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在新形势下必须对政府的定位、经济法的体系等进行新的调整和完善,才能适应转型时期的发展要求,更大程度的发挥经济法在转型期的作用。因此,经济转型期政府如何定位,经济法的体系和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之间的关系如何定位,成了经济转型期经济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论转型时期中国经济法的演进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期的中国市场经济是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化而来的市场经济,呈现出跨跃式发展的特征,是公有制多种实现方式基础上的市场经济,是处于从“身份与契约”的运动过程中的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经济法特征:形成以政府、经营者、消费者三大主体为核心的经济法体系;自由演进和政府建构的有机结合;明显地表现出其阶段性、过渡性和中国特色;外来移植与本土资源的结合;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喻红粉  喻晓 《南都学坛》1999,19(2):73-76
自从1755 年“经济法”这个概念被首次提出,关于经济法的立法实践和理论研讨就轰轰烈烈地展开了。经济法基础理论问题是整个经济法研究的起点,也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经济立法的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就我国经济法的产生、调整对象、地位及与相关部门法的区别方面谈一些看法。观点是:经济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于19 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今天已在许多大陆法系国家形成独立的部门法。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法作为独立部门法的地位日渐确立。它是以“因国家经济调节而引起的经济管理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它与民法、行政法一样同属我国法律体系内的一部门法,它们之间既有一定联系,但作为不同类型的部门法,又有着严格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转轨时期中国经济法的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学者认为 ,西方与中国经济法的任务正好相反 ,西方试图突破国家对市场不干预的传统 ,而中国则要解决国家干预过多的问题。这种观点忽视了中国市场发育的“路径依赖”所决定的政府培育和完善市场的必然性 ,以及“政府失灵”与国家干预过多的区别。在转轨时期 ,市场不完善和中国政府的相应职能决定了中国经济法任务的五大基本内容。明确转轨时期中国经济法的任务对于目前的经济法理论研究和经济法实践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ADR作为一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灵活性、易执行的特点,与诉讼方式并行不悖.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ADR机制有助于实现和谐的市场经济秩序,与经济法纠纷的复合性、新型性、技术性等特征契合,弥补了司法诉讼途径解决经济纠纷的不足,对于完善经济法纠纷解决机制具有重大意义.实践中,仍需解决ADR机制在经济法纠纷解决中的有效性和规范化问题,实现与国家司法权的协调互动.  相似文献   

6.
从法的功能和经济法产生的背景中能够看出,经济法的诞生先天地就带着社会利益本位的基因。同时政府经济职能范围不断拓宽,政府作用于社会经济生活的权力也在扩张,对经济法功能的定位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个特殊的视角决定了经济法平衡协调、培育市场经济、规制经济权力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下经济法若干问题的探讨梁太波一、加强经济法建设及其理论更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将改变计划经济时期事务繁琐的状态,而把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作为其主要任务。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从国民经济前提出发,对...  相似文献   

8.
宏观调控法治化是在"转型时期"这一特定环境下进行的,必须科学、准确、完整地界定转型时期的含义。将转型时期仅仅理解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是不完整的,转型时期是包含了"四大转型"的时期,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从人治向法治转型的时期,从集权经济向分权经济转型的时期,从传统意识形态向现代意识形态转型的时期。  相似文献   

9.
经济法的理念与我国的经济法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高涨、国家经济职能不断强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的国内外环境下,经济法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提升经济法理念,完善经济法立法既是经济法建设本身的课题,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法基本理论构建历程之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法是市场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 ,是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的结果 ,其实质是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体现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平衡法“。经济法是规范国家干预社会经济 ,保障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经济法基本概念不适宜借用民法“调整对象“之理论来构建 ,而应以“主体 -行为 -责任“模式来构建经济法理论体系。经济法的内容包括规范国家直接干预社会经济行为的法律和规范国家间接干预社会经济行为的法律两部分。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自1979年以来,中国经济法学迄今走过了三十年的发展历程,经济法学基础理论研究也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文章具体分析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宏大历史背景下我国经济法学的嬗变与新生,概括了以“国家调节理论”为代表的新理论在对我国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的大经济法观点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法学成长与日趋成熟的导引和促进作用,并初步探讨了经济法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未来之路,以期当前中国经济法学能鉴往知来,多一份冷静和理智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2.
经济法自其诞生之日起与传统的民法、商法在法律部门划分上产生了交叉和冲突。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后,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民法、商法和经济法三者的关系和各自的定位更是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在研究方法上始终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对三者的研究一度陷入了停滞。文章致力于以三法的功能契合作为切入点,对三者关系进行研究,并对三法在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位置进行新的界定。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了一种全局性的垄断,造成了很多消极的经济后果,即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守成倾向与动态技术低效,组织低效,甚至政治腐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必然要求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有效的反垄断措施对保障经济转型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民法与经济法的经济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是市场调节机制发挥作用的法律保障。经济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虽然学术界尚未形成定论,但大都定位在弥补市场缺陷,规范国家干预之上。如果说,成熟的经济学与幼稚的法学的提法过于偏颇,在市场与国家关系领域,经济学的确比法学成熟得多。运用经济学理论,对民法与经济法进行法律的经济分析,不失为科学界定二者调整范围的佳径。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法规所体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指导原理,是经济规律与法律科学结合的具体体现。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过程中,确立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对健全经济法律体系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必将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不仅要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的本质特征,还要体现我国信守对世贸组织的承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也应随之注入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采取社会化生产的方式从事商品生产以来,市场经济就在全世界日益占统治地位,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此时,国家作为"经济国家"的品质凸现出来了.所谓"经济国家"也即国家成为社会物质生产的一个要素,政府是社会经济生活的组织者.经济全球化把国家也当作市场竞争主体对待.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就应当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履行"经济国家"的职能,政府也要进行角色创新,应致力于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以及科教兴国和开发人力资源,并采取经济法手段来保障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竞争公平、安全和自由的权益.  相似文献   

17.
民营企业对策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当前存在民营企业对策行为普遍化的现象,主要是源于民营企业主对私有产权保护的不确定性预期,企业地位不平等的现实和政府职能定位的不合理。只有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实现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的转换,才能有效扼制对策行为普遍化,促进我国民营经济的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8.
税收政策是国家经济管理职能与市场经济互动作用之下的产物,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根本性内容之一。税法是实现国家税收政策的根本手段,税法的功能蕴藏于税法的具体内容里,并反映于外在税法的作用之中。其中,税法最直接的、最基本的功能是借助税法的权威性以贯彻、落实和实现国家税收政策。从本质上说,税法的实施就是税收政策的实现。目前,我国税收制度架构显然不能体现税法与税收政策的内在联系。故对税法进行政策分析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从深层次看 ,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许多经济问题源于对经济伦理的漠视、践踏 ,源于良心的丧失 ,因此 ,探寻经济伦理问题的根源 ,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道德建设意义重大且深远。本文认为 :经济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价值观的错位 ;市场经济孕育着不道德手段产生的可能性 ;体制弊端 ;权力腐败 ;执法不力 ;道德建设滞后和思想道德建设乏力等。  相似文献   

20.
国家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外在保证,而税法则是宏观调控手段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现行税法体系形成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早已滞后于时代需要,税法的变革已被提上议事日程.宏观调控下的税法变革应当在其价值取向明确的基础上加以实施.而税法价值取向的理论先导,又能为税法宏观调控职能的有效发挥提供更多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