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船山学刊》2009,(3):F0003-F0003
湖南长沙人,从事艺术创作工作达三十多年,本人擅长油画、水粉、雕塑。名字已载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美术家》、近年来创作多幅具有湖南风情的油画风景,深受各界人士好评。其中作品:《村落边的小溪》编人《中国风景油画》大型画册,并人选《中国风景油画展》,该作品曾在中央电视台“美术星空”栏目中予以报道。多幅作品曾先后在各种展览会上获奖。  相似文献   

2.
<正>张绍敦著《油画写意性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年版)一书,对原生于中国文化本源的"写意"在油画的时代风采和艺术语言、油画写意性的典范作品与当代油画写意性实践中所显现的主体倾向进行分析和考证,总结了油画艺术在发展过程中的规律,为现代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建立了理论基础。该书是作者多年油画艺术研究基础上的总结性著作,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一、研究对象明确,内容丰富有条理  相似文献   

3.
赵相云,朝鲜族,1947年2月29日生,吉林海龙人。北国书画社理事,中国神剑文学艺术学会学员,秦皇岛市美术协会会员。多年从事美术教学工作,曾任首钢长白机械厂子弟中学美术教师,首钢M工程美工设计师。现任秦皇岛市抚宁县南戴河富强里小区,专业从事油画创作。赵相云自幼酷爱绘画艺术,在多年的美术教学中,孜孜不倦于美术创作,其油画作品多次参加省、市级画展,并多次获奖,部分作品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他的油画《故乡的月》、《黄昏》.《童年》、《金秋》等十条幅作品被国外收藏家收藏,并收到国外美术弄的学术交流通知和个人…  相似文献   

4.
<正>高校油画教学是针对高校美术生所开设的一门课程,培养学生对于油画的认识、欣赏与创作能力。在20世纪,由于受多种外部原因的影响,高校油画教学少之又少。作为艺术培养的重要课程,高校油画教学在当今中国所受到的关注程度超过了历史上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戴士和的专著《写意油画教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紧密结合当前高校油画教学的发展状况与变革情形,从不同层面对写意油画教学进行了剖析,回答了油画与艺术、教学与成长等写意油画教学中容易遇上的问题,使人对写意油画教学有了新的认识、理解。  相似文献   

5.
厦门油画产业发展策略与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门油画产业已初具产业规模,但存在着定位低端、规划欠科学、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等发展危机.厦门油画产业应将目标定位于中高端油画产业上,打造品牌战略、推动产业升级、加大政府挟持力度,增强创新能力、实施创作与销售平台战略,形成良好的集群效应.  相似文献   

6.
马英民,男,1959年出生于内蒙自治区牙克石市,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2002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研究生班。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1988年油画《寻》参加全国林业美展:1995年中国画《烩》在中日友好交流展中获佳作奖,并被日本国收藏;  相似文献   

7.
油画民族化问题,是艺术民族化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提法的最早记载,见于董希文在《美术》1957年1月号上发表的文章《从中国绘画的毒现方法谈到油画的中国风格》。“油画民族化”的提出,一开始是画家们从实践的角库提的。人们只着眼了民族形式与民族风格的探索,比如在油画习作和创作中,注意采用中国绘画的形式,不重可变的光,而重不变的形,以线为核心,表现固有色等等,后来又进入到了一个多方面的理论探讨阶段,人们开始研讨民族化的可能性和关于具体方法的设想。 建国后至“文革’前关于“油画民族化”问题的讨论有三个方面的特点:1、坚持油画民族化的创作方向是大家的一致倾向。2、反对油画简单的中国画化。3、就如何理解和实  相似文献   

8.
安阳师专艺术科教师王宏剑的油画《奠基者》在“全国第六届美术作品展览”中获银牌奖。一九八四年《河南画报》第四期上发表、介绍了《奠基者》。建国三十六周年大庆时,中央电视台将《奠基者》同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一起,作为近年来的文艺成果进行了播展。  相似文献   

