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柯岩 《中华魂》2012,(4):30-30
当代著名诗人和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原书记柯岩,因病于2011年12月11日13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柯岩于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专著《柯岩文集》(6卷)、《柯岩儿童诗选》,抒情诗《周总理,你在哪里》、《雷锋》、《中国式的回答》,  相似文献   

2.
论道诗     
诗歌与宗教,历来关系密切。纵观人类文明史,大宗教盛行的时代,必然有带宗教色彩的诗歌盛行。道教是中华文化滋生出来的最大宗教,随着道教的流行,道诗(即带有道教内容的诗歌)也繁荣起来。现存道诗估计在十万首以上,单从遗存的数量也可想见繁荣时的盛况。道诗有着鲜...  相似文献   

3.
王梵志诗、寒山诗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梵志诗、寒山诗比较研究陆永峰关键词:王梵志诗,寒山诗,唐诗,雅俗之别王梵志诗与寒山诗常被视为唐代白话诗的代表,这种并举有利于对唐代白话诗发展脉络的认识,但一定程度上也模糊了它们的区别,特别是对寒山诗全貌的把握。本文拟重新审视这种并举,揭示二者异同,...  相似文献   

4.
元僧诗与僧诗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文学与元诗的特点之一是释、道、伊斯兰教、基督教四种宗教教士齐聚文坛。僧诗是元诗重要组成部分,但以往研究积累极少,文献散失亦多。本文对元僧诗基本情况作了概括,并就诗僧别集的散失、辑佚、考释等,作了专题研究。忽略元僧诗,导致元僧诗文献散失;文献散失,直接后果则是对元僧诗的忽略。两者互为因果。元僧诗文献研究可以证实:元代僧诗相当活跃;宋元之际士人出家与科举不再实行有一定关系,主要是出于生活方式的选择;迄于元,诗僧是受到南宋江湖诗派影响明显的群体。  相似文献   

5.
谈译诗     
文学翻译难 ,译诗是难中之难 ,因为诗歌翻译除了要再现原诗的思想内容 ,还应该解决如何运用和原诗同样精练的语言、富于音乐性的语言来驾驭原诗的形式。本文初步探讨了译诗中应该把握的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6.
幽默诗     
北宋著名诗人文方与可,自号笑笑先生,他的诗不无幽默风格。如《自咏》:看画亭中黙坐,吟诗岸上微行;人谓偷闲太守,自呼窃禄先生。  相似文献   

7.
余光中诗文双璧,其“文”包括抒情、记游诸种散文和文学评论。其文学评论文集已出版者有《分水岭上》、《从徐霞客到梵谷》等五书,其中有很多诗论诗评的专篇。诗为余家事,余光中在其抒情、叙事、记游、说艺的散文中,其谈诗艺、谈诗人、谈诗事的零散片段,或一笔带过,或三言两语,或字数上千,则大可摘录编辑成册,名为《余光中诗话》。本文以2005年出版的余氏散文集《青铜一梦》为对象,抽取其谈诗的话语,加以分析论述,是为《余光中诗话初》。这些诗话——如谓徐志摩读错济慈的诗,如自言喜爱披头四、不亲现代诗,又说易安是藕神、痖弦似火山,又认为苏格兰五镑钞票上诗人彭斯的半身像及其诗句是他“英诗班上最美丽的教材”——是他论诗评诗专篇的延伸、补充和变奏,和他的诗论诗评专篇一样辞理俱胜,且比其专篇更有个性、更有趣味、更与诗歌之外的其它文艺相涉。这些诗话,是他生活中“游于艺”时所观所赏所联想的纪录,笔下常有感性知性兼具的烘托点染,其一则则书写无异于一篇篇诗学小品,本身即具有修辞谋篇的观赏价值。中国自宋代以来有大量的诗话,《余光中诗话》延续了中国诗话的传统;他更以其广阔的视野、以其写景抒情叙事说理兼擅的彩笔,为这个传统加添了内容和姿色。由于他的诗话兼及中诗西诗,以后研究与他相类的中国现代诗话的学者,就也得兼顾中诗西诗了。  相似文献   

