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第1代PET塑料瓶饮料热灌装机存在灌装控制系统简易、工艺不稳定、易发生料液渗漏的问题,使得产品质量不稳定,存在一定风险。笔者提出 一种基于传统热灌装系统的新控制系统和灌装通路优化方法:通过对灌装阀组设计增加新的卫生级气动控制模块,实现灌装工艺的时间变量控制;同时通过优化 分配器和排气管路结构,提高了灌装过程中排气通道的可靠性,消除了冷凝水回流对产品的污染。该改进方法实现了以少量的改造投入,有效提高了工艺稳定性 ,提高了产品的灌装质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采用PLC+高速计数模块的液体灌装存在灌装效率低和灌装精度差的缺点,课题组分析研究了高效率和高精度液体灌装控制系统的方法原理和实现过程;基于FPGA控制芯片的高速以及并行处理的特点,通过对流量脉冲数据进行多路平行高速采集、滤波、计数和对比,实时控制多路灌装阀。再结合MCU的软件处理的灵活性,实现与HMI端的高效通信,能够实时进行数据交互。对液体灌装控制系统调试后,得到了平稳的流速曲线以及稳定的灌装量曲线。经过工业现场的使用和验证表明该控制系统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和灌装精度的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3.
饮料生产过程中,料液从进料管输入灌装机,进料管处于静止状态,灌装机处于旋转状态,因此进料管的动态密封技术尤为重要。目前灌装机均采用“V”型密封圈实现进料管的动态密封,存在着密封圈易老化、使用寿命较短、不易更换、价格昂贵等问题。通过对动态密封技术的研究,作者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动态密封结构,采用弹簧结构,实现了进料管道的柔性动态连接,并将摩擦面转移到两只碳化硅密封圈处。经过实践表明,此项技术具有寿命长、易更换、造价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饮料灌装输送线的设计过程,研究建立面向饮料灌装输送线的数字化设计系统模型。该模型支持输送线、零部件各个设计层次的信息描述,支持灌装输送线各层次的设计过程,开发了饮料灌装输送线数字化设计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灌装输送线的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喷气织机的引纬性能,降低能耗,课题组设计了一种基于压电陶瓷驱动的高频喷射阀。首先对喷射阀的核心部件压电弯曲片的刚度性能做了仿真分析和理论验证;然后对压电陶瓷驱动型高频喷射阀进行FLUENT模拟仿真;最后利用MATLAB软件对压电驱动系统进行动态仿真,确认了合理的工作间隙,进而对喷射阀的结构进行了优化。模拟得到最佳工作参数:喷射阀进气口直径为4 mm,压电喷射阀的工作间隙为1.5 mm。设计的这种喷射阀响应时间相比传统电磁式喷射阀缩短了60%,大大降低了气能损耗。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页岩气钻采井口平板阀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性能特性.基于API 6A规范设计和平板阀的设计计算公式,该阀采用单阀板浮动阀座结构,使用液压作为阀门开关驱动力,并在阀板和阀座密封副上热喷涂硬质合金涂层,使其具有耐高压、耐磨损、密封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介绍现有射流管阀伺服系统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其气路等效桥路修正公式,讨论了射流管阀伺服控制系统的线性化分析方法,给出了气动伺服系统线性化关键参数——起始压力、压力增益和流量放大系数,在不同流动状态条件下的计算公式,同时给出了判断流动状态的准则,阀结构参数的函数。  相似文献   

8.
针对人工作业成本高及过程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设计了谷物进仓、灌装和封口过程的自动化设备。以PLC为 核心的控制系统统一指令实现谷物收割进仓、烘干出仓以及包装称量过程的自动化。利用栅板与弹簧、棘轮构成的动配 合实现稻屑分离;采用新型卡合结构完成谷物包装袋的封口。根据工作过程,确定该系统控制流程,最后对样机进行运 行稳定性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流水线能有效实现稻屑分离、撑袋、灌装、称质量和封口过程自动化。该流 水线设计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将直线电机置于井下,直接驱动柱塞泵举升原油,有利于提高系统效率和节能。根据直线电机抽油泵结构,结合柱塞和阀球运动模型,运用动网格技术和自编程UDF模块对Fluent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柱塞和阀球运动与流场的耦合求解。可以确定泵筒内任意计算时刻流场状态,揭示了柱塞往复运动过程中泵筒内部流场演化、阀球运动和流场特性。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为研究新型抽油泵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原有2D数字伺服阀存在加工困难等问题,文章设计了新型的通径12.5 mm 2D数字伺服阀。分析了12.5 mm通径斜槽型2D数字伺服阀的工作原理、结构特性,设计了斜槽型的导控机构,不仅方便加工,而且使伺服阀的整体 性能得到很大提高。在此基础上设计并搭建了实验平台,在21 MPa的系统压力下对阀进行静动态实验研究。实验结果 表明该阀的线性度约为4. 1%,滞环约为1.9%,不对称度为3.1%,零位泄露量为5.60 L.min-1导控级的零位泄漏量为 0. 64 L.min-l,频宽为175 Hz(对应25%额定流量)。较之同样级别的伺服阀具有更好的动静态特性,结构更加紧凑。  相似文献   

