子有这样那样的事情要去打扰房东或被房东打扰。甚至,因为没有自己的房子,户口都一直在山东迟迟不能迁来。我怎能心安理得地告诉你,家在木垒。是,我的工作在木垒,可是,我并不知道,家在何处。  相似文献   

18.
骆潇 《职业》2007,(4):25-26
龙瑾是一个很精彩的人,身边的风景--黄山是精彩的,职业是精彩的,连文字也是精彩的.认识她,首先是因为他的博客,清新开朗的文字,让读的人也禁不住眉飞色舞起来.  相似文献   

19.
《中外书摘》2011,(3):12-12
《始吾之言——漫忆我的大家庭》是一部沈氏大家庭的回忆录。作者沈诒是原上海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现上海市老干部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副会长、上海市老年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是晚清翰林、著名书法家沈卫之孙、著名爱国人士沈钧儒的侄儿。书中采集了众多沈氏家族史料,书名“始吾之言”取自沈家堂号“始言堂”,  相似文献   

20.
幽默笑话     
洪林 《当代老年》2006,(2):54-54
读者朋友,当你步入2006年,在某一天,知道是几月几日,但不知道是星期几时,只要你记住“622503514624”这12个数字,我再教你一个速算的方法,保证你在几秒钟内就会算出当天是星期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