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当前学界基本认同渤海国是一个以靺鞨人为主体民族的政权,而靺鞨人融入渤海国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营州之乱追随大祚荣东奔的靺鞨人;第二阶段是渤海建国集团来到高句丽故地,整合的当地南部靺鞨人;第三阶段是渤海建国后,历代统治者对北部靺鞨的数次征服,纳入进渤海国的北部靺鞨人。这三个阶段融入渤海的靺鞨人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归宿,由此决定了初期参与建国的南部靺鞨人与高句丽遗民等民族形成了族群意义上的渤海人,而后纳入其境的北部靺鞨人因风俗文化的极大反差,及心理认同的巨大差异,最终未完全融入渤海族人之列,成为渤海国北境的被统治民族,只能被称为渤海国人。  相似文献   

2.
比较:渤海上京城与唐长安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元698年,大祚荣建立震国,定都敖东城(今敦化市)。公元719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自此后,去靺鞨号,专称渤海。到第二代武王大武艺,领土进一步扩大,国力增强。第三代文王大钦茂大兴二十六年(公元762年),唐王朝正式诏以渤海为国,晋封大钦茂为国王,加授校太尉。渤海国王之称自此始。到宣王  相似文献   

3.
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人主北方,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分裂割据时期。在十六国政权中有十三个(三凉、三燕、三秦、两越、夏、成汉)政权是由少数民族——五胡(匈奴、揭、鲜卑、氏、羌)建立的。这些政权存在的时间有长短、统治区域有大小、统治手段有差异,且之间相互攻伐争战不已。那么这些胡族政权的统治具有哪些主要特点呢?本文试就此加以简单论述。1、经济方面实行封建剥削,发展农业生产。尽管这些民族原来自身发展水平不高、汉化程度不深,但统治中原地区以后,处于封建经济的汪洋大海包围之中,又从巩固自身统治着眼,他们不得不放弃本…  相似文献   

4.
渤海国是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联合高丽人建立的地方封建政权。公元713年(唐玄宗开元元年),渤海国国王大祚荣接受唐政府册封,从此,渤海国成为唐王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渤海国存在的两个多世纪中,受先进的唐文化的影响,渤海人和汉族人在经济文化方面互相交流,互相吸收。渤海人继承了自己祖先的文化传统,又吸收了汉族文化和其他文化,创造了以汉族文化为核心,又带有自己民  相似文献   

5.
唐代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辉煌灿烂时期,作为唐朝边区地方政权的渤海,文化发展必然出现一个高潮。渤海的经济主要是封建的经济;渤海的政治是封建的政治。服务于这种经济、政治的文化,是封建文化。从整个历史时期看,渤海政治比较稳定,封建经济相当繁荣。这给渤海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巩固基础。在二百余年的历史中,渤海人民继承自己祖先的文化传统,又吸收了中原汉族的先进文化,创造了以汉族文化为核心的渤海文化。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渤海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渤海地区同中原内地“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不仅在致治上,而且在思想上,文化上进一步融合、进一步统一起来了。  相似文献   

6.
渤海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国(公元698——926年)与日本仅一水之隔。在它存在的二百多年中,和日本遣使频繁,联系密切,和睦相处。渤海第一次向日本派遣使者,是在公元727年;最后一次遣使,是在公元919年。在二百多年间,遣使三十四次,平均七年左右一次。渤海十五代王中,除大祚荣王尚未开派,大元义、大华屿、大明忠三王在位不满一年也未派外,其余十一代王都派过。而派遣次数最多的是大钦茂王,该王在位五十六年,即派十一次,平均五年左右派一次。其次是大仁秀王,该王在位十二年,即派六次,平均二年派一次。日本国第一次向渤海遣使,是在公元728年;最后一次遣使,是在公元811年,共派十二次。其中,派遣次数最多的,也是在大钦茂王时,共派七次;其次是在大嵩玲王  相似文献   

7.
渤海国是唐及五代时期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地方民族政权,是7—10世纪中国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的一颗灿烂明珠。至今,古渤海国历史、文化仍吸引着许多热心的中外专家、学者;古渤海国文物、古迹成为中外旅游者追踪的目标;生长在渤海故土上的人们更是眷恋着这片流油的黑土地。尽管历尽沧桑东北亚的政治地图在近、现代发生了重大变化,历史上的渤海国疆土已一分为三,出现在中国、朝鲜和俄罗斯三国的版图上;尽管渤海国的研究者们分属于不同的国家、民族,在渤海国的一些主要问题上观点相左:尽管保存下来的有关渤海国的文献资料不多(迄今为止,渤海国15个国王陵  相似文献   

8.
公元693年,在我国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一个历史的奇迹出现了,渤海始建国。唐睿宗先天二年遣使册封靺鞨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所统为忽汗州、领忽汗州都督,自是始去靺鞨号,专称渤海。渤海王国是我国唐代的一个地方民族政权,其地域在我国东北包括现在苏联沿海和朝鲜北部的一部分的广大地区。《新唐书·渤海传》说:“地方五千里,户十余万,胜兵数万,颇知书契,尽得扶余、沃沮、弁韩、朝鲜海北诸国。”  相似文献   

9.
渤海国的政治归属,一直是中外学者瞩目的课题之一,而阐明渤海国和唐王朝的关系,则对确认渤海政权的性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试就中外文献有关记载,对此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学者。 (一) 渤海乃粟末靺鞨所建。粟末靺鞨及其先人是我国东北地区一个古老的民族,从周秦起就生息繁衍在今松花江流域。在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开发祖国东北的悠久历史中,有着不可泯灭的功绩。隋唐时期,伴随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进一步发展,粟末靺鞨兴盛起来,并吸收其它各部,建立震国。至公  相似文献   

