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全宋诗》卷一六二释惟政诗中 ,据宋·惠洪《禅林僧宝传》卷十九 ,收入《送僧偈》一首。诗云 :“山中何所有 ,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 ,不堪持赠君。”此诗系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见寿考堂本《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之《陶隐居集》、金陵丛书乙集《陶贞白集》 ,末句“不堪持赠君”均作“不堪持寄君” ,余悉同。二《全宋诗》卷一七二《晏殊集》 ,据宋·蒲积中《古今岁时杂咏》卷一○ ,收入《社日》诗一首。诗云 :“山郡多暇日 ,社时放吏归。坐阁独成闷 ,行塘阅清辉。春风动高柳 ,芳园掩夕扉。遥思里中会 ,心绪怅微微。”此诗…  相似文献   

2.
闻国新《自居易与元稹》(《山花》1980年3月号)一文描绘了元白相会夷陵的情形,说:“元稹的原配夫人谢氏,不幸早逝,元稹写了三首《遣悲怀》的诗悼念她……谢氏却再享受不到这种富贵了。”但史话涉史。于史实有抵触处,文中谢氏应系韦氏之误。据《韩昌黎集》卷二十四《监察御史元君妻京兆韦氏夫人墓志铭》:“仆射(韦夏卿)娶裴氏皋女、皋父宰相耀卿,夫人于仆射为季女,爱之、选婿得今御史河南元稹。”韦夏卿宫至太子少保,死后追赠左仆射、地位很高。据白居易《河南元公墓志铭》(白香山集卷六十一):“前夫人韦氏,懿淑有闻,无禄早逝”前夫人即指原配夫人。  相似文献   

3.
唐诗中每出现长生殿与集灵台,注家多有误注。冯浩云:“唐亦有集灵台,即清华宫长生殿侧,见《旧书纪》”(《玉谿生诗集笺注》卷一《汉宫词》注)。陈婉俊云:“《一统志》:集灵台在华清宫长生殿侧”(《唐诗三百首》卷八张祜  相似文献   

4.
《东林院》当为何麟诗《全宋诗》卷一九四六《何麟集》收《东林院》一首,诗云:  北地非庐岳,东林邂逅过。我羞陶靖节,借异远头陀。按此诗录自《舆地纪胜》卷一八八《利州路·蓬州》,其中有云:“何子应题诗曰……”今按,何麒,字子应,故此诗当为何麒诗,收入《何麒集》,误。又《全宋诗》卷一八六九《何麟集》未收此诗,应补。《周紫芝集》补校近读《宋百家诗存·太仓米集》,并与《全宋诗·周紫芝集》复核,有数处差异甚大,特补校如次:1.《雨馀便有秋意夜间络纬声甚急》,“秋意”《太仓米集》作“愁意”。末六句“谁能太早计,不死会当给。吾…  相似文献   

5.
重出考辨(二)《全宋诗》卷一八六九《何麒集》收《外大父丞相初登科为维县主簿经摄窑镇税官留诗护国寺中令狐监征录以见寄谨再拜追和而记其后》一诗,诗云:  传翁遗墨剩咨嗟,四海当年尚一家。大老不为今日用,小诗徒遗后人夸。兴来思跨巴滇马,归去方乘下泽车。燕麦兔葵僧舍里,何如梦得访桃花。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一九四六《何麟集》,诗题中“”作“”,沿四库误,余悉同。均据宋程遇孙《成都文类》卷五辑录。今检《四库全书·成都文类》,作者为何麟。然杨慎《全蜀艺文志》卷十四录此诗,作者署何麒。今按,《成都文类》将此诗排在张天觉…  相似文献   

6.
元稹的原配韦丛,自幼生活在一个世代“相继为显官”的家庭。贞元十九年(803)始嫁于稹,元和四年(809)七月即病卒,年仅二十七岁。在她与元稹共同生活的七年里,稹官卑禄微,且几经贬谪。韦丛“食亦不饱,衣亦不温。然而不悔于色,不戚于言”(元稹《祭亡妻韦氏文》)。贫贱夫妻,感情笃厚;一旦逝去,元稹悲不自任,先后写下了多达三十三首的悼亡诗(见《元氏长庆集》卷九),所以元稹有句云:“悼亡诗满旧屏风”(元稹《答友封见赠》)。  相似文献   

