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雕刻艺术寓实用性和象征性、装饰性为一体.是徽州艺术中历史最久,数量最多,内涵最丰富品类。雕刻是三度空间艺术,雕刻艺术与构成它的材料合为一体,只要材料存在,雕刻艺术就存在。徽州的雕刻艺术可以分为墨模雕刻、砚雕、书版雕刻和砖、木、石雕刻。  相似文献   

2.
徽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商帮之一。是以徽州这一地缘纽带所联结起来的商人群体。在明朝中叶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在我国沿海地区的萌芽,商品经济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从徽州大山里走出来的商人,在全国各地尤其是沿海江浙一带靠经营茶、盐、药材、棉布、砚墨和典当业发家致富。迅速崛起,到清朝时期则趋于鼎盛。徽商在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依托徽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产生了独到的商业文化和经营理念,构成了徽商精神的核心和内源。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徽州的刻书和版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徽州地区,古称新安,明清称徽州府,领有今日安徽南部之歙、休宁、祁门、黟、绩溪和江西婺源六县。“徽之为郡在山岭山谷崎岖之中。”①山地和丘陵占地十分之九。黄山、白岳盘踞境内,新安江宛延其间,东下可达杭州,西由间江入都阳湖,北由绩溪可通江南地区。由于多山及气候温和,该区宜于种植杉、松等树木。纸、笔、墨、砚等文房四宝,都是徽州地区的特产。天时、地利奠定了徽州的版刻基础,又由于徽州历史文化的特点,尤其嘉、万以后徽商崛起,财雄势大,更直接推动了版刻业的发展。明人谢肇评曰:“宋时刻本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  相似文献   

4.
徽学动态     
在“文化生态保护学术研讨会”召开之际,我校经过多年筹划建立的“徽州文书博物馆”今天正式开馆了!这是我校发挥地利优势、坚持突出特色办学的一个新举措,也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一件实事,徽州文化保护和利用的一件喜事。  相似文献   

5.
“徽州女人”,广义地说来是指居住生活在徽州这片土地上的女人。作如此解.不能说错。但这又几近乎是一句废话。因为这样的话实在没有什么质量!历史上的徽州,在明清几个世纪的岁月里,徽州的女人们用自己的生命筑就了一种罕见的生命现象,这种现象是叹为观止的。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徽州的不少导游书和景点的广告,都把汤显租的“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误当作歌颂徽州的名句,想借此来推介徽州秀美的山水,而不少游客都十分惊异这种颠颠倒倒的作为,前些年北京的一位游客还专门在《黄山日报》发表文章指正了这种荒谬,甚至尖锐地说:在徽州这么有文化的地方,出现这么没文化的怪事,真是不可思议!尽管前些年也有白盾教授等学者和研究者多次撰文,  相似文献   

7.
“中国徽州古街文化论坛”今天在此开幕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论坛承办单位——黄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黄山学院徽州文化研究所向叶先生、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热忱盼望大家在这次的论坛上,就徽州的古街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利用等,发表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8.
探幽绩溪     
“绩溪,古属新安郡,后属徽州府,现划为宣城市。大概是一种心理定势吧,说起徽州我便会毫不思索地娓娓道来,如数珍宝。与文人交谈,我会道出一串“新安画派,新安医学,新安理学”等等尽显炫耀。与商人交流,动辄以徽商、儒商而自居。总之,谈到故乡,谈到徽州,一种优越感、自豪感油然而生。有时兴趣所至,还会详细地诠释述说。”——作者之于徽州,感情可谓深矣!  相似文献   