10.
渤海诸城考     
唐代靺鞨,先秦称肃慎,汉晋称挹娄。公元六九八年,(革末)(革曷)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建立政权。公元七一三年,唐朝册封大祚荣为左饶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其所部为忽汗州,令祚荣兼都督。从此去靺鞨号,专称渤海。大祚荣死后,子大武艺不断向外扩展势力,此后疆土很大,南与新罗以泥河(朝鲜龙兴江)为界,东临日本海,西至契丹,辖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之地。直到公元九二六年始为辽国所灭。在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与唐保持“朝贡”关系。渤海经常派人向唐朝学  相似文献   

11.
渤海诗初探     
渤海是公元696年高句丽的遗民大祚荣和唐统治下的人共同建立的王朝,是当时东北地区最强大的王朝之一。可惜的是关于渤海的具体资料大部分已亡佚,因而研究渤海的资料有限,韩国、中国、日本以及欧美等地仍在不断地进行考察研究。韩国关于渤海的研究,大半精力一直...  相似文献   

12.
阿保机统治时期契丹社会政治特点是:同保守派势力进行斗争,确立了世袭汗权;建立契丹政权,为契丹族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对外发动战争,拓展了疆域,提高了契丹族的声望;营建皇都,建立中央及地方统治机构,以巩固契丹政权;重用汉族地主,吸收汉族的统治经验,以维护契丹族的统治.  相似文献   

13.
十六国时期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该时期战争频仍,政权林立。且政权大多数为胡族所建立。作为第一次入主中原并在此建立政权的胡族统治者,为了同南方的汉族政权———东晋争正朔,极力寻求其统治的正统性与合法化。从各统治者在年号择定上亦可看出这一文化与政治取向。  相似文献   

14.
西周社会政治秩序的建构,是通过维新的方式,对氏族组织进行改造,血缘宗法的原理与精神直接作为国家政治的原理与精神,将家、族的内在机制结构化、制度化为国家机制,从而形成父权、族权、政权的三权合一、三位一体以及家国同质、家国一体的伦理政治之范式,巩固了西周的统治,并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生态尤其是政治生态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发端于魏晋的九品中正制由于其对巩固统治的作用而被十六国时期的一些统治者沿袭,并在北魏时期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中央和地方两个中正系统分张运作的新变化。其后的北朝各政权虽然在中正选任、执掌和作为方面出现了新的特点,但大体上仍沿袭北魏之制。九品中正制与流内流外制度、门阀制度等相互作用和影响,在北朝的选举制度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渤海大元义被杀的社会背景及其性质是渤海史研究中的新课题,下面根据有关渤海历史文献史料和考古资料,谈一谈我的粗浅看法。一渤海王国经高王、武王和文王三世九十六年的统治,经济文化有很大发展。但是,以王室大氏为首的渤海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和对劳动人民的无限制的搜刮,则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新的灾难,使广大劳动人民同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化。  相似文献   

17.
公元719年(唐开元七年)三月,大祚荣病殁,唐玄宗遣使吊祭,并册立其子大武艺袭父爵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大武艺即位后,自行建元仁安,以示渤海欲摆脱唐王朝羁绊,建立独立王国的雄心。在他统治的十九年期间,“斥大土宇,东北诸夷畏臣之”,使其疆土东境越绥芬河达到沿海地区,东南逾图们江,南面已进朝鲜半岛之大同江一线,南至松花江中下游地区,北部和东北部已抵兴凯湖、乌苏里江中上游地区,为“海东盛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公元737  相似文献   

18.
两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确立和发展的时期,此时边疆少数民族与内地政权的交往更为密切,民族关系纷繁复杂。边疆民族与内地政权间“入侍为质”和“纳质为臣”的现象也在这一时期大量出现,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一、“质子”从两汉时期开始普遍存在于民族交往中,并作为维系宗属关系的工具之一;二、两汉时“质子”逐渐被纳入朝贡制度的一部分;三、两汉时期的“质子”现象大多出现在汉朝国力强盛时期。“纳质为臣”现象客观上加强了边疆民族与中原地区的联系,促进内地政权与边疆民族的经济,文化来往,巩固了封建王朝对边疆的统治。  相似文献   

19.
邓丽兰在《二十世纪中美两国“专家政治”的缘起与演变》(刊于《史学月刊》二○○二年第七期 )一文中指出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专家政治的浪潮在美国出现一次高潮 ,罗斯福新政时期也大量吸收专家参与政权。而在此前后 ,中国的知识分子和进步报刊也把当时盛行于美国的技术统治论作为新思潮加以介绍。南京国民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专家参政 ,在行政技术化、立法科学化等方面有所改进 ,但其独裁专制的政权性质却始终保持。美国的技术统治论后来经历了复杂的转变 ,其中一部分为主流社会所吸收 ,另一部分则趋向偏激 ,进一步产生对美国社会的深…  相似文献   

20.
刘东升 《南都学坛》2009,29(4):36-38
蜀、吴灭亡后,西晋政权为巩固对两国旧地的统治,针对两国的特点,对其降人做了有区别的安排。总体上来说,蜀、吴降人的政治地位因为国家的沦亡普遍降低,绝大多数仕途不畅、境遇悲惨。虽然也有少数降人得到了优待,甚至被即时授予了方面之任,但他们也均未能进入司马氏政权的核心政治圈。中原世家大族政治上的排他性是蜀、吴降人悲惨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