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涌现出大量的社团组织,在学者的研究中往往被称为"民间组织"、"公民社会"、"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等等.在社会学理论传统和国内外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中间社会"这样一个中观的理论概念,其目的在于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审视国家与社会,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借以思考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带来的社会管理组织基础的重构问题,这对社会学理论本身是一种推动,同时"中间社会"包含着十分丰富的社会实践内涵,有助于结合社会实践的具体情景思考中国社会进入后单位时期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的今天,中国在加紧开展有效社会治理的同时,也亟须增进对国外社会治理经验教训的学习和借鉴。公民社会和地方自治是社会治理的两个重要课题,日本"公民社会"因为地方自治改革的推进而不断受到关注,日本地方自治面临的挑战又需要与"公民社会"携手应对。本文阐述了日本社会治理的"公民社会"和地方自治的内涵认识,分析其发展历程和面临的挑战,并对其经验教训对中国社会治理的意义略陈管见,认为成就有效社会治理需要调动民间社会积极性,需要法律保障,需要执政党、政府正确支持引导。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的市民社会诉求与"法治国家"定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马长山 《求是学刊》2003,30(1):67-70
俄罗斯"法治国家"的理论路径是与俄罗斯社会结构转型进程相回应的,并以市民社会为其逻辑起点,即认为市民社会构成了法治国家的社会基础;市民社会的自由、权利和秩序诉求提供了法治国家的价值原则;公民法律意识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条件和保证.这不仅反映了俄罗斯社会结构转型条件下的法治要求和特有关怀,也反映了俄罗斯国家控制能力衰弱和市民社会"畸变"背景下的法律秩序要求.文章指出,要推进法治,不仅要推进国家和市民社会二元化进程,更重要的是确立二者良性互动关系,而不可简单移植和照搬西方.  相似文献   

4.
"社会问题自然史观"从社会问题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定义入手,强调社会问题的公众论题性质以及对社会成员所珍视价值观的违背,并结合底特律市拖车居住者营地的分析来把握社会问题产生发展的规律性。"社会解组"和"偏离行为"理论则从社会的结构性根源来探讨社会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解决路径,完成了"社会问题社会学"及其概念体系的构建。两种范式的区别体现在"社会解组"和"偏离行为"理论对"社会问题自然史观"的批判上。默顿认为以个人判断的数量来决定行为的合法性和制度的合理性,不利于形成对社会问题的正确认识,也会导致对"潜在的社会问题"的忽略;而在对待价值观的看法上,要求人们注意社会学理论的陷阱,避免"主观主义"的错误。  相似文献   

5.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移及民生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尤其是"5.12"汶川地震以来,社会组织作为"第三方"力量在社会管理及社会服务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促进就业、整合行业发展、加速民生建设进程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社会控制和社会管理、社会服务上,成为继市场和政府之外又一强有力方面。必将迎来快速发展春天。但由于我国特殊国情,社会组织发展及其人才建设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各方努力,共同推进社会组织及其人才建设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依循理性是世界的"灵魂"和"本性"的原则要求,设计了伦理精神由低而高的发展行程,从"特殊的人"和"普遍性的形式"两个方面论证了市民社会的基本原则,把市民社会与"自然社会"(家庭)和"政治社会"(国家)区别开来.马克思深入现实生活世界,启明了市民社会的原初基础,从广义与狭义两个向度阐释市民社会,在关乎问题理解之根本的原则高度,与旧哲学进行了明确划界,由此实现了思想史的革命变革.  相似文献   

