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德彪西是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独特的音乐思维及音乐语言激发了人们对音乐的无限遐想,他富有创意、新颖的钢琴作品开了钢琴音乐的一代新风小型化的音乐主题、色彩奇特的和声、千变万化的织体和营造出的朦胧、飘逸、如梦幻般的音响效果,唤起了人们主观的瞬间感受,体现了浓郁的印象主义音乐特征和德彪西固有的个性其钢琴音乐艺术的风格特征表现在,音响效果朦胧,音色绚丽多彩、层次清晰,音乐个性鲜明而独特  相似文献   

2.
德彪西音乐的美学基础是写意美学。《月光》是一首恬静安谧、朦胧优美、富有幻想性的抒情小品。乐曲具有单三部曲结构的主要特征。和声材料是三度结构的传统和弦。弹奏时要竭力营造出梦幻般闪烁出光与色彩 ,具有迷蒙效果的艺术氛围  相似文献   

3.
德彪西是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奠基人,他打破传统音乐的惯用模式,以一种全新的思想和技法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音乐世界,从而揭开了近现代音乐运动的序幕.本文从他第一部有代表性的印象主义作品<牧神午后>入手,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总结了德彪西的音乐艺术特征,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4.
印象主义音乐兴起于欧洲19世纪末是一种新的艺术文化。德彪西作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创造者,他的音乐作品偏爱复调性和多声部线条,运用新颖的和声,将浪漫音乐的伤感融入到法国独特的“情感反应”当中。它的技巧在于改变了传统的和声体系的韵律化,营造出独特、微妙的氛围。本文主要介绍了德彪西的音乐作品和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的曲式思维以及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作为印象主义音乐的重要作曲家德彪西是西方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位重要改革者,他在继承传统音乐的基础上所开辟的独特音乐风格,直接影响了20世纪的音乐创作。在他晚年的音乐创作里,出现了偏离印象主义音乐风格、初现新古典主义音乐特征萌芽的迹象,这对后来的斯特拉文斯基真正形成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1】因此,对德彪西晚期音乐创作进行深入研究,对于研究新古典主义音乐乃至20世纪的音乐创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选择以德彪西晚期钢琴作品《白与黑》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其音乐结构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初步揭示出德彪西晚期音乐创作出现的新古典主义音乐特征。  相似文献   

6.
论歌剧声乐文化艺术的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剧是综合音乐、戏剧、诗歌、舞蹈等艺术,以歌唱为主的音乐戏剧形式。由于歌剧的综合美感与声乐演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歌剧又被称为歌唱的戏剧、声乐的戏剧。本文首先阐述了歌剧中声乐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体裁,进而探讨了歌剧演唱与歌剧“综合美”的关系,以期读者从歌剧声乐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对歌剧声乐艺术的审美。  相似文献   

7.
音乐家柴科夫斯基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创作思想及其作品带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及民族精神。《奥涅金》是柴科夫斯基歌剧类作品中的杰作,同时也是俄罗斯歌剧史中的一块瑰宝,它既是俄国音乐在世界音乐中价值的体现,也是柴科夫斯基本人歌剧审美特点的总结。  相似文献   

8.
克劳德·德彪西是世纪之交欧洲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由于德彪西的音乐十分强调个人的感性体验,因此,他的音乐创作往往是遵循自己的感觉规律、根据色彩学原理、重视丰富细致的音色变化和感官"印象"的结果。尤其是在他的调式、调性手法中所体现出来的音响色彩艺术特征、个性化的美学理念以及对音乐创作技术的大胆革新,成为更深一层认知、分析德彪西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歌剧音乐的美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剧作为西欧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情节化,人物化,性格化的美学特征,分析了歌剧音乐是全声乐体裁,全器乐体裁和歌舞结合的音乐特征,阐述了歌剧是具有很强文学性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由于“马拉美星期二”①的影响以及对音乐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的不断探索,德彪西在音乐领域中创立了一种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在音乐史上,德彪西不仅是以作曲家、钢琴家的声誉名垂史册,而且在音乐评论方面也显出具有较高的才能.《克罗士先生——一个反对音乐行家的人》一书收集了德多西的音乐评论短文三十六篇.通观此书,我们可窥见德彪西美学见解的一个概貌.德彪西的美学思想涉及到了音乐艺术的诸多方面,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从“形式与内容”,“艺术美与现实美”,“审美感受”以及“印象主义美学原则在音乐中表现”这几个方面去评论.  相似文献   