7.
注出处卷次错讹《全宋诗》卷一三一五录滕茂实诗8首,后注出处说:“以上金元好问《中州集》卷二○”。按,《中州集》十卷,附《中州乐府》一卷。谓二十卷,误。《全宋诗》卷一二七○载赵令《秋》,编者加按:“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六○作赵妻王氏诗。”按: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仅五十卷,按谓六○卷,误。《全宋诗》卷一二七○载秦觏《呈东坡》注出处谓“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二十七引《王直方诗话》。”按,卷二十七应为卷二十九。第二句“初置”应为“所至”。《全宋诗》卷一二七五载王祈句:“叶垂千口剑,干耸万条枪。”注出处谓“宋…  相似文献   

8.
李太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见《李太白集》) 刘埙曰:临川叶宋英有《赠行诗》“柳香何处春风店?酒醒月明闻杜鹃。”来自“风吹柳花满店香”,特未知柳果有香否?(见《隐居通议》卷十)  相似文献   

9.
误收李白三首诗《全宋诗》卷九七五《李之仪集》据清钱尚涂《买愁集》卷上补辑《诗一首》,诗云;“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留空床。床上绣表闲不寝,至今三载犹余香。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相思复相忆,白露湿苍苔。”此诗系李白诗远十二首》之十一,见王流往《李太白全集》卷二五。“留”作“余”,“床上绣装闲不寝”作“床中绣被卷不寝”,“犹”作“闻”,“相思复相忆”作“相思黄叶落”,“白露”作“露白”,余悉同。二诗显系一首,且异文以《李太白全集》为佳,当属李白作。补辑入《李之仪集》者显误。《全宋诗》卷一○七八《…  相似文献   

10.
二程诗辨伪     
(一 )《秋月》辨伪宋潘自牧《记纂渊海》卷二《天文部》载程颢《秋月》一诗 ,诗云 :“清溪流过碧山头 ,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 ,白云红叶两悠悠。”此诗实为朱熹所作 ,见于《晦庵集》卷二 ,乃《入瑞岩道间得四绝句呈彦集充父二兄》的第三首。明李编《宋艺圃集》卷十七、明曹学编《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八十二、清张豫章等纂选《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御选宋诗》卷七十、清吴之振编《宋诗钞》卷六十、清陈焯编《宋元诗会》卷四十于朱熹名下俱载此诗。而旧题宋陈思编、元陈世隆补《两宋名贤小集》、谢叠山《千家诗》卷一沿《记纂…  相似文献   

11.
重出考辨《全宋诗·黄裳集》卷十三,据元骆元驶《类编长安志》卷三补辑《朝元阁》诗一首。诗云:“东别家山十六程,晓来和月到华清。朝元阁下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又《全宋诗·杜常集》,据《宋诗拾遗》卷五辑《过华清宫》诗一首。诗云:“行尽江南数十程,晓凤残月入毕清。朝元图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两相对勘,《朝元阁》与《过华清宫》,虽有九个字不同,然实为一诗。《黄裳集》与《杜常集》均未注明互见,误。考《宋诗纪事》卷二十九载杜常诗四首,其一《题华清宫》与上引《朝元阁》同,“阁下”作“阁上”,余悉同。该…  相似文献   

12.
(1)《全宋诗》卷五百一十四《宋敏求集》收《九江琵琶亭》、《送客西陵》两首七绝,系辑自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十引《青箱杂记》,并按云:“今本《青箱杂记》卷八作吴处厚诗。”《全宋诗》卷六百一十七《吴处厚集》收《九江琵琶亭》、《送客西陵》二首,文字与《宋敏求集》所收悉同。分别按云:“此诗又见王安国诗,今姑录以待考。”《全宋诗》卷六百三十一《王安  相似文献   

13.
在柳宗元改官柳州刺史后的诗篇中,有《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这一首七律诗,结尾两句说:“非是白苹洲畔客,还将远意问潇湘。”潇水、湘水在今湖南省境内,指他贬斥永州后居住、游览的区域。白苹洲在哪里?宋代韩醇注引述:南朝梁柳恽出任吴兴(即令浙江省湖州市)太守,曾经写成《江南曲》,其中有“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两句。(见中华书局校勘本《柳宗元集》卷四十二)白居易集中有《白苹洲五亭记》,叙述“湖州城东南六百步,抵  相似文献   

