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我国20世纪以来的古代神话研究中,图腾学说以其新颖的理论工具的性质而深受学者关注,在研究实践中得到较多运用;以至在有的论著中,图腾学说几乎成为诠释神话文本的万能钥匙。文中以禹娶涂山女神话与纬书感生神话为例的详细分析足以说明,我们应当慎用图腾学说诠释古代神话。在神话研究中,导致过当运用图腾学说的首要原因是单线进化论的影响;其次,对神话概念的理解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研究实践中,我们应注意古代神话产生与所处的具体历史环境,并将其作为展开研究的一个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神话中西王母所居的昆仑山,是古代神话叙事中令人向望的神仙境界。论文对西王母崇拜在中国社会的影响、道教神仙系谱中女神西王母形象的建构、昆仑文化与西王母神话的内涵进行详细考察,认为西王母神话是昆仑山文化的要素之一,更与中国道教的神仙信仰密切相关。中国古代西王母神话与昆仑山神仙境界说,在道教神仙信仰的建构中具有重要启示作用,道教女神西王母与昆仑山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关联。  相似文献   

3.
张丽 《齐鲁学刊》2003,(3):133-137
希伯来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系统。希伯来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在关于宇宙起源、人类起源、文化起源、洪水灾难等神话题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 ,也在形与神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希伯来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的特殊思维方式 ,显示出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4.
神话不仅是人类对神界的想像,也是对自己所处的并非完满的社会加以理想化的结果。虽然神话所反映的时间因政治或宗教的目的被确定在遥远的过去或将来,其内容是社会现实的一种间接的反映。古代埃及人创作了关于神与人相结合而生育王位继承人的神话,而古代以色列人则构思了关于上帝给那些不能生育的以色列先祖男性后代的神话。初看上去,两种神话似乎大同小异。不过,假如我们考察古代埃及和古代以色列差别巨大的地理和社会环境,并且把两种神话放在它们所产生的历史背景中加以分析,我们就能够看到两个民族的神话所折射的神与人和男人与女人之间不同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古代神话的形象和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古代,英雄神话远远多于自然神话。原始的宗教和社会的嬗变,地域的辽阔和习俗的差异,使我国古代神话形象具有千姿百态的风采。这些神话人物,功高盖世而完美无缺,形象伟岸而性格平面。在典型形象的塑造上,留下的创作经验是多方面的。我国古代神话形象的思想生命和艺术魅力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神话的历史化及其背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较于西方神话,中国古代神话更多地经历了历史化的进程,带上了浓厚的历史色彩。本文旨在展现中国古代神话的历史化面貌,并剖析在神话历史化变化的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神话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区域性,不同的民族或国家都有自己所理解的神话含义。上古神话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最原始的、最基础的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因此,可以说神话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历史和文化的缩影。通过对中日神话的比较研究,考察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内涵,使我们在中日交往过程中能够知己知彼。  相似文献   

8.
顾颉刚先生对中国神话学的巨大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颉刚先生除史学研究贡献外,也是神话学研究方面的 拓荒者。他对中国古代神话体系的构建,对中国古代神话系统的独特把握,对神话本质特征 的深刻揭示,以及在肯定神话历史化、揭示神话的演变和流传过程等方面,均取得了杰出成 就。  相似文献   

9.
孔子是中国的文化伟人 ,神话的幽灵一直纠缠着孔子。孔子生前 ,有关他的神话已经不少 ,孔子死后 ,种种神话更是层出不穷 ,从而使孔子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中最大的神话。近代以来 ,儒学官学地位的消失并未阻止孔子继续被神话的历史惯性 ,时至今日 ,孔子依然是一个神话。  相似文献   

10.
古代神话创作存在着现实性因素,即神话是在一定社会现实和一定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它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社会并展示出一种超前的现实图景,神话的内容为该时代的大部分人作为一种活的观实去看待。说古代神话“不是欣赏的对象而是信条”、“神话不是艺术”,是不正确的,神话具有鲜活的艺术性和丰厚的审美价值,它的艺术魅力从其流传的过程中,从自身的创作过程中,从神话所独具的形象性之中显露出来,不容忽视和抹杀。神话还具有理想性因素,它是神话创作的原动力,它借助神话加以展观,它为后世现实不断证明,它被后世文学特别是科幻文学所承袭,神话消亡了,伟大理想永存!  相似文献   

