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勒克莱齐奥作为当代著名的生态文学作家,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文明批判意义和生态审美价值的儿童形象。作家透过儿童的视野,展现了儿童与现代文明的格格不入以及向着自然家园的逃离;他以诗意的笔触,描绘了儿童眼中纯净和谐的美丽自然,揭示了儿童对自然家园的本能之爱,指出了像孩子一样亲近自然、回归人的自然天性,是人类走出文明危机、实现诗意地栖居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儿童是新文学运动初期文学创作中常见的艺术形象,不论是成人文学中出现的儿童形象,还是早期儿童文学创作中的儿童形象,都作为作者愿望的投射与想象的变体,承载了一部分或主要的文学表现功能.梳理与分析儿童文学发生期文学创作中所塑造的儿童形象,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当时文学的非独立性,以及文学创作与思想文化运动、政治社会情势的复杂牵连.新文学作家以具有感召力的儿童形象传达对文学及儿童文学的理解、态度与立场,具有实验性质,也成就了一批具有批判现实精神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3.
童话是作家对社会生活进行加工后的艺术沉淀,童话中的女性形象反映了作家对女性的观念和态度。西欧传统童话中的女性形象拥有美丽可爱的外貌,具有牺牲精神和忍耐、顺从、温柔的秉性;而西欧现代童话中的女性形象则是追求自主、独立、勇敢的现代女性形象。西欧童话中女性形象的改变,其实正是作家女性价值观转变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女佣形象是中国现代小说中别致而内蕴丰富的形象群类,她们是国民劣根性的负载者、传统美德的彰显者和不满现实的抗争者,反映了当时丰富复杂的社会历史现实,也寄寓了现代作家对等级制度、传统伦理以及现代都市文明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5.
现代文学江南作家塑造了一系列江南乡村女性民俗形象,并将婚姻、生育、信仰等民俗巧妙渗透于女性形象刻画之中。对女性的发现与民俗的书写一方面反映出现代文学江南作家对吴越文化精神的深刻体悟与承继,另一方面也可透视现代文学江南作家深厚而独特的民俗文化之根。  相似文献   

6.
杰克·凯鲁亚克创作的小说《在路上》刻画了三种类型的女性形象,基本可分为家庭天使类女性、妖女荡妇类女性以及新生代女性形象,从中我们能够看到作家的女性观矛盾的两面性,既有主体对女性的关爱与同情,同时又有着个人的保守与刻板。反映了作家仍然没有摆脱掉男权制社会的藩篱,对于女性的同情与关心是不彻底的,有意无意的把女性仍然看成了是男性想象、欲望以及恐惧的寄托载体。  相似文献   

7.
文艺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时代的作家在反映现实的同时,往往也在塑造着他们的理想——创造着他们心目中的美的形象。他们通过美的形象来反映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表达他们对美好的事物的憧憬和追求。作家们是怎样塑造他们心目中的美的形象呢?多数作家笔下的这类人物大都外形俊美、才力过人而且道德高尚,总之是一些彻头彻尾、彻里彻外都  相似文献   

8.
论张兆和的小说创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兆和的小说创作量少质优,在现代文学史上未引起应有的关注。从细读作品入手,深入分析了张兆和独特的文学建构,论述了她在儿童形象的塑造以及心理的刻画上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张兆和小说的清新素朴风格足以与沈从文媲美,她深化了五四作家对儿童的关注,真正从儿童本位出发,创作出深入呈现儿童世界的优秀作品,与后起的萧红,构成了描写儿童寂寞主题的重镇。  相似文献   

9.
在文学作品中,总是隐约地出现一个孤儿的形象。孤儿是中外作家创作中重要的审美意象。它们具有多重的含义:有的反映了作家的命运观,有的反映了作家对文化冲突的认识,有的是为了博得世人的同情,有的是作家对人类生存状态的一种隐喻。中外作家以其独特的笔法创作了一大批孤儿故事。  相似文献   