14.
风诗新解(十三)晏方蜉蝣若欲明了此诗之旨,必须与《有狐》诗参伍比较。《有狐》诗云“心之忧矣,之子无裳”,此诗云“心之忧矣,于我归处”,同是心忧。《有狐》诗之心忧是因为“之子无裳”,此诗的心忧是什么缘故呢?“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之翼,衣裳采采”...  相似文献   

15.
唐代大诗人杜甫《八阵图》诗云;“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诗成之后,注家纷纭,莫衷一是,或谓《八阵图》之“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是谓先主武侯皆欲与关羽复仇,故恨不能灭吴。相传苏东坡曾假借杜甫托梦以驳世人所注之  相似文献   

16.
《新都南亭别郭大元振》诗系年《全唐诗》卷八十六张说名下有《新都南亭送郭元振卢崇道》一诗,题下注:一作卢崇道诗,题云,新都南亭送郭大元振。同书卷一百十三卢崇道名下亦收有此诗,题为《新都南亭别郭大元振》。《唐诗纪事》将此诗收在卷十三卢崇道名下,此诗当为卢作。诗云:“竹径女萝蹊,莲洲文石堤。静深人俗断,寻玩往还迷。碧潭秀初月,素竹惊夕栖。褰幌纳鸟侣,罢琴听猿啼。佳辰改宿昔,胜寄在暌携。长怀赏心爱,如玉复如。”从“佳辰改宿昔”一句看,郭元振此时此地一别,将走向一种与往昔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郭元振,《旧传》载:“举进士,…  相似文献   

17.
论李白“谪仙”意识的形成及其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李白“谪仙”意识的形成及其表现李乃龙一李白对神仙的追求何以会数十年而不渝?前贤的答案大抵有二:一是欲“声闻于天”,仙游是手段,入仕是目的;二是“好神仙非慕其轻举,将不可求之事求之,欲耗壮心,遣余年也。”(均见范传正《李白新墓碑》)李阳冰《草堂集序》...  相似文献   

18.
韦庄《壶关道中》诗编年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壶关道中》诗云:“处处兵戈路不通,却从山北去江东。黄昏欲到壶关塞,匹马寒嘶野草中。”夏承焘先生《韦庄年谱》光启三年条云:“秋,过昭义相州路归金陵……其集外诗《壶关道中》所谓‘处处兵戈路不通,却从山北去江东’,殆指此也。”此说尚需推敲。《浣花集》卷四...  相似文献   

19.
《词综》卷二十二“宋词”录赵旭《曲入冥》词,其词曰:“握管泪盈眸,欲写还休。人间情是阿谁留?千丈游丝不落地,风外悠悠。烟雨晚山稠,人在西楼。几行候雁下汀洲。一个思乡寒夜客,万种离愁。”又见《历代诗馀》卷二十六。另《村丛书》本《遗山乐府》卷下(共三卷)录元好问《浪淘沙》词曰:“诗句入冥搜,欲写还休。人间情是阿谁留?千丈游丝不落地,风外悠悠。烟雨晚山稠,人倚西楼。衡阳归雁满沙头。一种江城寒夜客,一种春愁。”以上两首词,实际上是同一首词,只是第一句和最后两句在文字上略有出入而已。《词综》所录赵旭词,其调为《曲入冥》。…  相似文献   

20.
《田家三首》是王绩作《全唐诗》卷三十七有王绩的《田(一作山)家三首》,题下注:一作王勃诗。《文苑英华》卷三一九也将《田家三首》收在王绩名下,则知宋人对这三首诗为王绩所作并无疑义。而明铜活字本却将此三首诗归在王勃名下,从此,《田家三首》之归属始有两说。《全唐诗》收此三首诗在王绩名下时虽注“一作王勃诗”,但卷五十六王勃名下未收,其倾向性亦很明显。可明确断定《田家三首》是王绩作,因诗的内容风格正合王绩之生平思想及生活情趣。《唐诗纪事》卷四王绩小传云:“大业末,仕为六合丞,嗜酒不任事,因解去……以《周易》、《老子》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