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朱马拜·比拉勒是当代新疆著名的哈萨克族作家,其文学创作深受本民族传统文化与汉文化的双重滋养,形成了多元文化融合语境下特有的思维特质与创作心理。对其作品的研究,多数研究者倾心于作品中浑然天成的民族精神及文化内涵的挖掘分析,鲜有人关注隐匿在文字深处的自然镜像。草原之子的朱马拜,对隐匿在文字深处的自然关切是其潜在生态意识的一种自觉写作,是动物叙事视角、民族命运与文化以及人性深处的生态自觉为切入点,围绕作品中关于"人"和"物"的不同叙述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2.
西部自然生态环境的表现是当代西部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当代西部生态诗歌以积极的态度肯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强烈的忧患意识与危机感中批判现代文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表达对绿色生态环境重建的渴望与吁求.西部诗歌中生态主题的表现对当代诗歌创作及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几位中国当代表现主义画家和日本表现主义画家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对中日表现主义绘画作品及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异同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地域国度,画出的作品画面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却完全反应了作者各自不同的的心态和追求;画面的视觉效果,所表现出来的形象往往都隐喻了画家矛盾的心里。  相似文献   

4.
以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环保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指标"(试行)为蓝本,结合中共十八大报告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阐述,从"三个发展",即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论视角提出了一个由4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组成的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量化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所得出的量化评估结果做了比较与理论分析,得出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呈现为不同的阶段性模式或阶段性,即从一种低水平的均衡或不均衡逐渐向一种较高水平的不均衡或均衡方向发展,但也非常明显的是,即便在同一个集团内部,更多的个例属于一种3个主要指标表现不一致的非均衡状况,且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中至少同样重要的2个维度是共同性与多样性。而从可获得的数据及其比较结果来看,并不明朗或乐观的是,经济社会生态化方面的努力,究竟能在何种程度上带来人们所期望的生态健康和环境宜居改善。  相似文献   

5.
《源流》2011,(19):58-60
改革开放以来,平远人民艰苦创业,锐意进取,谱写了平远改革发展的新篇章。"十一五"时期,平远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县人民,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生态经济发展之路,科学应对了煤矿关闭、木业整治、落后产能淘汰和金融危机、特大自然灾害等困难和问题,集全县之力攻项目、优结构、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全县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7.72亿元增至35.2亿元。"十一五"时期平远思想观念大解放,经济发展大跨越,民生事业大改善,县城格局得到了根本改变,是平远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时期之一。今年以来,平远以生态经济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深化生态经济县、文化先进县、安康和谐县"三大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文学中的生态书写是对生态危机的反映,也是对生态危机发生根源的一种探索与反思。陕西当代文学中,涌现了像贾平凹、叶广芩和红柯等以生态叙事为主题进行文学创作的作家。他们的作品以生态为视角反思现代城市化进程对乡土文明的冲击与挤压,在动物伦理叙事中展开对人类片面主体性的批判,以崇尚自然、敬畏神性为药方来救治现代人精神世界的焦虑、压抑,为世俗人性招魂。现代性反思成为了陕西当代文学生态书写的主调。  相似文献   

7.
"乌金"与"淘客",这两个怪诞称谓的组合,是画家顾天龙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给自己系列新作品的命名——"乌金淘客"诙谐而点睛。在这一系列作品中画家营造出颇具仪式感的场景气氛,同时与惯用的现实主义绘画技法相配合,赋予"煤"和"洗煤者"新的象征意义,令人耳目一新。顾天龙一向回避宏大叙事,而执着于对典型人物和典型场景的刻画,在借...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积极主张环境是发展的"生命线";生态也是生产力;人是自然中多种角色的复合体。同时生态文明以生态自然观为理论基础,实现了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是对自然权利的一种理性回归。因而,生态文明使发展理念有了质上的提高,成就了对传统发展理念的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西藏当代绘画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和强烈的时代特性。从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视角来看,其关学特征主要通过画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材料技法、造型程式和创作理念等方面加以表现,文化特征主要通过绘画作品对高原游牧文化、藏传佛教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文化的视觉表述得到呈现。西藏当代绘画艺术以其浓郁的地方性特色,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成为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彰显文化多样性的例证。  相似文献   

10.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发展是解决中国各种问题的关键。代价与发展密不可分,人们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过程中要理智对待代价问题,要坚持低代价发展原则。环境问题是发展代价的重要表现之一。关注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和推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建设生态文明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