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9·11”后中美反恐反扩散合作使中美关系明显改善。但是,由于“9·11”后美国实施“高调反恐反扩散和低调遏制潜在敌人”的对外战略,打着反恐反扩散的旗号谋求全球霸权,因此中美在人权问题与台湾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和在军控与地缘战略领域的深刻矛盾依旧,美国在反恐反扩散的同时继续强化“以台制华”战略,企图通过与中国的“强硬接触和有限合作”遏制中国崛起和把中国纳入其主导的世界秩序。所以,“9·11”后中美关系的改善基本上是小布什上台后中美关系急剧恶化之后的恢复性改善,并没有发展到30余年来的最好状态。  相似文献   

2.
乔治·华盛顿,美国的开国总统,他半生戎马倥偬,赢得美国独立,首创民主共和,是全世界民主的典范,成为各国人民千秋仰慕的理想人物。孙中山对华盛顿感佩良深,誓言在中国“革命成功之日,效法美国选举总统,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相似文献   

3.
美国总统布什将在 2 0 0 2年秋向国会提交其上台以来的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正式公布向恐怖分子和敌对国家发动的“先发制人”战略 ,这一新战略标志美国战略思维将发生重大变化。本文探讨“先发制人”战略的形成过程及其概念初步界定 ,并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考察了影响“先发制人”战略形成因素。文章认为 ,“先发制人”战略一旦实施 ,将对美国安全战略和国际秩序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9·11”事件的根源在于现代性本身,其实质是;在全球化进程中,两种极端文化价值普遍主义之间的严重对抗,面对全球化趋势和世界的多元文化共处这个事实,走出“9·11”事件所反映的人类面临的困境,全球联邦的构想有着特别的价值。当务之急是,加强各民族国家,各文明,宗教之间的平等交往与对话,努力推进现代文化及其制度的创新,最大程度地实现社会公正和全球公正。  相似文献   

5.
“九·一八”事变前夕,张学良向南京政府提出了“武力确保东北”的主张,但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明令张学良对日采取“不抵抗政策”。“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张学良对事变的处理先后经历了“与日本政府交涉解决”、“依国联公理解决”两个阶段。然而,随着日军对东北侵略的不断扩大及对日本政府和国联幻想的破灭,张学良对事变的处理又回到了“武力解决”一途。但由于蒋介石对中继续推行其“不抵抗政策”,张学良在向蒋求战不成、求授不得的情形下,被迫下野出洋。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中始终未能突破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篱樊,其根本原因在于受“抗日须全国一致”(实质上是主张由南京政府统一领导抗日)思想的束缚。  相似文献   

6.
《豳风·鸱鹗》中“我”所指对象为谁,自《毛诗》至今历来有不同的看法,这也影响到对整首诗的理解。从《尚书·金滕》的创作年代来看,则排除“我”为周公之可能性;从鸱鹗为恶性鸟来看,则“我”非指鸱鹗。《豳风·鸱鹗》应是一首禽言诗,“我”实则指鹞鹅一类小乌。后人受《毛诗》影响,误以鸱鹗为鹞鹅,以讹传讹,遂有诸种误解。  相似文献   

7.
张凯 《今日南国》2006,(16):13-13
由美国威达投资管理公司与广西凤凰绿都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联合投资的大型文化产业项目“蓝夜·西雅图”预计年内将试业迎宾。“蓝夜·西雅图”是一个集民族歌舞经典、民族文化体验、民族风情餐饮及民族艺术培训于一体的标志性的大型民族文化娱乐中心。“蓝夜·西雅图”将建成首府民族文化旅游重点项目。是广西乃至中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旗舰。据了解,美国威达投资管理公司进军广西民族文化产业,是“2006北京·广西文化舟”项目带来的丰硕成果,为建设文化广西注入了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8.
“Skaz”是一个源于俄语skazat的术语,意为“神侃”,“Teenage Skaz”可译为“少年侃”。它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儿童叙事手法,以口语化的语言来叙述故事。故事的叙述者往往是小说的主人翁。文章以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历·芬恩历险记》和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为例,主要从第一人称叙事、句法结构、语言特征、艺术效果四个方面来分析“少年侃”的叙事特征,从而凸现“少年侃”叙事手法对美国小说的创作手法的革命性影响以及它对美国文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生活的第一课”选自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玛亚·安吉罗的自传体小说《我知道囚禁的鸟为何要歌唱》。主人公弗劳尔斯太太是黑人女性的杰出代表,也是“我”的启蒙老师,她的生动的一课为“我”的人生打开了新的视角,对“我”的一生起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特征论者”雅可布森以“形式化”视界提出“文学性”命题,“功能论者”穆卡若夫斯基以“语义化”视界拓展“文学性”空间,“合成论者”英加顿则是以“意向化”视界进入“文学性”生成机制。他们在言说“文学性”这一命题时,实际上很少关心什么是文学性,而更多地专注于“文学性”何以生成;他们在使用“文学性”这一概念时,实际上很少是在对文学是什么加以界说,而更多地是在言说文学研究科学化的路径。他们的探索表明:“文学性”理论的建构是可以不断深化的。  相似文献   

