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东京审判确认了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根据国际法,具有法律效应。然而,日本有人称之为“胜者惩罚败者”。同时,国内对远东国际法庭的判决依据及诉方所掌握证据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根据美国国家档案馆保存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笔录(英文)等材料,从三方面较系统、简要地进行了阐述。并以此驳斥了日本少数右翼分子否定南京大屠杀、贬低东京审判的谬论  相似文献   

2.
“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的历史回顾和今后的任务陈安吉(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顾问,中共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南京210008)60年前发生的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事件,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中最具代表性与典型性的暴行之一,是世界文明史上最黑暗的...  相似文献   

3.
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宅巍同志主编的50余万字的学术专著《南京大屠杀》(北京出版社1997年5月版)终于问世了。近年来南京大屠杀事件愈来愈成为海峡两岸及国际上关注的热点,极少数别有用心的日本政客不断跳出来妄图推翻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国际上围绕南京大屠杀事件各种学术派别的论著不断涌现,一批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新资料被发现和揭露,人们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认识和思考也不断加深。在这种情况下,《南京大屠杀》的主编、副主编认为有必要对南京大屠杀事件进行更全面、更深层次的研究。他们抱着一种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鼓…  相似文献   

4.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之文化心理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之文化心理剖析刘燕军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制造的一起惨绝人寰、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是日本侵略者无数暴行中的一个典型事件,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受害人数之多、杀人手段之残酷,为人类文明史所罕见。本文试图从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5.
日本军国主义以“在乡军人会”等群众性组织为其社会基础,又与天皇制度、神道、“武士道”精神等紧密结合,在近代日本社会,形成一般极其凶恶的势力。日本军国主义以无休止地对外扩张为其特点。扩张需要征服,征服离不开暴力。军国主义的残暴、野蛮与疯狂,是一切战争暴行之源。日本军国主义企图通过恐怖手段,在当时中国的首都南京进行大规模屠杀,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中国人民停止抵抗。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恶性膨胀的产物。日本军国主义是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二次大战结束后,日本军国主义已经覆灭。但是,日本国内极少数右翼分子与政客,一次又一次地在南京大屠杀,以及对中国和东南亚侵略的问题上,进行翻案活动。我们必须对这一危险倾向,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  相似文献   

6.
否定南京大屠杀,否定日本侵华史,是从战时日本当局,到战后的日本右翼学者与政客,一以贯之的政治宣传和喧嚣,背后隐藏着他们险恶的政治用心和蛊惑人心、颠倒是非的目的。中国人民与世界上主持正义的人士为了维护历史的真实与人类的正义,与他们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世界正义的潮流浩浩荡荡,不可阻挡。在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包括日本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日本一些右翼学者与政客推翻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南京大屠杀案和日本战犯的判决的言论与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而中日人民世代友好与世界和平之船必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7.
南京大屠杀与南京人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1937年底至1938年初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事件中,有30万以上的同胞遇难。“30万”,这一数字,不仅被郑重记录在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的判决书中,而且已经被赫然镌刻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墙壁上。它已成为世界人民用来声讨侵略战争、捍卫世界和平,以及中国人民用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维护中日友好关系的生动教材。 但是,近年来,在日本却有极少数人,别有用心地在南京人口问题上大作文章,企图用一个被歪曲了的南京人口数字,来推翻30万同胞惨遭屠杀的血腥事实。日本北海道拓殖大学讲师田中正明,就曾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提出所谓“质问”:“市民二十万,防卫队五万,合起来当时南京人口就是二十五万。即便一个没剩  相似文献   

8.
一个时期以来,国际国内都存在一股否定社会主义的思潮。国际上,西方某些政界要人从资产阶级的立场出发,声称社会主义只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个插曲,说20世纪就是社会主义灭亡的最后期限。与此相呼应,国内的一些所谓政治“精英”,也公开发表文章,说什么“公有制在世界范围内走到了尽头”;“私有、民营是唯一成功之途”;“20世纪另一个遗产是社会主义的尝试及它的失败”;等等。加上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一定限度的改  相似文献   

