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傅顺、王成善、江章华、刘建、李奎在《成都金沙遗址区古环境初步研究》中指出:用孢粉分析方法复原的成都金沙遗址区古植被特征表明成都地区平原植被以草本植物占优势,局部低洼的湿地生长着热带、亚热带植被,在较高丘陵和山地上生长着乔木,总体气候属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温暖湿润气候,这与全球性的气候状况一致。而广汉亚粘土层的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分析则进一步表征了金沙遗址区的古气候有干旱化的趋势,古河道砂粒度分析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结论。此外,金沙遗址出土的大量象牙,经初步鉴定属亚洲象种,结合广汉三星堆也有大量象牙出土的事实来分析,四…  相似文献   

2.
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Ab形玉璋,标本号为K2③:201-4。器身有上下两组崇拜对象的图案。每组含有五幅图案。笔者自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一、部族的服饰,二、对天体——日、月、星的崇拜,三、山峦为生产基地,四、图腾崇拜等。说明三星堆的部族成员,不仅奉行自然崇拜,而且也进行祖先崇拜,也就是对山羊图腾的崇拜。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灿若繁星的古代文化遗址中。几乎找不出比三星堆和金沙遗址更加神秘、更加“超自然”和更能够引起广泛关注的了。三星堆和兵马俑,就是中国考古在国际上的两个代表性符号。  相似文献   

4.
三星金沙铜人圈手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星堆、金沙遗址皆出土铜人圈手形象,而且尺寸夸张。其文化内涵,主要显示沟通天人的思想。而铜人也从世俗的大巫,转化为天使或神龙的化身。在宝鸡茹家庄西周墓中,也发现此类圈手铜人,表明与三星、金沙有亲族关系。由于广汉、成都、宝鸡构成时间序列,其文化溯源又与长江有关,因而显示出这支蜀人的迁徙路线,应从长江中下游到成都平原,又沿嘉陵江北越秦岭,而至渭水南岸。  相似文献   

5.
伞在古代是宫廷礼仪。不可或缺的器物 ,是等级的标识 ,也是民间巫师们的重要法器。其深层意蕴是天、太阳、家园的象征 ,也是生殖文化的隐秘显现 ;它在古代和现代都是民俗活动中比较特殊的独具文化意味的用具 ,具有避邪厌胜祈福禳灾等巫术功能。在伞的诸多民俗事象里 ,潜隐着等级、伦理、宗教、民俗、审美等价值观念或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6.
三星堆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商周青铜时代的诸多共性,但也具有古蜀文明的特性,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典型考古学样本。三星堆文明的资源体系十分宏大,涉及青铜、象牙、玉器、黄金、朱砂、海贝等许多种类,这些资源在商周时期极为重要,其来源体现出中华文明交流互鉴的发展程度和古蜀国家的控制能力。三星堆文明的资源体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政治统治和广泛的交流网络之上,是古蜀王国国家与文明形成的标志性成就之一。三星堆考古发现重绘了世界上古文明的知识图谱。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并考论了四个方面:(1)"炎黄子孙"、"与子同袍"是中华民族形成中的一个基本事实;(2)汉藏语系中各语族语支在语言文化背景上存在的亲缘关系;(3)"三星堆"与"金沙"两处文化遗存所标志的古蜀文化有着深远的古羌人渊源;(4)古彝文化与古蜀文化存在着许多联系和共同元素.  相似文献   

8.
书法之“神”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其原始意象是自然万物的神灵;因为汉字是远古巫术思维的产物,其雏形是一些具有神秘巫术功能的符咒;巫师利用它来控制自然物之神灵;仓颉造字的神话便透露了远古巫术文化的信息;汉字的神性至今仍有遗存  相似文献   

9.
《西游记》中的许多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随身武器或法器,这些武器或法器,各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其中最受作者喜爱、最有艺术魅力、最具文化内涵的随身武器,是孙悟空的金箍棒。《西游记》不但把金箍棒称作"拄杖"、"灵光"、"神珍",还写了金箍棒的种种神通变化。金箍棒的这些特点,也是人的"心性"所特有的。所以说,孙悟空的金箍棒,就是其"心"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三星堆铜人像功能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似三星堆铜人那样的铸造物,上古就有,从功能方面看,可分为告诫性、纪念性、神秘性几种,三星堆铜人应属后一种.从铜像的"层目"、"圈手"和戴有面具可知,应是实施傩文化法术的工具.傩法主要用来驱鬼祛病,适合当时成都平原洪涝成灾、疫病常发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