9.
画家李克家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入钻井前线,与石油工人交朋友,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用画笔表现石油工人的火热生活,先后创作了《周总理在大庆油田》(国画)、《石油魂》(油画)、《井台拼搏》(油画)、《抗洪保油》(油画)、《风雪无阻》(素描)、《在苏丹带徒》(国画)、《夺油》(国画)等作品,特别是《夺油》(国画),以凝重的主题,集中表现了为实现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的高科技新会战中大庆石油工人的“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0.
<正>姚尔畅的《油画材料与技法基础》(安徽美术出版社2018年版)是本详细介绍油画材料与技法知识的绘画工具书。全书共6章,涵盖油画材料与技法的理论介绍、国内常见油画颜料品牌及完整的色谱介绍;提供了实用的材料信息和制备方法表格,并针对具体油画作品进行材料与技法的解析;还详细介绍了国外颜料品牌的等级参考分类、颜料的色料成分及性能。另外,兼具评论属性,对国内外油画材料技法著作进行评鉴,提出了很多具有创见性的观点和看法。丰富的插图精彩纷呈,更加彰显了该书的艺术品格。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题材油画是21世纪的热门画题;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因而产生了一批极具黑土文化特色的农民题材油画,如郑艺的《凡心已炬》、杜晓东的《预约》等,这些作品是如何形成的?他们的艺术特色是什么?本文就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著名画家刘宇一教授创作的巨型油画《女娲之歌》,不久前在香港创下880万港元售价的新纪录。 油画的买主是香港商人陈建文。本身是一间钢铁公司主席的陈建文,打算将这幅属“冠军级”的中国当  相似文献   

13.
彭肜 《天府新论》2004,(2):143-144
近年来 ,中国现代美术史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在通史方面有张少侠、李小山的《中国现代绘画史》、阮荣春、胡光华的《中华民国美术史》、王伯敏的《中国美术通史·近现代部分》、苏里文的《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等。在专题方面则有朱伯雄、陈瑞林的《中国西画五十年》、陶咏白的《中国油画二百八十年》、刘新的《中国油画百年图史 184 0— 194 9》和林木的《2 0世纪中国画研究·现代部分》等。总起来看 ,这些研究成果为深入研究中国现代美术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但是 ,总观中国现代美术史研究的整体状况 ,我们还不能说它已经成为一个比…  相似文献   

14.
延边大学和韩国的全南大学结成姊妹友谊学校 ,其意义在于两校之间能进行多方面广泛的往来和交流 ,从中找到差距 ,完善自己。几年来美术专业之间 ,已经率先多次举办美术作品交流展和美术专业的学术研讨会 ,并互派了客座教授和留学生。几年的交往中着重对韩国的油画发展状况和油画教学进行考察、比较和思考。我们从中国人的视角去审视西方油画在中、韩两个社会背景完全不同的国度里植根、发展的情况以及体现在油画教学观念、意识、方法等方面的种种差异。油画基础与油画教学关系的比较与思考两国“油画基础观念”认识上有明显的不同。在我国主…  相似文献   

15.
具象或抽象艺术风格的油画作品可以采用不同的肌理效果来表现,同一类的画面肌理也可能表现具象或抽象风格的作品。文章从西方油画艺术演变的史学角度来进行分析,将具象写实油画、抽象表现性油画与笔触、材料所产生的肌理美相结合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李树榕 《阴山学刊》2008,21(5):43-46
蒙古族画家王延青主创515平方米的《蒙古历史油画长卷》可谓油画艺术“中国化”的一次关学尝试。要对蒙古历史、成吉思汗进行史学文本的造型转换,掌握并研究史料是价值立场的前提,价值立场是审美创造的前提,审美创造又是通过想象与结构来完成的。今天,在物质文化逐渐全球化的同时,怎样坚守“本土”精神文化的合理内核并兼容并蓄,显然是《长卷》美学探索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7.
许林涛  李貌 《天府新论》2005,(Z1):310-311
油画离不开油色,但不是单纯意义上用油色画的.油画离不开素描,但油画也不等于素描加上颜色.五百年来的油画历史,展现出它在色彩上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条件色的规律.这是传统油画色彩技巧的精华和特征.而条件色规律的第一个关键问题是色调问题.色调的提炼取舍,不是主观编造.正确的提炼取舍,必须能传达物象色调的精神.这就要做到准确、鲜明、生动、自然.  相似文献   

18.
曾玉美 《天府新论》2007,(Z1):243-244
写实油画一直是中国油画的主流,在中国油画发展历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中国当代写实油画已逐渐成熟,蓬勃发展,倍受人们的关注。2005年诞生了中国写实画派,写实油画家们的成为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的中坚力量,中国写实油画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吕斯百和常书鸿是甘肃油画创作和教育的开拓者,以后经过几代油画家的努力,甘肃油画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培养了大批人才。同时分析了甘肃油画所具有的地域性、民族性、反映时代性的三个特征并对其今后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只有按照艺术史总结出来的艺术发展规律为中国油画创作的渐近改良作出努力贡献 ,中国油画才会有健康长足的发展 ,才会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油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