11.
一般论者认为诗产生于周代。其实,殷代已有朴素的韵诗,但由于其时“诗、史、事”三位一体,“诗”也即“史”、“事”;再者,从《诗经》的一些篇章看,诗也不都是周代作品。于是,《诗经》全是周代作品的定论是应当推翻了。  相似文献   

12.
美国黑人艺术运动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以“社会参与”作为其美学基本要旨的文学运动,它以激进理想和政治热情狂飙般地冲破了美国民权运动时期黑人“抗议和请援文学”的传统,成为“黑人权力”运动的美学之翼。索妮亚·桑切斯正是在这一时期崛起于文坛,成为黑人艺术运动的中坚人物之一。这篇访谈探讨了对索妮亚的思想艺术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揭示了她在这场运动的不同阶段对宗教、人性、艺术等的思考,展现了她对黑人艺术运动独特的理解、贡献以及她对后来的黑人诗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先发制人”战略是新世纪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之要核,反映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布什政府对“9·11”事件后世界总体形势的判断,也印证了美国单超独霸的计划和理论,而伊拉克战争又是此战略的首次实验。“先发制人”战略的确立,意味着美国进行了自冷战后的最重大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调整,表明美国在某些场合已经放弃了在冷战时期所奉行的“遏制与威慑”战略,已经并必将对国际秩序和机制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莎士比亚“女巫”和田纳西.威廉斯的“隐形人”形象安排的比较,分析了田纳西.威廉斯的三部代表性剧作中分别塑造的“隐形人”的形象与莎士比亚“女巫”的不同之处,指出“隐形人”这一艺术形象的创新价值。“隐形人”形象的安排有利于戏本的结构安排;有助于述说剧本中的隐秘情节;“隐形人”象征、隐喻的运用,有助于完成剧中人物特定的心理造型。  相似文献   

15.
乔治·H·W 布什政府执政时期,恰值冷战行将结束进入欧盟时期.美国把对“欧洲战略”中的欧洲一体化政策进行了调整,这样美国对欧政策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试从政治、经济及货币等几方面加以评析。  相似文献   

16.
陈勇 《淮海文汇》2006,(6):27-28
“找寻失落的东方爱情文明,打造中国人自己的情人节”,由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整合麾下12大频道。7大频率、3大报刊、报纸、网络.并特邀全国各大顶级媒体、专业公司联手合作、共同打造的文化盛事“七夕红豆·东方情人节”旱已落幕;而她给媒体人的启发却是长久的。其时,“相约七夕,夏日燃情”,形成了炎炎夏季一道特有的景观。纵观整个活动,以情为主线,通过“唱情”、“论情”、“征情”和“情会”,把中国人自己的“情人节”推向高潮,有力地弘扬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观众参与性、互动性强,贴近现实生活,营造出一次非同寻常的东方爱情盛宴,赋予了“七夕”这个传统节日新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7.
管理过程就是决策制定过程;以往的经济学理论只注重决策结果合理性的研究,西蒙则特别关注决策制定过程的分析;“组织”是决策制定过程的客观环境.“理性”则是决策制·定过程的主观因素;西蒙借助于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对“组织”和“理性”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为管理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罗斯·特里尔(Ross Terrill)。港台地区使用其汉语名“谭若思”。生于澳大利亚。1962年毕业于墨尔本大学,1965年赴美学习,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77年起任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与国际事务教授.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同时任《大西洋月刊》编委,美国政治学协会会员。美国伍德罗威尔逊中心基辛格中一美研究所(the Woodrow Wilson Center to inaugurate the Kissinger Institute o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研究员。主要研究对象为政治学、  相似文献   

19.
1936年发生在日本的“二.二六”事件,形成了以主张全面侵华的军部法西斯为核心的政制、经济和对外战略的“举国一致”;同年发生在中国的“双十二”事变,也初步形成了各党各派各界团结御侮、联合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不可能再对日本的侵略退让。日本当局无视中国政局的变化、执意推行既定的侵华方针,是造成“七.七”事变引发远东全面战争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20.
“解经法”是古代东西方广泛运用的文化研究方法,其目的是“通经致用”,对东西方的文艺方法论产生很大的影响。董仲舒的“诗无达诂”说和伽德默尔的解释学美学分别是古代和现代解经法在文艺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后者可以说是“解经法,”的现代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