9.
论南京大屠杀的准备、实施和延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举世瞩目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有其特定的时空范畴。离开了特定的时间、空间,便不成其为“南京大屠杀”。但是,若要认真界定南京大屠杀的时间与空间,尤其是界定其时空范围的边界,也并不容易。同时,南京大屠杀暴行自身也有其准备、实施和延伸的发展过程。这一完整的发展过程的时空范围,必然要大大超越南京大屠杀本身的时空范围。这就涉及到了南京大屠杀暴行本身与南京周边地区暴行这样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不同概念。把南京大屠杀暴行与南京周边暴行联系起来加以研究,对于完整地认识南京大屠杀的本质及其相关的时空联系,均…  相似文献   

10.
1999年8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墨子学会、山东大学、滕州市人民政府、山东省社联和山东省墨子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墨学国际研讨会”在墨子故里──山东省滕州市召开。来自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及港台地区的6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40余篇、专著6部。与会代表就墨学研究百年回顾、墨辩逻辑、经济伦理观和墨学价值的当代意义等课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一、墨学研究的百年回顾墨学的“现代复活”,重新成为“显学”,是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上一个意义至为重大的事件。回顾一个世纪墨学“复活”的历史行程,挖掘其中所积淀的丰厚…  相似文献   

11.
引言:唐宋变革,还是宋元变革进入21世纪,20世纪初叶发源于日本的“唐宋变革论”在国内再度引起关注。①唐宋变革论是一种历史分期的方式,强调中国历史在唐宋之际发生了重大的时代变化。其实,宋代进入学者的视野由来已久。  相似文献   

12.
解晓东 《北方论丛》2015,(2):104-107
天皇制意识形态,既是日本官方的核心价值观,也一直受到日本人的高度认可。但近代以降,日本社会各界也一直存在对天皇制进行质疑与批判的各种“天皇制否定论”。其主要观点有:自由民权运动中激进派的天皇制否定论;日本共产党的天皇制否定论;以井上清为代表的日本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天皇制否定论”;间接的“天皇制否定论”。“天皇制否定论”作为日本社会主流价值之外的“异端邪说”,充满理性与勇气,极其可贵。  相似文献   

13.
论日本侵华时期的军票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人类进入 2 1世纪时 ,2 0世纪发生的战争与悲剧的阴影并未抹去。人类在反省战争与悲剧之时 ,民族、国家、政治的情感 ,与正直、人道、真理的理念相互缠绕。去年 1月 2 3日 ,日本一些团体在大阪举办颇有声势的集会 ,其会议主题却是“南京大屠杀是 2 0世纪最大的谎言” ;今年 4月 3日 ,日本文部科学省通过日本右翼团体编撰的教科书 ;8月 1 3日 ,日本首相小泉公开参拜靖国神社。显然 ,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在日本已突破了学术范畴而日益走向政治化。这一倾向 ,越来越引起中外学者对南京大屠杀与战后遗留问题的关注。为推动学术界对这一重要课题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本刊特刊发以下一组论文。  相似文献   

14.
日德两国种族屠杀研究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人类进入 2 1世纪时 ,2 0世纪发生的战争与悲剧的阴影并未抹去。人类在反省战争与悲剧之时 ,民族、国家、政治的情感 ,与正直、人道、真理的理念相互缠绕。去年 1月 2 3日 ,日本一些团体在大阪举办颇有声势的集会 ,其会议主题却是“南京大屠杀是 2 0世纪最大的谎言” ;今年 4月 3日 ,日本文部科学省通过日本右翼团体编撰的教科书 ;8月 1 3日 ,日本首相小泉公开参拜靖国神社。显然 ,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在日本已突破了学术范畴而日益走向政治化。这一倾向 ,越来越引起中外学者对南京大屠杀与战后遗留问题的关注。为推动学术界对这一重要课题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本刊特刊发以下一组论文。  相似文献   

