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彪 《宿州学院学报》2012,27(11):56-58
用PLC和触摸屏作为主控器,设计了无纺布生产线控制系统,并给出了PLC控制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及现场调试的技术要求.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可行性,能够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水平,使无纺布生产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日前,我国首条集自动化、连续化为 一体的炒青绿茶初制清洁化生产线在安徽 省休宁县荣山茶厂组装成功。这是记者12 月6日从农业部948项目“炒青绿茶初制清 洁化生产线专家论证会”上获悉的。 在“安全、健康、卫生”的饮食理念 影响下,绿色食品正备受推崇。茶叶作为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线束生产线的全自动化、无人化,提高生产效率,课题组设计了一条适用于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的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首先,根据加工要求进行结构设计,实现全自动运行功能;其次,构建控制系统硬件平台并进行了控制系统的软件开发;最后,利用PCHMI工业组态控件设计人机交互界面,形成了以松下FP0HC32ET系列PLC为控制核心,可实现在线监控、故障处理、在线生产和生产工艺存储等功能为一体的自动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精度高、可靠性高、效率高和成本低的优点,可满足线束加工的控制需求,实现了生产线的无人化、自动化运行。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沥青粉碎生产线采用的继电器控制系统监控能力低、稳定性差和人工操作复杂等缺点,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基于PLC的沥青粉碎生产线控制系统。系统采用电流互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采集了粉碎机电机温度和电流信息,实现了电机过热保护和过载保护。根据PLC的工作特点,设计了整套控制线路和PLC程序,实现一键启动和关闭整条生产线;设计了基于触摸屏的友好的人机操作界面,实现了设备状态监控、内部参数设定和历史数据查询等功能。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提高了粉碎生产线的生产效率。该控制系统能有效降低粉碎系统的操作难度,提高粉碎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的电子产品高温老化室控制系统在进行电子产品高温老化过程中存在的温度控制灵敏度低,温度变化 速率难以控制,操作过程可视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CKey系统组态软件的电子产品高温老化室控制系统。设计 了基于PLC控制器的控制系统硬件结构,给出了电气控制线路图和PLC外部接线图;设计了基于SCKev系统组态软件 和AdvanTrol实时监控软件的现场控制组态界面。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可靠,温度控制精度高,温度变化速率 符合高温老化工艺的技术要求,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光纤元器件生产公司的现有人工生产线进行改造,结合实际需求和设计标准,采用PLC控制技术,设计了光纤件带帽自动线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自动上下料及自动焊接功能。设计的PLC控制系统操作简便,光纤带帽焊接件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7.
以交通道口信号灯控制系统的开发为例,论述了PLC、触摸屏仿真软件在控制系统开发中的应用。采用三菱公司的GX Developer软件编写PLC控制程序、GX Simulator仿真软件测试PLC控制程序、触摸屏软件GT Designer2设计人机对话窗口、触摸屏仿真软件GT Simulator2检验人机对话窗口,并将其与PLC程序连接,对整个控制系统进行联机通讯仿真。经实验证明,该虚拟仿真方法开发控制系统方便灵活、危险性低、可重复操作性强,不但能够大大地缩短系统研发周期,还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研发成本。可应用于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现代化企业的人员培训。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计算机和PLC控制技术的发展,中厚板生产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对于中厚板生产企业来说,要想使利润达到最大化,就必须实现低成本、高质量以及高成材率的指标。首先了解PLC在中厚板轧机中实现自动化控制的要点,针对西门子PLC、Profibus DP现场总线技术组成中厚板轧机的伺服控制系统,从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系统软件的设计、系统工艺的控制功能以及系统优化所实现的功能进行探讨和优势分析。  相似文献   

9.
自1982年以来,不少集体茶场管理体制发生变化,个人承包茶园较为普遍。鉴于承包者认识不一,多重栽培管理,抓鲜叶产量,对鲜叶加工,炒青绿茶初制的工艺要求不够重视,因此,所制炒青绿茶质量、等级均较低劣,影响炒青绿茶的销售和精加工,故提高炒青绿茶品质,已是茶园承包者作业的重要问题。在炒青绿茶初制中,究竟是什么问题影响其品质,又怎样去加以克服呢?我们认为有以下三个问题,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明清湖北茶叶及其生产分布梅莉一明清是中国茶叶生产、制茶技术继往开来的时期。明洪武M十四年(1391),朱元漳命罢龙团凤饼,改为“采芽以进”,开创了散茶的全盛时代。散茶的制作普遍改蒸为炒,炒青绿茶及其制作技术得到显著发展。与此相适应,饮茶方式由过去烹煮...  相似文献   

