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们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总体战略更加丰富、更加完善。深入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将使我国改革开放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得以顺利解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是:人的主体价值得到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人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这一本质在社会主体、社会价值、社会道德、社会制度、社会状态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集中呈现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基本特征。这些基本特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一种逐步实践的过程,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进程中全面把握和实现。  相似文献   

3.
协调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即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是把人作为政策思考逻辑起点的一种社会价值体系,其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人的权利、尊严、需要、发展以及最终实现人的价值。从劳动及社会保障的角度看,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设和谐社会是从小康社会走向全面小康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就要使社会更加和谐 ,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加强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我们党审时度势 ,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提出的一项重大举措 ,也是党的执政理论的进一步深化。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涵义。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科学的新概念 ,第一次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看作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  相似文献   

5.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辅相承,在理论上是统一的,在实践上也是双向互动的发展过程。它们统一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之中。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指出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科学论断为执政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指出了当前我国在社会转型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必然性和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重大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不仅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特征认识的深化,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的新发展,是对执政党执政兴国理论的新概括,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模式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前提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促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从而形成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健全、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落实到高等学校就是要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构建和谐校园。要以和谐理念引领高校科学发展,以和谐理念指导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为了增加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加快政治文明建设的脚步,使社会主义社会更加健康有序地运行,我们必须切实解决少数人群体问题,为和谐社会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使整个社会呈现和谐相处、充满生机活力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十六大报告指出,“完成改革和发展的繁重任务,必须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内容之一。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中,明确阐述要建立“和谐相处的局面”、“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党倡导和为之奋斗的一个目标,  相似文献   

11.
和谐的社会状态,有其内在的本质属性,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理论上说,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各阶层和睦相处。社会成贞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社会;是人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保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互相协调,其功能处于最大优化状态的社会。竞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重申了胡锦涛总书记所揭示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大特征,并强调它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与话语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话语隐含着权利,话语权的不公不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我们需要完善利益表达机制,保障弱势群体的话语权,使利益表达诉求的渠道畅通,实现所有社会成员权利资源的平等分配,促进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利益集团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从而达到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即"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在十六大提出“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的基础上,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科学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及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和谐发展观l.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  相似文献   

14.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正确把握时代发展趋势、正视各种矛盾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关于我国社会发展和建设的新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所追求的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它表现在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小康社会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一个经过努力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型社会。而小康社会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是一个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充满活力的社会。因此,我们党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新时期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6.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付荣 《天府新论》2005,(6):18-20
以人为本,是党治国理政新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使人各尽所能,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使人各得其所,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使人和谐相处,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和胡锦涛同志近期的几次重要讲话,提出和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奋斗目标、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发展途径,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着重论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科学概念的形成及在构建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应该牢牢把握的几个要点:一、在定位上必须纳入总体布局,坚持“四位一体”;二、其核心在于做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三、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四、价值目标就是公平与正义;五、政治保障在于推进民主法治。  相似文献   

18.
《徽州社会科学》2007,(11):4-19
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9.
欧洲债务危机发生后,中国迫切需要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分配理论:收入分配由社会物质生产和劳动分工决定。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工资收入水平,因此,一味地强调收入分配平等,最终将损害社会整体福利。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共产主义理想并不是实现共同富裕,而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也就是每个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旨在于从社会关系的维度协调、平衡社会的利益格局。它的实现基于社会主义公正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公正制度指社会主义条件下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分配制度。它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基础,又是人的平等性发展的实现机制。须从机会平等制度、按劳分配制度、保障制度等层面建设社会主义公正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