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4 毫秒
1.
分析壮语和汉语在定语上的异同,分别从定语的构成,定语与中心词的位置,多层定语的结构,主谓短语作定语以及定语和助词"的"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2.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语言学学派,它主张从人的认知的角度去观察和研究语言.其感兴趣的课题有概念隐喻,心理空间,意象图式,原型理论等.当前,对古歌史诗的研究多局限在民族学、民俗学领域,而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之进行探讨的尚不多见.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体验现、隐喻观及凸显现三个角度来分析解读瑶族史诗<密洛陀>.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构建的藏语形容词库为依据,借鉴藏文传统语法理论,结合现代语言学、计算机理论和统计学等知识,将藏语形容词按音节结构和按内部结构分类详述,总结其搭配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藏语形容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探讨维吾尔语中形容词和副词的兼类词问题,从性质形容词意义类型的角度阐明了什么样的词是形容词和副词的兼类词,并简单地分析了兼类词的语法特征。最后对于学界是怎么看待维吾尔语形容词和副词兼类词问题,做出了一个简单的综述。希望本文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认知语言学范畴观与英语词汇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阐释认知语言学范畴观的基础上探索其对英语词汇学习的理论指导作用.指出应该重视基本范畴词汇,以及词汇的原型意义,遵循认知规律,科学有效地习得英语词汇.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探讨维吾尔语中形容词和副词的兼类词问题,从性质形容词意义类型的角度阐明了什么样的词是形容词和副词的兼类词,并简单地分析了兼类词的语法特征。最后对于学界是怎么看待维吾尔语形容词和副词兼类词问题,做出了一个简单的综述。希望本文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重叠是现代汉语一个重要的语法现象及语法手段,长期以来得到了极其细致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方言中的这类用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突破传统的研究方法,运用功能语法学家马丁的评价理论,尝试性地分析了西宁方言中形容词重叠式的评价意义,认为西宁方言中的形容词重叠用法是说话者表达评价的丰富资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构建的藏语形容词库为依据,借鉴藏文传统语法理论,结合现代语言学、计算机理论和统计学等知识,将藏语形容词按音节结构和按内部结构分类详述,总结其搭配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藏语形容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衔接是篇章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所谓衔接指存在于语篇中的语义关系,指一个词项的意义解释取决于另一个词项的意义.衔接的方式分为四种:照应(reference)、省略(ellipsis)、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和逻辑关系(conjunction).其中照应被认为是语篇衔接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本文将运用具体例证,就语篇中照应衔接的各种手段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0.
系统功能语言学派是语言学界最主要的也是影响最大的语言学流派之一,该学派以韩礼德为代表,继承伦敦学派弗斯的系统理论观点,强调语言系统性和语言的功能性.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发展大致经过两个阶段:第一,系统理论发展阶段,其中包括阶和范畴语法阶段和系统语法阶段;第二,功能理论发展阶段.系统功能语言学不仅有一套完整的理论框架,更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和操作性.系统功能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语言怎么表达其意义潜势,以及为什么和怎样发挥这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英语定语从句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但对定语从句的准确理解一直是翻译中的难题.如何正确理解英语定语从句并把它用汉语准确到位地表达出来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探讨英语定语从句的状语化翻译方法,并对英语定语从句译成状语的具体情况做了较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的社会属性,语言变异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现象.语言变异的复杂性增加了翻译的难度,面对变异译者必须做出恰当的选择.本文拟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介入语境理论,从语音变异、词汇变异、句法变异和语体变异四个层次对语言变异的翻译进行探讨,并认为对变异的语言进行翻译时译者应从多维的、动态的语境角度去把握.  相似文献   

13.
试解成语四字格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和结构语言学等多方面阐释四字格成语形成的原因.其外部原因主要是民族心理、民族文化、言语习惯、经济原则、记忆极限,内部原因主要是音乐性强、结构完备、言简意赅、便于运用.  相似文献   

14.
以<东京梦华录>卷五<娶妇>为中心,辅以其他文献资料,从婚姻程序和婚礼习俗两个方面介绍北宋东京从议婚到成婚、从迎娶新妇到参拜礼仪的多项婚姻礼俗.复杂的婚姻礼仪背后积淀着时人的社会心态,蕴含着不同的文化意义与功能:如向公众宣告结婚的喜讯,保护新人免受邪魔侵扰,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和祈盼等.  相似文献   

15.
谚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单位,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多散见于各种熟语或习语的研究之中.且将研究限定在静态的词汇层面上,研究的聚焦点多在谚语的追源溯流、修辞特点、结构组成和语体上,关注的是谚语结构的固定性和语义的完整性,对谚语语义缺乏深入的研究,这是因为以往的研究主要是从传统语言学的观点出发的.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揭示了谚语的结构特征和语义特点,并对此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地理语言学、历史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的多向视角,对壮语地名与泰语地名的构词方式、命名规律、遣词取向、文化内涵存在的同一性及变异性,作了深层次的分析研究.认为两者同属"中心词+修饰词"类型的"齐头式"地名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民族性、共时稳定性、历时延续性的地名文化景观.表明壮族和泰族不仅是母语同源,而且他们的祖先作为古老稻作民族的岭南越人族群,曾经在共同或相近的地域里生息交流,历史文化有密切的渊源关系.而其中存在的差异,则是自秦汉至唐宋时期,他们随着历史演进和分化迁徒的过程中,在不同的环境和各自的国度里,吸收不同的外来文化因素而变迁演化的结果.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壮族和泰族由"同源"走向"异流"的历程.  相似文献   

17.
毋小妮 《中国民族博览》2022,(4):117-118,121
将认知语言学应用于翻译技巧研究,语言篇章研究,文学文本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当今学者通过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研究翻译已经进入发展的阶段,国内外学者常常利用认知语言学进行翻译文本的分析,还有多数学者将认知语言学运用于翻译课堂教学,总结翻译教学策略,构建翻译教学模式.本文将研究的重点聚焦于诗歌翻译,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认知语言...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三个基本特征"语义是核心,语法结构有意义,语言基于使用"为研究基点,对目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准确性、流利性和思辨能力不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这三个基本特征能够被充分利用。准确性来源于对语言意义的领会与把握,需要强化概念和组织的输入;流利性来自于大量的固定表达式和表达方式的反复使用,以此弱化母语思维形成语言技能的自动化;强调英语意义和形式之间的关系探索和发现,培养学习者的思辨能力。总体来说,英语教学问题能够通过认知语言学理论找到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从三个方面考察了柳州方言的状语后置形式1.与动词有关的后置形式(包括带宾语的两种类型);2.与形容词有关的后置形式(从功能上划分为作谓语和作补语两种类型);3.与介词结构有关的后置形式.分别分析了三种状语后置形式的句法结构和语义关系;从类型学角度看,柳州方言属SVO语言,柳州方言的状语后置是典型的SVO语言的类型特征.  相似文献   

20.
传统语言学认为转喻是修辞表达方式的一种;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广泛存在.认知语言学从认知角度对转喻所作的理据分析,为转喻的理解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我们理解包含转喻的小说文本另辟蹊径.汪曾祺的小说创作跨越现当代并具有独特的风格,转喻在其创作手法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转喻理论为基础,着重分析汪曾祺小说文本中的转喻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