11.
盘古兄妹造人是与古代神话同母题的故事,在豫南分布广泛,其多种多样的讲法主要有六种情节模式。在这些故事中,捏泥人是盘古兄妹造人的主要方式,泥土是造人的主要材料。用泥土造人在中国乃至于世界神话中都带有一定普遍性,这应与古代人类在生活中形成的对泥土的依赖性有关。豫南盘古兄妹造人故事被纳入到中原神话之中,但这些故事的神圣性、仪式性已经淡漠,只能算作广义神话。中原神话研究存在着把狭义神话的理论套用到广义神话上去的问题,这种理论错位带来的问题必须正视。  相似文献   

12.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古代神话与传说,是先民创制汉字的主要材料。将古代神话传说融入汉字也是先民的创举。既然如此,这些汉字就可作为研究神话及古代传说的不可或缺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自身影响力,宣传神仙信仰及长生不死,仙话在发展过程中有意识地对神话进行改造、借用,使古代神话出现仙话化的趋势。神话仙话化是中国古代神话独有的发展特征,其发展过程漫长,与神仙思想的发展关系密切。神话与仙话相似的思维方式以及对宇宙、自然、灵魂的相同认识与观念是神话仙话化的前提基础。神话仙话化是价值观的觉醒与改变、方士集团的鼓吹与宣传、帝王的崇信与践行、对神话历史化的对抗与反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神话仙话化使仙话得以广泛传播、巩固与发展,同时也使神话得以丰富、充实、保存与流传。  相似文献   

14.
杨柳 《理论界》2007,(4):184-185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生命广泛存在,万物可以互通互感;人物往往要经历劫难才能得以复生,实现原有生命在形体上或精神上的升华。古代神话生命观在《红楼梦》的整体模式、情节设计、人物形象等方面都有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前些时候读叶舒宪先生的《诗经的文化阐释》,收益不浅。该书视野开阔,材料丰富,对不少问题的解释令人耳目一新。近读其《中国神话哲学》,却觉得对有些问题的阐释未免轻率和武断。一《中国神话哲学》一书,从中国古代的神话中探究其哲学意蕴。为了研究我国古代神话的本...  相似文献   

16.
神话基于现实生活,并非出自于人类头脑中的空想。它是从劳动中产生出来的,在一定程度上是某种现状的真实反映。透过神话了解古代文化,也透析一种实在。古代中国和希腊神话中女性的形象存在较多差异,通过比较研究对于揭示女性社会地位的不同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神话研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在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一些著作中已有所体现,秦汉时期的一些史学、经学著作的研究成就,表现出我国古代神话学的文化品格,典型地体现出对经学、史学、文学等人文学科的依附。这种依附性沿袭了千百年,形成我国古代神话学的重要传统。...  相似文献   

18.
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语言艺术,是我国文学发展的土壤。它对后代文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着重对中国神话的概况、神话的产生、神话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等问题作简略的论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作了许多优美动人的神话,可惜在流传过程中已大量失散了,现在从一些古籍著作中仍记述了不少神话材料。我国的古籍中保存神话材料最多的有《山海经》、《淮南子》、《楚辞》、《庄子》、《列子》、《穆天子传》、《国语》、《左传》、《论衡》、《述异记》、《三五历记》、《风俗通义》等著作。《山  相似文献   

19.
张文杰 《江淮论坛》2006,(3):149-155
本文将中国古代零碎片断的悲剧神话与古希腊悲剧神话略加比较,旨在阐明中国古代神话的悲剧意识、悲剧性特征,以及这种悲剧精神在华夏民族文化心理与文人志士道德人格中的积淀与渗透,从而更加深刻地把握它对中国后来文学艺术创造和审美幻化思维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最典型的人物形象之一,女娲生殖、生育的内容也是女娲神话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考古发掘的先秦及秦汉时期的考古材料与文献对女娲生育、生殖的内容多有记载或反映,女娲神话的史学价值不断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