7.
裘旋 《社会工作》2012,(5):68-71
"社区公益创投大赛"和"社区公益项目招投标"是上海市民政局推出的两项社会服务项目化运作的典型工程,文章以上海市Z区为例,探讨了社会服务项目化运作对基层社区社会工作发展的意义。包括居民需求的真正满足、社会组织的破土新生、社会工作的专业推广和民政工作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爱丽 《学术交流》2007,(12):147-154
企业社会资本研究的主要脉络包括企业组织社会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和员工社会资本。目前企业的员工社会资本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较为鲜见。通过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将企业的员工社会资本操作化为由"士气"与"和谐"等12个指标组成的研究分析框架,采取个案访问法对黑龙江省国有企业T公司的研究发现,改制后工人社会资本处于一种受损的状态,其深层原因主要是企业家与工人之间信任缺失,工人平等参与水平较低,收入分配不公程度增高。企业的工人社会资本重建应通过机制完善和社会工作介入路径,去重塑信任关系,解决改制过程中工人的适应性、主体性和福利保障等问题,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社会资本与高新技术企业创业的成败直接相关。"剑桥现象"的案例表明,认知型社会资本是创新集群内创新、创业文化的核心,建立一个"共同目的社区"是创新集群形成与发展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基础;关系型社会资本对新企业的建立至关重要,而结构型社会资本则直接关系到创新集群的有效运作。在创新集群形成的过程中,企业家的社会资本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0.
蔡宝刚 《求是学刊》2016,(2):114-12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全面依法治国的决定将法治社会建设提高到与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建设一体建设的地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要"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法治社会建设备受关注。法治社会的主旨是社会领域的依法自主治理,法治社会建设主要应由社会权力来推进,社会权力是催生法治社会的主要动力引擎,社会权力的健康成长和机制运行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内生动力和关键因素。要认真对待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就要认真对待法治社会建设,要认真对待法治社会建设就必须认真对待社会权力的引擎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宁波市在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方面的经验可以概括为"三个体系"。第一是构建合理的社会组织生态体系,第二是建立多层次的评价体系,第三是形成有力的政策推进体系。宁波市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的实践对现有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方面的理论模型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一种新的模式——"政策体系型"模式——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当前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也更能够指导我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林文勋 《求是学刊》2015,(2):158-162
<正>在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中,如果将宋元明清时的中国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可以称之为"富民社会"。自中唐特别是宋代"富民"阶层崛起以后,该阶层即构成经济社会的核心,成为社会的"中间层"、"稳定层"和"动力层",并对唐宋以来租佃契约关系主导地位的确立发展以及国家基层控制方式的转变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明清时期所形成的"士绅社会",实际上也是"富民"阶层崛起后追求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期间,被称为经济发展的"减震器"和解决贫困问题的"最后一道安全网"的社会救助制度在山西省得以逐渐完善,社会救助水平不断提高,但终因社会救助缺乏统一的救助法规、现有政策法规出自不同部门、社会救助工作的具体实施多重部门操作等原因,目前社会救助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到位的地方。本文立足于山西省社会救助现状,针对目前山西省社会救助立法、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对建立山西省新型社会救助法律制度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徐奉臻 《学术交流》2012,(9):135-138
以系统思维考量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由社会管理创新本身的概念、过程和功能的系统性所赋予。针对我国社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以社会管理创新的"十个结合",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十个转变",是思考和规划社会管理创新路径的应有之念。以系统思维考量社会管理创新,不仅体现和践行科学发展观,而且有助于促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谭明方 《浙江学刊》2001,(3):107-111
社会学要回答"单个的人怎样组成了社会"这个问题."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这两个范畴,对把握"单个的人怎样组成了社会"的问题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就是"单个的人怎样组成了社会"这个问题的理论表述形态.考察西方社会学发展史上形形色色的具体理论,归纳起来可以看作,一是人文主义社会学流派主张的"社会行为"决定"制度文化"的研究范式;二是实证主义社会学流派主张的"制度文化"决定"社会行为"的研究范式.因此可以说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史,就是关于"社会行为和制度文化相互关系"的两种不同研究范式的学说史.另外,从范畴的学科属性看,"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是社会哲学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范畴在社会科学层次上的具体表达,它属于社会科学层次的范畴.将"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定义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利于解决我国社会学对象研究中一直困扰着研究者们的以下问题"社会学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同一性"问题,"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在研究角度上的关系"问题,"研究对象和范畴体系的内在联系"问题,"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有机结合"的问题,以及"西方理论和本土理论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6.
邢雪艳 《日本学刊》2005,55(2):127-141
"自由打工族"是日本社会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近年来,这一群体人数增长迅速,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试从其定义、类型、个体原因以及社会原因和社会影响等各个方面,加以介绍、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7.
哈贝马斯把新社会运动视为人的需要受到忽视的结果,通过参照"系统"与"生活世界"的分裂的观点,从"合法化"的角度来探讨新社会运动的命运。哈贝马斯认为新社会运动具有两大特点:一是这些运动能防止"生活世界殖民化",通过交往理性来维护规范共识;二是这些运动的本质要求是较少关注物质再生产,而更关注文化再生产、社会一体化和社会化。由于这些运动与传统的围绕分配而展开斗争的工人运动不同,哈贝马斯认为它们不可能被政党制度化或通过物质补偿而缓和。哈贝马斯的"新社会运动理论"对当下的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启发意义,但其在有着理论解释力的同时也存有某些理论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正处于"战略机遇期"与"矛盾高发期"并存的特殊时期,因经济发展和利益调整引发的矛盾正成为社会矛盾的主要形态。如何认识和把握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形态和性质,就成为当前社会矛盾治理的认识基础。只有紧密结合中国改革发展实际和转型期社会矛盾的时代特征,准确把握社会矛盾与社会转型之间的内在逻辑,深刻分析转型期中国社会矛盾的具体表现形态,并对其性质作出理论判断,才能为中国治理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秩序提供实践方向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包国光 《创新》2016,(4):55-62
纵观国内的社会技术和社会技术哲学研究历程,显示出如下阶段特征。第一阶段,提出和界定"社会技术"概念,阐述研究社会技术的意义;第二阶段,论证社会技术的存在,对社会技术进行分类;第三阶段,分析社会技术的本质,提出"社会技术哲学"研究纲领;第四阶段,对社会技术的理论与应用问题进行拓展探究,引介国外社会技术哲学研究状况。国内的社会技术哲学还处于学科创立的初级阶段,在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所依靠的学科根基还比较薄弱,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研究范式。在社会技术的构成要素、社会技术的发明应用模式、社会技术哲学的研究范式等方面还有待于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几年在法国思想界兴起了一种"新社会批判"思潮,它由几年前法国历史学家发起的"思想共和国"协会演变而来,其宗旨是力图着眼于当代社会现实,实现对传统的"社会批判"理论的超越与创新。该思潮的学者不是流于批判资本主义弊端的空论,而是更多地采用量化的方法,把社会批判建立在事实分析之上,对当今形势下的社会平等、社会团结等问题提出了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