8.
本文评析重庆诗人梁平的诗作,认为他的诗表现了一种不同于第三代诗的世俗化、个人化的对生命现实的体验,这种体验经独特的情感的符号创造发而为诗,营构出一片美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9.
诗是人民心灵的呼声,它反映人民的疾苦和欢乐,反映人民的愿望和理想。由于它的某些特点(如口头性、便于记忆和流传等),从人类童年时代起,这种文学形式,就赢得了特别优厚的偏爱。在远古时代,任何民族都是在诗歌的歌唱中渡过它的时光的。在还没有文字的时候,人们就用“口头诗”歌唱他们的生活了。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评析重庆诗人梁平的诗作,认为他的诗表现了一种不同于第三代诗的世俗化、个人化的对生命现实的体验,这种体验经独特的情感的符号创造发而为诗,营构出一片美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祭奠、悼亡死者的诗歌类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悼亡诗,一类是哀伤诗。清代诗人乔亿集中共有此类诗歌58首,数量较大,成就较为突出。本文拟从其该类诗歌的数量、内容、特点及原因探析来研究,以期更好地走近和了解乔亿其人其诗,并给予其悼亡诗、哀伤诗一个合理的定位。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使中国新文学史沾染了很多战火的烟尘,使文学创作在内容更加丰富的同时也具有了更深的意义。西南联大诗人群就是在这段时期形成并发展的。西南联大诗人群战争诗创作表现出三大主题:死亡、农民、土地,昭显着诗人群深沉的现实关怀以及他们对民生、民兴、民强的希冀与努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诗歌短小精悍却意境幽远。虽然很多诗歌都有了英译文,但由于中西方的美学基础和传统不同,所以并非至善至美。从“道”及“逻各斯”的角度谈汉诗英译,可以为汉诗英译提供一种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诗>纬以阴阳五行说<诗>,并形成了三期、四始、五际、六情、十二律等一套特异的解<诗>理论,这是它与汉代正统<诗>学的相异之处.而<诗>纬对诗的本质、诗之用等方面的认识,包括它对于<诗>篇的具体阐释,又与汉代正统<诗>学多相通之处,对传统诗学的构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它与汉代<诗>学的关系,尤其是与齐诗的关系,也有必要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5.
评艾米莉·狄金森的诗中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本的主体间性角度对狄金森诗歌的主题与形式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就其诗歌对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超越及与现代主义的相通和契合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杂体诗之八音诗和八居诗的形成、特点、发展、影响以及二者结合进行创作的状况,尤其对八居诗的探讨,涉及到学界至今未曾注意的问题。对日本汉诗人所创作的八音诗和八居诗本文亦加以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病历诗     
刘鹏飞 《中华魂》2014,(22):36-37
也许有人会问,还有用诗写病历的?也太浪漫了吧!专门用诗写病历的医生,我的确没有见过,但包含病历内容的诗歌数不胜数。翻开史籍看看,杜甫、白居易、陆游,哪个诗人没有病历诗?病历诗有时比病历写得还详细哩。  相似文献   

18.
诗缘     
徐人健 《老友》2012,(8):45-45
2007年5月,我告别了为之奋斗几十年,且繁忙、辛苦的工作岗位,回家开始过上了颐养天年的生活。刚开始,我觉得十分轻松、快乐,心想这下可好了,可以好好休息,保养身体,也可以自由地干点自己想干的事。谁知过了几个月,我就浑身感觉不舒服。天天坐立不安,总觉得生活中少了些什么,整日愁眉苦脸,闷闷不乐。  相似文献   

19.
以诗为名     
少年时代的我深爱塞万提斯,因为它,我爱上了写作。不过那时候,我笔下流出来的并不是故事,而是一行行诗歌。原因很简单,邻家的哈尔娜有一次告诉我,她暗恋班上的一名同学,是个会写诗的才子,这让我飞醋满天。哈尔娜当然不会知道,眼前的小伙子已经暗恋她很久,又怎么容得下别人横刀夺爱?当然,我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回到家  相似文献   

20.
节约诗     
白米饭,赛过金,农民伯伯用汗种。自来水,宝中宝,每人浪费可成湖。一度电,也是宝,大家来把电节省。时间老人走得快,一分一秒金不换。节约水电是美德,大家不要把它忘记啦!指导老师杨亚珍节约诗$浙江慈溪市庵东镇中心小学六(5)班@龚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