11.
FCS是由PLC发展而来的;而在另一些行业,FCS又是由DCS发展而来的,所以FCS与PLC及DCS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存在着本质的差异。本文试就PLC、DCS、FCS三大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差异作一分析,指出它们之间的渊源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天然橡胶干燥生产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以橡胶初加工自动化生产线为背景,设计了基于可编程序控 制器( PLC)的橡胶干燥生产卸胶工序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根据卸胶工序的工艺控制流程设计了电气元件布置图,给 出了多工作方式的编程思想,基于三菱PLC设计了其外部接线图、I/O地址分配、PLC顺序功能图等。仿真实验证明该 电气控制系统运行平稳,很好地满足了干燥生产卸胶工艺的自动控制要求。该设计方案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在实际天然 橡胶干燥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电线生产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电气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线电动机的转速不能很好的控制,以至于不能根据生产要求控制加工流程,原有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结合一个实验室实践项目,针对电线生产过程中电机调速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改进,着重对聚乙烯绝缘电线包皮生产线电机调速控制系统进行研究。该生产线电机调速采用PLC作为控制器,改进三相异步电动机调速控制系统,从而能根据需要控制生产线的生产流程。  相似文献   

14.
设计全自动弹簧床芯生产线可实现自动钢丝进料、自动加工床芯,大幅提高弹簧床芯生产效率.该生产线包括床垫弹簧自动卷绕装置、自动串簧装置、自动输送装置、自动串簧机及基于PLC可编程控制器自动控制系统.通过改进全自动床芯生产线的自动化工艺生产过程,采用机械机构与电气控制,实现钢丝自动卷成弹簧,自动弹簧送料到串簧机,然后上下同时串簧、组装,串簧钢丝自动切断、两端打结和自动堆料.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利用三菱可编程控制器编写的一个四层电梯的控制系统,利用MCGS组态软件制作人机对话界面,检验电梯PLC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实践证明,PLC可编程控制器和MCGS组态软件结合有利于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检测,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大部分纺纱企业在包装筒纱时,存在配质量、套袋费时费力等缺点,提出了筒纱包装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设 计了筒纱包装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包括上位机、主控制器和气阀驱动控制器等单元;采用伺服电机控制实现立体库精确转动以及平稳启停;设计 了模块间的通信方式及协议以保证控制系统稳定通信;采用分布式控制思想,设计了各模块的软件,包括主程序控制软件、立体库控制软件以及翻转机构控制软 件。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操作简单,可有效减少操作人员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特点。该系统能使筒纱包装实现智能化,适用于大部分纺纱企业。  相似文献   

17.
针对微型断路器装配过程中存在生产效率低、一致性差等缺点,提出了基于PLC控制器的微型断路壳上料控制系统。课题组设计了上料控制系统的机械结构,介绍了上料机构的组成和连接方式;采用伺服电机实现上料机构的精确控制;设计了上料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以及工作原理;采用以太网的通信方式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设计了控制系统的上位机显示界面。控制系统运行结果表明,断路壳上料机运行稳定、结构简单、成本低,有效提高了整个装配生产线的装配效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采用PLC+高速计数模块的液体灌装存在灌装效率低和灌装精度差的缺点,课题组分析研究了高效率和高精度液体灌装控制系统的方法原理和实现过程;基于FPGA控制芯片的高速以及并行处理的特点,通过对流量脉冲数据进行多路平行高速采集、滤波、计数和对比,实时控制多路灌装阀。再结合MCU的软件处理的灵活性,实现与HMI端的高效通信,能够实时进行数据交互。对液体灌装控制系统调试后,得到了平稳的流速曲线以及稳定的灌装量曲线。经过工业现场的使用和验证表明该控制系统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和灌装精度的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19.
介绍国产FB-2000DCS分散控制系统与锅炉过程控制实验装置整合的工业锅炉DCS控制系统,具体说明系统的组成、控制策略、基本配置和软件组态。  相似文献   

20.
文章提出了基于PLC的自动丝网印花机控制系统的设计的方案。该方案采用PLC做为核心控制器,采用变频通信技术控制异步电机的运行,完成对台板及刮刀的运动的控制,以及采用气动控制系统完成对网框的运动的控制,从而构建自动丝网印花机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