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体育教育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根据网络成瘾的原因、表现,在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试图解决网络成瘾问题的同时,认为加强体育教育,采用体育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干预,在“玩”的涵义上,用积极的观念和形式去影响青少年,将有助于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育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干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合理有效的体育手段,采用单盲试验法对被测试者进行了体育教育干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加强体育与健康教育对预防和戒除大学生网络成瘾具有有效性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瘾程度与成就动机的特点和相互关系,为干预中学生网络成瘾提供依据。我们采用青少年网络行为调查问卷和成就动机量表对344名中学生进行测验,然后利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中学生的网络成瘾程度与成就动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可以通过成就动机水平预测其网络成瘾程度。  相似文献   

4.
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癌程度与成就动机的特点和相互关系,为干预中学生网络成瘾提供依据.采用青少年网络行为调查问卷和成就动机量表对344名中学生进行测验,然后利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果:1)性别对网络成瘾程度的主效应显著.男性网络成瘾程度高于女性:性别对成就动机的主效应显著,男性的成就动机水平高于女性;2)是否独生对成就动机的主效应显著,独生被试的成就动机水平高于非独生被试.3)网络成瘟程度和成就动机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4)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成就动机的学习、控制2个因素对网络成瘾程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认为:中学生的网络成瘾程度与成就动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可以通过成就动机水平预测其网络成瘾程度.  相似文献   

5.
选取24名网络成瘾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针对实验组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开出对应的体育运动方法进行干预。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在运动后网络成瘾测评数值得分降低幅度非常明显。体育运动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康复有积极作用,从而有效地戒除网瘾。回测数据表明,运动处方对大学生预防和戒除网络成瘾具有效性和可...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干预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益严重,文章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概念、判定标准以及当前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建议对网络成瘾者通过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和团体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同时,提出了一些预防网络成瘾的干预方法,以期促进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的开展和深入。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影响网络成瘾的上网行为、心理健康、家庭经济、学业成绩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上网行为和家庭经济状况对网络成瘾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心理健康因素对网络成瘾产生显著的负性影响,家庭经济与上网行为显著负相关,但却对网络成瘾产生正向影响,上述发现都为网络成瘾干预提供了临床基础.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不容乐观,并在性别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网络成瘾与非成瘾大学生在人格特征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因子有乐群性、稳定性、恃强性、有恒性、自律性、幻想性和紧张性等。在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因子有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等。建议从高校教育和大学生自身两个层面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进行干预指导。  相似文献   

9.
本着“以情促教”的体育教学理念,设计了六项情感干预技术,对初中二年级条件相近的两个平行班分别作为干预班和对照班进行了一学年体育教学研究,经过对学生成绩的统计后分析比较情感干预技术实施前后学生体育认知成绩是否显著;同时对两个班进行了“认知情感问卷”调查,比较情感技术干预前后学生的认知情感变化,探索情感干预技术对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在缺乏父母监护、同辈群体诱导偏差和社会监管薄弱等因素的影响下,农村留守儿童中出现了诸如网络依恋、沉迷游戏等状况,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本文从个人、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的原因进行分析,探寻农村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针对其自身的环境,建议通过以社会工作者为主导,实施综合家庭干预模式和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小组模式的介入,使农村沉溺网络的留守儿童重回健康成长的轨道。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出现是诸多因素影响的结果。目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类型主要有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等类型。本文就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各种类型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差异化防治策略,以期提高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引起的网络成瘾问题日渐突出,加强网络成瘾问题研究既是拓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新视角的需要,更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通过分析网络游戏成瘾的直观性、网络色情成瘾的潜隐性、网络交往成瘾的连锁性、网络交易成瘾的衍生性、网络信息成瘾的复杂性等大学生网络成瘾等特征,总结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研究困境,提出了把握高校育人目标、构建研究网络成瘾问题的新理论框架、以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实践切入点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高校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文章采用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问卷对衡阳市三所高校大学生展开调查并进行了科学研究,分析高校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及原因,并提出了应对网瘾的心理调适措施,以指导大学生健康网络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障碍的关系。方法:运用Youg编制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问卷对就诊的130名偏头痛大学生进行调查,其中对于符合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再运用SCL-90自评量表进行测试评分,同对,选择相同人数的非网络成瘾大学生进行对照。结果:130名偏头痛大学生中符合Yong临床诊断≥5分指标的人数为52人,诊断为网络成瘾症。SCL-90自评量表对52名网络成痛大学生测评结果显示因子分≥3分者45人,检出率为86.54%。非IAD大学生中因子分≥3分者12人,检:出率为23.08%,经统计学处理,检出率有明显差异(x2=42.28,P〈0,01)。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障碍成正相关,且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合并程度明显高于非网络成瘾的失学生。  相似文献   

15.
结合理念介绍,以网络成瘾大学生个案为例,以具体对话为内容,详述了叙事治疗的解构、外化、重写对话、见证的操作技巧等进行心理干预的过程,从而重新定义当事人的自我认同、靠近期待的自我,为网络成瘾大学生的临床应用提供可操作、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倾向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使用应对方式量表和清华大学白羽等修订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对天津市部分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测试,探讨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倾向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不同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在应对方式上存在差异,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与网络成瘾倾向呈高度负相关;自责、幻想、退避与网络成瘾倾向呈高度正相关。自责、解决问题、求助、幻想对网络成瘾倾向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网络成瘾综合症诊断量表(LAD-DQ)对汕头市和揭阳市的初中、高中、大学共31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与非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在惩罚严厉、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拒绝否认等父母教养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青少年的网络成瘾与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网络成瘾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热门研究话题,本文对网络成瘾的定义、概念、诊断标准、形成机制以及治疗手段作了综述;分析对比了各主流学说的观点,并提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改进教育教学的模式,加强网络教育引导,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成熟和人格完善,积极构建高校德育合力,才能有效预防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