9.
说徽菜     
徽州土族:我有一个问题请教大师,徽菜烹调特色有三重,重油,重色,重火功。徽菜为什么重油?谢谢!吃在徽州:“三重”是指传统徽菜而言。过去的一部分徽菜是油重一些,这个不必否认。油重是与古徽州山民的劳动、生活条件相适应、相和谐而使然。我以为,“三重”不是徽菜的特色,而是方法,是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金瓶梅》问世,不署作者姓名,历代学者深入探讨,产生了作者是谁?嘉·万之说?南北之说?文人独创、集体创作之四大谜案。该文综合前贤的研究成果,提出新的论点,找出新的论据。从《金瓶梅》内证加以考量,以充足的论据证明《金瓶梅》成书于万历十七年至二十一年,是书诞生在徽州,是明代徽州人、官至兵部左侍郎、曾著有杂剧四种和托名天都外臣编有《水浒传》的汪道昆个人独创!特别是《金瓶梅》作者采用的苦涩难懂的徽州方言,该文解释的一清二楚,加之书中反映的徽州用具、徽州建筑、徽州物产等等,足以证明《金瓶梅》是传播徽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1.
无徽不成镇     
无徽不成镇!连句相当有“王气”和“霸气”的民间流传语,足以让徽州人引以为自豪。事实上,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徽州人对城市、集镇的形成、建设和发展是起了重要作用的。试举数例。  相似文献   

12.
说“说鳖”     
提起“说鳖”,大凡徽州人都会会心一笑,不就是北京的“侃大山”,四川的“摆龙门阵”吗!  相似文献   

13.
黄山人间仙境,徽州人文大观。徽州是一个钟灵毓秀、古老、文明的地方,更是一片勃然而兴、充满希望的热土!  相似文献   

14.
拥抱千年     
五千年中华民族文明的历史长河,至少有一千年,徽州拥有和占据了自己独特、意义非同寻常的地位,这就是我们正在告别的一千年!  相似文献   

15.
一位日本女士何以如此钟情和痴迷吾徽州文化?作者何以尊称她为“先生”,读得郑刚文,当识其雅意。 醉卧丁香花园,享受太平湖畔的静趣;品尝花鲢美酒,兴至满嘴豪言,作者有诗人心性,也有俗世情怀。一句“豆青”,竟撮湖魂。 陆俊是砚雕艺术工作者,去年被市政府授予“民间工艺大师”称号,于根雕一行颇有心得。因而,虽是“三言两语”,却也匠眼鲜明。  相似文献   

16.
2008北京第29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让中国振奋,让世界惊喜!解读这场辉煌精彩的文化盛典,方利山先生看到了不少的徽州文化元素,对此,你以为如何?  相似文献   

17.
目连戏、跳钟馗、叠罗汉……徽州很多这样的传统剧目都面临着保护和发展的窘境!我去年随故园活动去环砂看了目连戏,说实话,看个热闹,由于客观演出条件的限制和主观水平不高的原因,实在是听不懂。唯一的收获是对徽州古老艺术有了一丁点的认识。回来以后看了很多关于目连戏的资料,言归正传,我说的都是自己YY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徽州水碓     
菲元:说到徽州独特的乡村风情风貌,上了年纪的徽州人都存有水口边、河湾处、古树下各种类型“徽州水碓”的美好记忆。在“电”向徽州山乡覆盖之前,“徽州水碓”可是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元素”。许多徽州乡村,徽州水碓、水磨、水碾,是主要的粮食、饲料加工场,“徽州水碓”日夜运转不息,记载着千百年来历代徽州先民巧妙利用水利为民造福的聪明智慧,也记载着徽州乡民收获的艰辛和喜悦。  相似文献   

19.
徽学动态     
《徽州社会科学》2009,(7):25-25
7月5日,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参观考察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考察中,吴仪副总理对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深表景仰。 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在开设徽州文化六个专题展厅的基础上,经过充分准备,最近完成了徽州文化非物质项目展馆的建设,“徽州三雕”等部分徽州文化“非遗”项目将在这里作展示性复活。  相似文献   

20.
徽学动态     
经过几年的筹划努力,黄山学院利用徽州契约文书资料馆藏丰富的优势,在校内开设“徽州文书博物馆”,此馆旨在宣传和普及徽州契约文书知识,宣传弘扬徽州文化,展示徽州文书珍品,给师生和社会提供又一个近距离接触徽州文化的平台。此馆的设立,是我市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新动作,是对世界记忆遗产保护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