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型毒品的易制造、易携带、易服食、易隐藏等特性,使得新型毒品犯罪得以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新型毒品犯罪给世界各国的禁毒工作和社会治安管理带来了新的威胁,中国也不例外。近些年来,新型毒品犯罪在中国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应该借鉴美国、泰国及其他国家防控新型毒品犯罪的先进经验,积极采取有力的对策,从而有效地防控新型毒品犯罪。  相似文献   

2.
毒品犯罪集中体现了毒品问题在刑法规范、司法实践、社会评价等诸多层面的碰撞与反思,从毒品犯罪的历史、现实、未来的多重考察可以发现:超越对毒品犯罪的一般技术性、规范性、社会性认识,逐步引入毒品犯罪的刑事政策分析,尤其在禁毒国策的框架中思考毒品犯罪及其刑事政策发展,将能够对毒品犯罪的规范认定、社会共识取得更深刻的理解.自建国以来,毒品犯罪刑事政策经历了从线性到多元的历时性发展过程:建国初期的禁绝毒品刑事政策、无毒国时期的禁毒刑事政策、新时期的多元化综合治理刑事政策.当代中国惩治毒品犯罪的定罪刑事政策以考量严密犯罪圈为主要思路:对毒品犯罪的任何可能环节都考量设置罪名、量刑刑事政策以考量刑罚的最高压区为主要思路:对毒品犯罪始终保持最严重的刑种与刑度.从更具有长效意义的角度出发,可以认为:最好的禁毒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毒品犯罪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延边地区首府延吉市的吸食毒品人员近几年来不断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近3-5年间吸食的毒品中很大一部分来自邻国朝鲜.朝鲜公民携带毒品跨境走私犯罪呈快速上升态势.朝鲜毒品进境后又从延边地区转销至韩国,这是中韩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针对中韩毒情愈加严峻的局势,要多破获跨境毒品案件就要广泛收集可靠的、深层次的、全方位的毒情信息.应采取的打击对策为:在延边地区建立专门的涉及中韩毒品犯罪的监测信息网络来处理禁毒工作事务,迅速厦时地为两国缉毒部门提供准确的咨询参考.同时,应建立两国警务联络官制度,设专人负责打击涉及毒品犯罪双方联络协同工作.  相似文献   

4.
毒品问题现状美国是世界上毒品问题最严重的国家,是全世界最大的毒品销售市场。目前,在美国市场上销售掉的各种毒品占世界毒品销售额的50%以上。九十年代以来,美国的毒品年销售额已达1,000亿美元以上。美国是全世界吸毒人口最多的国家。美国联邦政府《全国家庭滥用药物调查报告》提供的数字表明,美国一生当中至少使用过一次毒品的人为7200万人;每月使用一次毒品的人为ledo万人;每周至少使用一次毒品的人为221万人,也就是说,大约每100个美国人当中就有一个吸毒成瘾者。美国人每年花在购买毒品上的金钱高达500亿美元以上。毒品给美…  相似文献   

5.
杨迪 《东西南北》2014,(21):66-67
自从明星成为一种职业后,似乎便没有断过与毒品的亲密联系。从美国猫王到日本的酒井法子,以及1997年中国内地第一例曝光的女歌手罗琦,明星吸毒事件一直呈增长趋势。明星是否就比其他人群更易沾染毒品?明星涉毒屡禁不止的背后,是否还有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6.
阿富汗毒品经济:历史、作用与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海啸 《南亚研究》2010,(3):100-111
阿富汗毒品经济主要来源于以鸦片生产和贸易为主的非法经济活动。阿富汗的毒品资金主要通过鸦片种植和毒品加工保护费、毒品国际走私通道保护费、毒品销售资金这三种方式流向塔利班以及基地组织手中,成为恐怖组织源源不断的经济来源。阿富汗农民长期贫困与毒品经济巨大利润形成的反差、喀布尔政府权力虚弱与管治无力、塔利班分子苦心经营以及美国阿富汗政策的连续失误,使得阿富汗毒品经济在短时间内难以铲除,成为国际反恐战争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7.
在司法实践中,对非法持有毒品罪中“情节严重”的理解和适用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忽视其适用容易导致量刑不均衡,应从毒品数量和持有毒品的人员、场所的特殊性等有关情节入手对其予以准确理解和适用.对多次非法持有毒品的数量计算,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行为人每次非法持有的毒品数量都不足数量较大标准,累积起来才够数量较大(甚至数量大)的标准的情形下,毒品数量不可累积计算;行为人某次或者每次非法持有的毒品数量都达到了数量较大或者数量大的标准的情形下,毒品数量可以累积计算.对于代购毒品行为的认定,应从“不以牟利为目的”、“为他人代购”等角度加以把握,以准确认定由代购毒品而成立的非法持有毒品罪.  相似文献   

8.
毒品,死灰复燃1987年12月7日,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赋予了她不平凡的含义,把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不久后,联合国又发起“国际反滥用毒品10年(1991-2O00)”活动,主题是“一致反对共同的威胁”。然而进入70年代末,在世界范围毒品泛滥的影响下,一些贩毒分子利用我云南、广西漫长而天然屏障的边境地理环境进行过境贩毒活动,毒源主要来自缅甸、泰国、老挝交界的“金三角”地区,经中国销往海外。由于过境贩毒,导致中国直接受害,人打1早已陌生的毒品又幽灵般地出现,我国的禁毒工作在时隔30年后,重振旗鼓,向毒…  相似文献   

9.
詹勇 《社科纵横》2012,(1):48-50
对毒品犯罪的惩处一直存在重刑化倾向,应予适当修正。司法实务中认定运输毒品罪的既未遂标准不利于实现量刑均衡。运输毒品罪与非法持有毒品罪在具体适用时难以区分,可考虑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10.
申玉辉 《南亚研究》2012,(1):96-106
毒品问题对阿富汗战后重建及其国计民生的负面影响是长期的、根深蒂固的和难以消除的。阿富汗地方军阀和毒枭乃至政府、地方官员和警察在毒品问题中扮演着主要角色;美国在毒品产业中的利益以及侧重反恐的总体战略导致其在阿富汗毒品问题中起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塔利班在毒品活动中获益相对有限;恐怖主义与毒品问题之间的联系并非传统认为的那么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