10.
作为19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对成人心灵进行严酷拷问的同时,也将关注的目光停留在儿童形象上。童年的经验、俄国社会的现实、对儿童世界的真切理解与体认,共同形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复杂深邃的儿童观。他笔下的儿童形象不仅是作者理想的言说,还是作者用以批判黑暗社会的符码,同时也是作者对现实儿童的人道主义关怀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五四儿童文学的历史生成是与中国的现代转型紧密关联的.认同危机内在驱动了包括儿童文学在内的中国新文学寻找和建构国家形象的文学实践.儿童本体的书写折射了中国现代作家对现代中国历史及民族“新生”的思考.在西方形象与古典形象的双重他者的制导下,五四儿童文学建构中国形象体现了社会性与自然性的融合与冲突,其性质是对现代中国的一种价值重建与意义重构.  相似文献   

12.
《傲慢与偏见》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傲慢与偏见》是一部女性作家所写的女性小说。本文通过对小说中主要女性形象以及其所处时代的相关的社会状况、妇女地位的分析 ,试图对该书中所反映的女性意识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由于医生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医生角色不时地作为一种承担特殊社会意义和负载作家审美理想的独特形象进入文学的视野.随着社会发展以及文化和文学语境的变迁,文学作品中的“医者”形象与内涵亦不断演变.以“医者”形象变迁这一视角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相关文本,研究西方文学不同时期作品中“医者”形象所呈现的不同面貌——从《圣经》神话中医治一切的上帝到现代派作品中接受过医学教育并掌握现代医学技术的医生,西方文学经典中的“医者”形象经历了去神性化的过程.同时指出,不同时期的“医者”形象又反映了各个时期的医学发展和社会、政治、经济以及作家对医生角色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在废名的小说中,有很多对儿童与童年的书写与表现。本文以废名小说中儿童形象的塑造作为切入点,借以分析小说中的儿童形象、童年回忆主题、儿童视角的运用,从而探讨作家儿童观的诗意表达。通过分析废名小说中的童年书写,探究废名小说与散文中的互文现象,及诸多小说篇目中引人关注的"十年"意象。  相似文献   

15.
讨论文学艺术是怎样反映事物本质的问题时,首先应当看到:文学艺术是通过艺术形象从思想感情上去感染人们的一种不同于哲学、科学的特殊的意识形态。因此,它就要求,也决定了作家、艺术家在认识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生活时必须始终具有生动的具体形象和饱满的情感。作家、艺术家在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整个过程中如何才能始终具有具体形象和饱  相似文献   

16.
编辑和作家经常是采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进行活动的 ,编辑侧重于推理、判断 ,用新闻事实反映社会生活 ,作家侧重于形象的积累和想象 ,用形象反映生活 ;对因果关系的两种思索 ,相似思维和逆向思维可以举一反三 ,开拓思路 ;编辑在处理问题时要有意识地突破习惯思维束缚 ,改换思维角度 ,多方位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童年意象的运用是王安忆小说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成长中的儿童"是王安忆小说中特有的形象.以儿童形象为象征载体进行文化批判是对童年意象的出色运用.儿童视角的发掘使王安忆的小说取得了"陌生化"的审美效果,也使细节化呈现文本的艺术表达方式与文本的精神内涵完美地结合起来.儿童视角的运用还让作家能以旁观者的眼光看世界,保持了独立、警醒的创作立场.  相似文献   

18.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品之一。本书最成功之处在于对汤姆·索亚这一儿童形象的塑造。本文着重分析了汤姆的性格特点之一,即表面上看他常逃学,不是一个好学生。但实际上他又是一个“博学”的顽童。这一既矛盾又和谐的特点使汤姆显得更加可爱和真实。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短篇小说<潜鸟>蕴含着深刻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反映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统治与征服的生态伦理危机,批判了危机背后的强权意识形态,强调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以及人类不同性别、种族和阶级平等发展的新型生态伦理社会.  相似文献   

20.
《台北人》和《纽约客》是台湾作家白先勇到美国后创作的两部短篇小说集。它们不仅反映了作家在艺术创作上的卓越成就,而且也反映了作家对台湾社会、人生的深刻思索。在这两部小说集中,作者以神采各异的女性形象为其描写的核心,以悲天悯人的情怀为这些女子从大陆到台湾又到纽约的两代人的命运,唱出了一曲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