11.
继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之后 ,德彪西开创了印象派音乐 ,并将其推向辉煌。钢琴曲《月光》和管弦乐合奏曲《牧神午后》是德彪西的两部代表作品 ,也印载着印象主义音乐的形成及其审美依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的钢琴音乐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的代表作曲家主要有德彪西、拉威尔、巴托克等,后期的代表作曲家主要有斯托克豪森、梅西安、凯奇等.20世纪的钢琴音乐已经成为可与古典钢琴艺术相提并论的钢琴艺术,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高师音乐院系中开设“20世纪钢琴音乐鉴赏”课,不但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了解世界音乐文化、开阔视野,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音乐创作能力,从而为他们以后的钢琴演奏及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对威尔第歌剧音乐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性进行分析,探究作为歌剧史上划时代的歌剧大师所展现的艺术特性.以歌剧<奥赛罗>中第二主人公雅戈这一反面人物作为研究对象,以雅戈在歌剧中的音乐作为载体,从音乐主体、曲式结构、和声色彩等方面的分析入手,从中找到歌剧艺术在其创作和舞台演绎过程中的艺术"经脉",为今天的歌剧艺术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与作文》2010,(1):24-31
有人称德彪西是印象派作曲家,将他的音乐与莫奈(1840-1926)、雷诺阿(1841—1919)的画作比较。也有人称德彪西是象征派作曲家,运用声音激发听者心中的感受与情感,这正像象征派诗人如波德莱尔、魏尔兰等运用文字的手法。  相似文献   

15.
歌剧<图兰多特>是西方人心目中东方古国的文化体现.本文通过对普契尼<图兰多特>的故事内容、背景以及具有东方情调的江苏民歌<茉莉花>音乐素材的应用来分析经典歌剧<图兰多特>对东西方音乐文化不可磨灭的艺术价值.体现国际文化相互交融,跨越民族的审美改变着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16.
本文拟从踏板的表现作用着手,结合德彪西钢琴音乐的风格、钢琴音乐创作及作品,论述德彪西钢琴作品的踏板运用技巧。  相似文献   

17.
德彪西的音乐是印象主义的理想在音乐中的反映,他的音乐更注重和声的音响色彩,而不是鲜明的和声功能。《夜曲》是德彪西很有代表的管弦乐作品,其中的第三乐章《美人鱼》更是把印象派音乐的特点表现得极为充分。  相似文献   

18.
歌剧的序曲和终曲音乐之优劣对一部歌剧的成功至关重要。《阿美姑娘》 剧序幕和终曲音乐使用了清晰、直观较完整的内容和形式相结合起到了概括全剧主题思想之作用, 奠定了全剧悲壮之风格基调: 而终曲音乐则又将戏剧主题进一步升华  相似文献   

19.
中国歌剧事业如何走出低谷的几点思考徐平歌剧是集文学、音乐、舞蹈、戏剧于一身的既古老又年轻的一种艺术。说其古老,是因为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类似于歌剧性质的众人伴唱,尽管那只是歌剧艺术的雏形;真正称得上较完美的音乐戏剧的歌剧,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  相似文献   

20.
中国歌剧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既融合了西洋歌剧的要素,又融合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要素,需要得到传承和发展。那么,音乐教学是一个很好的传承载体。中国歌剧在音乐教学中传承,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载体,同时在使中国歌剧走向世界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中国歌剧在音乐教学中传承,在其传授者、传授途径、传授环境和传授者中需具备一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