11.
深圳地铁5号线前海湾站位于填海区域,场地分布较厚的海积淤泥,具触变性、流变性和不均匀性,深基坑施工时空效应明显。以前海湾站施工为例,根据实际工程情况,选择开挖及支撑模型,分析基坑开挖引起的地层卸载变形规律以及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特征,通过三维数值计算,对前海湾站深基坑的时空效应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前海湾站软土深基坑开挖作业工序的优化对策,可为类似的海积软土地层深基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餐饮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餐饮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入手,提出为了实现高职高专对餐饮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必须构建新的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改革其教学体系、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体系等,以适应社会对高等技术应用型餐饮管理人才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药浸膏微波真空干燥设备工作时出现的封板反复变形及旋转轴与封板连接处气体泄漏的问题,文章基于 ANSYS的手段和理论分析,设计了旋转轴支撑方式的封板以及旋转密封与平面密封相结合的密封方式,优化了中药浸 膏微波真空干燥罐体的结构。改进后的设备结构受力均匀,最大应力发生在封板近中央处,封板的变形及设备漏气的问 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优化设计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为一平缓的西倾单斜,通常认为长2油藏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沉积相和优质储层控制,构造、裂缝等其他地质因素作用较弱。对陕北斜坡东部蟠龙油田长2油层组油气富集主控因素的研究表明,蟠龙油田长2油藏的形成和富集受沉积相带和优质储层、鼻状隆起背景、区域盖层与局部盖层、运移通道等多种因素控制,其中,鼻状隆起与局部盖层对长2油藏意义更为突出,鼻状隆起的围斜部位油藏最为富集,而局部盖层拓展了油层纵向分布范围。长2油藏类型复杂多样,除岩性油藏以外,以构造-岩性为主的复合油藏是该区长2油藏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5.
对压裂泵柱塞密封副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有限元法对密封圈进行了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密封圈的材料和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采用26型氟橡胶和填充聚四氟乙烯两种材料制造密封圈,并且交互排列组合在一起使用;密封圈唇部夹角为90°增至114°;通过磨损试验,对柱塞表面强化材料进行了筛选,制订了相应的强化工艺。柱塞表面强化方法为喷焊处理,喷焊材料为PHNi60A+15%WC。现场使用证明,改进后的柱塞密封副使用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桶装水灌装生产线中灌装机产能较低、产品适应能力差的缺点,提出了能够适用于19升、17升、11升等多种桶型的高速柔性化灌装机的设计方案。灌装机的灌装头采用气动比例调节阀搭配传感器进行闭环控制,使得灌装液位精确,减少液体飞溅;进瓶装置采用星轮拨爪和由伺服电机驱动的链条传动装置联动的方式,实现水桶的精准拉距,实现多种瓶型快速切换的功能;瓶盖输送机构,结合盖子杀菌柜,实现在线杀菌功能,安全可靠。应用结果表明文章的设计能改善原有桶装水灌装机柔性差、速度慢、可靠性低的现状。优化设计的桶装水灌装机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7.
为了优化旁路系统减压阀阀体结构以提升其在高参数工况下的安全性能,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某高压旁路系 统减压阀承压热冲击强度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获得了在瞬态和稳态工况下阀体的温度场与应力场的分布情况及其变 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开启工况下,阀体应力经历先增大后减小直至稳定的变化过程,395 s时综合应力值达到最大值 131.3 MPa;稳态工况下,最大综合应力值出现于第1级孔板前的位置,数值为96. 597 MPa。由此可得结论:减压阀瞬态 工况为危险工况,温差应力占主导地位。阀体设计中应避免阀体壁厚突变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余热固体吸附式制冷管.该种制冷管无节流装置、无运动部件、结构简单、强度较高,且每根管子自成一个完整独立的制冷系统,所以其密封性好、使用方便;研究了在吸附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制冷剂(吸附质)充注量对制冷管性能的影响。由于该种制冷管的性能跟外部环境参数具有较强的耦合性,本文就热源温度、环境温度、风速和环境空气湿度等参数对其最低制冷温度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采用的工质对为13X沸石分子筛-水.  相似文献   

19.
由于构造和气候因素的差异,江汉盆地沙市组的上段和下段具有不同的沉积充填特征。沙市沉积早期为弱断陷构造背景,湖盆彼此分隔闭塞,受中、亚热带干旱气候影响,在断陷区形成盐湖相蒸发岩充填,表现为浓缩型沉积序列特征;沙市晚期为拗陷型构造背景,盆地持续下降,湖盆范围扩大,湖水逐渐淡化,形成三角洲—咸水湖相充填,表现为淡化型沉积序列特征。盆地的沉积充填特征控制了蒸发岩地层生、储、盖等成藏要素的差异,表现为不同的油气成藏模式。浓缩型沉积序列的蒸发岩及盐间泥岩提供了烃源岩条件,盐间的膏岩、泥岩提供储层条件,蒸发岩提供盖层条件,为盐间非砂岩油气成藏模式;淡化型沉积序列的湖相泥岩及前三角洲泥岩提供烃源岩条件,三角洲前缘各微相砂体提供储层条件,蒸发岩提供盖层条件,为盐下砂岩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F4.8型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改用R22工质后热力过程的计算机模拟,获得气阀结构参数对压缩机热力性能的影响数据,并对气阀结构和排气压力过高影响压缩机启动等问题提出改进方案。试验和实际运行效果很好,可供制造厂和使用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