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儿童时期的营养至关重要,营养良好的儿童,其生长发育和各种能力会更好。营养学者指出:吃得“好”不一定吃得“对”,营养的误区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误区1:吃什么,孩子说了算很多家庭在孩子吃的问题上都表现为:吃多少、何时吃,家长说了算;吃什么,孩子说了算。研究表明,儿童应该按需喂养。因为  相似文献   

2.
“蓝月亮洗手液”杯儿童家庭绘画大赛为了向广大儿童及家庭普及科学实用的健康知识,自2006年3月起,由“心系好儿童”活动组委会主办,广州蓝月亮有限公司协办的争当健康小天使——“蓝月亮洗手液”杯儿童家庭绘画大赛活动将在全国22个城市的100万学龄前儿童家庭中开展,活动通过“家长读、孩子涂、家长孩子一起画”的亲子互动形式,从儿童入手,带动家庭  相似文献   

3.
上海地区儿童权利家庭保护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地区儿童、家长、儿童教师进行儿童权利家庭保护问卷调查,来探讨当前上海地区儿童权利的家庭保护状况与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总体上,上海地区的家长与儿童对儿童权利受到保护的感知存在一致性,都认为儿童权利受到了较好保护,但在一致的基础上,对具体权利的感知上,儿童与家长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2.上海地区儿童自我保护意识较高,对《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身哪些权利受到保护以及如何保护自身的权利都比较了解。3.儿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家长保护儿童权利的意识可能是影响儿童权利保护现状的主要因素。它们显著影响着儿童各个层面权利保护的现状。4.儿童性别、儿童年龄、家庭结构、是否独生子女等客观因素,对儿童与家长对儿童保护权利的感知都存在不同的影响,具有不确定的因素。家长性别、家长文化、经济收入水平仅仅影响家长对儿童权利保护的感知。5.在儿童享有的权利中,参与权受到的保护状况只受儿童性别的影响,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儿童与家长对此项权利的衡量标准可能具有一致性。6.家长对孩子在学校教育权的关心只是出于自己是否关心孩子的成绩,而不是家长意识到这是儿童应该享有的权力。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当孩子成为商品,花儿般的童年被扼杀了。他们中间许多人被迫流浪乞讨,卖艺卖花,肢体遭受残害,性格遭遇扭曲。在缺少教育和关爱的恶劣环境中,往往形成游离于社会秩序之外的丐帮、黑恶势力,对社会稳定构成潜在的威胁。当孩子成为商品,受害家庭的幸福生活从此被打破。失踪儿童的家长不仅承受失子煎熬,还在寻子路上饱受艰辛。家庭为此债台高筑,支离破碎。缺乏有效的寻找救助机制,家长自发组成的联盟,很容易成为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上海卢湾区0—3岁流动儿童家长的普查,本文对0-3岁流动儿童这一最年幼的流动人口群体的生存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0—3岁流动儿童父亲的教育背景与社会经济地位都较弱;其父母在照顾孩子方面往往得不到一般父母所能获得的来自家庭或邻里的社区支持,所能获得的公共服务相对有限,难以有效平衡工作与家庭的美系.本文的最后对保障0—3岁流动儿童权益提出了政策王聿议.  相似文献   

6.
目前,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文化偏低,缺乏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的家长认为“树大自直”,对孩子的事不管不问;有的家长认为自己是个“大老粗”,大字不识几个,无法教育自己的孩子;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上幼儿园就是吃好玩好,安全就好,。农村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比城镇家长低,部分家长只顾着挣钱,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较缺乏,对幼儿园的教育更是不理解不注重。教师想要培养好孩子就需要家长的配合,但在农村想家长配合你的工作谈何容易。怎样才能让农村的家长理解幼儿园的教育呢?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教师,每天的工作除了要面向幼儿之外,还要面向家长。我在农村幼儿园进行调研了3个月,对与农村的家长沟通有了一些总结,现和大家分享一下。  相似文献   

7.
东莞市虎门镇新湾社区有1700多户家庭从事海上作业,由于家长们长时间出海捕鱼,与子女缺乏沟通,。导致对子女的关怀和家庭功能缺失,引发了青少年孤独、敏感、逃学等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为填补教育的不足,东莞市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了“渔区留守儿童、青少年军营成长之旅”,通过“勋章激励机制”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提升安全感。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孤残儿童的收养主要依靠政府兴办的福利机构,在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大趋势下,让孤残儿童回归家庭的家庭寄养方式逐渐显露出优势,是孤残儿童养育方式更加人性化的进步. 广东省中山市儿童福利院有孤残儿童约600人,其中200多名是有寄养需求的孩子,大部分是中轻度残疾,包括一些先天性心脏病、有轻微智障等生活能够自理的孩子,其中近150名儿童已委托在家庭中养育.2009年开始,中山市儿童福利院与中山市益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合作,开展寄养家庭社会工作服务,希望通过社工的介入,在家长照顾技巧、亲子关系、寄养儿童成长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引导寄养家庭家长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给予及时的情感支持和感情投入,让孩子在重新组建的家庭环境中能够安全、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9.
如今的父母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然而,由于家长们缺乏早期教育和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所以在这方面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缺乏科学性、合理性,致使有些家庭的早期教育步入了误区——有些家长迷信什么“快速培养”、“神童方案”、“成才秘诀”等不科学的教育观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几乎成了家教名言。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对于儿童的早期教育,家长们应注意哪些问题?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茅于燕教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谈了自己的看法。专家访谈:记者问(以下简称问):许多家长一心想让孩子成才,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上倾…  相似文献   

10.
在当下的幼儿家庭中,部分家长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倾向,不能就孩子的教育进行良好引导,这为当下儿童的成长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导致孩子出现诸多成长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如何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解决,树立幼儿家庭德育理念,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成为本案探究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