15.
中日战争遗留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人类进入 2 1世纪时 ,2 0世纪发生的战争与悲剧的阴影并未抹去。人类在反省战争与悲剧之时 ,民族、国家、政治的情感 ,与正直、人道、真理的理念相互缠绕。去年 1月 2 3日 ,日本一些团体在大阪举办颇有声势的集会 ,其会议主题却是“南京大屠杀是 2 0世纪最大的谎言” ;今年 4月 3日 ,日本文部科学省通过日本右翼团体编撰的教科书 ;8月 1 3日 ,日本首相小泉公开参拜靖国神社。显然 ,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在日本已突破了学术范畴而日益走向政治化。这一倾向 ,越来越引起中外学者对南京大屠杀与战后遗留问题的关注。为推动学术界对这一重要课题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本刊特刊发以下一组论文。  相似文献   

16.
八月十一日,江苏省历史学会召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三十七周年学术座谈会”。史学会会长韩儒林教授主持会议,省社联副主席许符实和七十余名史学、法学工作者出席了座谈会。会议谴责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特别是实行野蛮的“南京大屠杀”的罪行;揭露了日本文部省在审定教科书中篡改历史的卑劣手法,以及某些军国  相似文献   

17.
论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认定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人类进入 2 1世纪时 ,2 0世纪发生的战争与悲剧的阴影并未抹去。人类在反省战争与悲剧之时 ,民族、国家、政治的情感 ,与正直、人道、真理的理念相互缠绕。去年 1月 2 3日 ,日本一些团体在大阪举办颇有声势的集会 ,其会议主题却是“南京大屠杀是 2 0世纪最大的谎言” ;今年 4月 3日 ,日本文部科学省通过日本右翼团体编撰的教科书 ;8月 1 3日 ,日本首相小泉公开参拜靖国神社。显然 ,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在日本已突破了学术范畴而日益走向政治化。这一倾向 ,越来越引起中外学者对南京大屠杀与战后遗留问题的关注。为推动学术界对这一重要课题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本刊特刊发以下一组论文。  相似文献   

18.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性暴力的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人类进入 2 1世纪时 ,2 0世纪发生的战争与悲剧的阴影并未抹去。人类在反省战争与悲剧之时 ,民族、国家、政治的情感 ,与正直、人道、真理的理念相互缠绕。去年 1月 2 3日 ,日本一些团体在大阪举办颇有声势的集会 ,其会议主题却是“南京大屠杀是 2 0世纪最大的谎言” ;今年 4月 3日 ,日本文部科学省通过日本右翼团体编撰的教科书 ;8月 1 3日 ,日本首相小泉公开参拜靖国神社。显然 ,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在日本已突破了学术范畴而日益走向政治化。这一倾向 ,越来越引起中外学者对南京大屠杀与战后遗留问题的关注。为推动学术界对这一重要课题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本刊特刊发以下一组论文。  相似文献   

19.
<正> 毛泽东深刻指出:“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将赢得战争,赢得和平,又赢得进步”。面对日本侵略战争的威胁,中国人民以特有的姿态主宰着自己的命运,取得了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给我们以深刻的历史启迪。 一、近代历史的转折点 “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抗日战争是侵略与自卫、正义与非正义、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抓住战时日本国内新闻传媒对南京大屠杀无任何报道、日本广大民众更一无所知大做文章,以此证明南京大屠杀史无其事,乃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编造与中国人民的"虚构"。这当然是本末倒置!本文揭示了战时日本当局在日本国内精心采取的种种措施,千方百计阻止与扼杀对南京大屠杀的任何报道与流传,从而严密封锁了南京大屠杀真相,导致了广大日本民众对这一血腥惨案几乎一无所知。日本右翼势力不能正视甚至掩盖这一历史事实,只能暴露他们的的蛮横无理与别有用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