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畲族正在用"凤凰崇拜"取代"凤凰崇拜"和"盘瓠崇拜"的双崇拜,"凤凰崇拜"复兴具有合理性与必然性:"凤凰崇拜"在畲族以祖图、神话传说、服饰、日常生活习俗和节日庆典习俗的形式存在,是凤凰崇拜重构的合理性所在;"盘瓠崇拜"面临的危机与"凤凰崇拜"复兴的众望所归之势是"凤凰崇拜"复兴的必要性所在。"凤凰崇拜"复兴要得到畲族群体认同,首先须对"凤凰崇拜"进行系统的理论阐述;其次,畲族政治精英与畲族知识精英应就"凤凰崇拜"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2.
畲族的凤凰崇拜及其渊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畲族的图腾崇拜中,盘瓠与凤凰是共存的。凤凰图腾崇拜在畲族的服饰、礼仪、神话传说等文化事象中有诸多表现。畲族的凤凰崇拜可以在东夷的鸟图腾崇拜中找到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3.
盘瓠是南方苗、瑶、畲族所共有的一种古老的图腾崇拜物。崇拜盘瓠反映了诸民族同源共祖的文化特征。五溪作为苗族先民历史大迁徙中最早的栖身之地和定居之域,是盘瓠神话的滥觞之所。苗族的盘瓠(犬)图腾是先民从事采集和渔猎活动的产物,是原始经济在宗教中的反映。在五溪地区至今仍流传有大量有关盘瓠的原生神话和衍生神话,保存有武山盘瓠洞、辛女岩等上古遗迹和盘瓠庙、辛女祠等物态化的产物,还拥有至今广为传唱的准史诗性的《奶夔玛媾》等古歌。因此,追索和探究苗族的盘瓠崇拜,能较清晰地寻觅到图腾崇拜的演绎轨迹,发掘其文化的多…  相似文献   

4.
<正> 流传于苗瑶语族的盘瓠神话是源远流长的神话,它在传承变异中不断积淀着各历史时期的民俗信仰,其内涵层次十分深厚。可以说,盘瓠神话是反映苗族、瑶族和畲族民俗信仰的一幅历史画卷。对这幅画卷的研究还很不够,有些论作虽然提及,但较简单,并有随意不妥之说。本文试对盘瓠神话的民俗信仰作一系统的论述,以求教于专家。葫芦崇拜与盘瓠崇拜刘尧汉先生在《论中国葫芦文化》中说:“盘即葫芦”,又说“盘瓠是葫芦的别称”,文中只有结语,而无论证。我征之于古籍和民俗材料,却无任何“盘即葫芦”、“盘瓠是葫芦的别称”的证据。葫芦和盘瓠是否是同一毫无差异的实体,  相似文献   

5.
畲族"盘瓠"形象的民俗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盘瓠是图腾形象,是畲族盘瓠传说中的主人公.在传承的过程中,盘瓠形象不断变形,这是畲族民俗文化发生变异的结果.运用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对盘瓠形象作了历史的回溯、民俗事象的引证,并对盘瓠形象的变形作了描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远古的盘瓠神话、盘瓠崇拜,在我国很多南方民族地区源远流长。当地的多种民俗事象构成了一种独特的中国盘瓠文化,如以盘瓠《神犬》和辛女图腾为祖先的祭拜礼仪,以及关于盘瓠与辛女的传说演变而形成的民俗歌舞以及绘画、雕刻、服饰、神话故事等等。  相似文献   

7.
从盘古神话的演变看岭南民族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盘瓠是苗族、瑶族、畲族等南方少数民族的图腾 ,这些民族普遍流传着盘瓠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在传承中不断发生变异 ,有的融进其他民族的文化 ,有的与本民族文化结合产生新的神话和传说 ,汉族文人在记录神话、传说时往往融入汉民族的文化内容 ,再流传出去 ,这些神话便成为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从神话的演变轨迹可以看到岭南民族分化、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笔者有幸于1982年和1986年两次到畲族地区调查。亲身的体验,使我深感畲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同时又不能不提出疑问,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东南沿海地区,畲族这个少数民族是怎样在汉族千百年来经济文化的包围之中保存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这确是一个值得认真思索的问题。一、盘瓠传说及其与畲族文化的关系凡是想要了解畲族及她的历史和文的化,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盘瓠传说。盘瓠传说在我国很多史籍中都有记载,现流传的较完整的最早记载见于《后汉书·南蛮传》。从东汉到现在经过了一千多年,盘瓠传  相似文献   

9.
作为历史记忆,盘瓠传说既是畲族的"护身符"和精神力量,也是其游耕农业的规约.  相似文献   

10.
"盘瓠传说"是主要分布于苗族、瑶族、畲族等南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族源神话,在正史、方志、文人笔记等文本中皆有反映,体现了华夏族对南方蛮族的表述与认知。但作为少数民族,在以汉族为主流话语权的历史时期,苗族、瑶族、畲族先民通过自身的话语以神话塑造自己的祖先形象,成为信仰。从"盘瓠传说"中,我们看到了汉族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多民族多面向的交往交流交融,以及人们共同体的整合与分化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1.
<正> 在古代神话史上,盘瓠与盘古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从唐代以来就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盘古即是盘瓠,古瓠一音之转;另一种说法认为盘瓠和盘古是两个不同的实体或是两个不同的传说人物。笔者赞同后说,盘瓠就是盘瓠,盘古就是盘古,二者殊异。现根据历史文献和瑶族的自称、传说、歌谣、祭祀谈点粗浅看法。 (一) 要弄清盘瓠与盘古的区别,首先必须明白他们各自的实质。人们都知道瑶族自古以来崇拜盘瓠。瑶族所崇拜的盘瓠的实质是什么呢?我们先从瑶族的自称谈起。盘瑶自称“尤棉”,“尤”是自称,“棉”是汉语“人”的意思,是一个附加词。“尤”  相似文献   

12.
<正> 关于盘瓠,史籍多记为畜犬或畜狗,史学界往往以此认为瑶族盘瓠崇拜就是犬图腾崇拜。而瑶族的民间资料却把盘瓠视为龙犬,瑶族人民则称盘瓠为始祖盘王。显然这二者不属犬图腾崇拜范畴,而是分别属于灵物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范畴。由此可见,瑶族的盘瓠崇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内涵。现试析之。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珍藏的一本《盘瓠世考》和两幅畲》族开基祖图》,为进一步研究畲族历史提供了真实而宝贵的史料。《瓠世考盘》和《畲族开基  相似文献   

14.
《民族论坛》2013,(3):52-53
正遗产发现地: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麻阳盘瓠祭以麻阳苗族自治县高村镇漫水村为核心区域,以锦江河沿岸高村镇、兰里镇、和平溪乡、绿溪口乡、隆家堡乡、江口墟镇、长潭乡、锦和乡、郭公坪乡、尧市乡10个乡镇各村寨为中心区域,辐射麻阳境内所有的村寨。麻阳盘瓠祭多以盘瓠庙为文化活动依托。目前,已经查明的盘瓠庙(民间多称龙王庙、三座大王庙等,一般不直接称盘瓠庙)及其遗址18处。盘瓠祭起源于远古的盘瓠图腾崇拜和盘瓠神话。麻阳苗族是盘瓠后裔,盘瓠是他们信奉的始祖、崇拜的图腾。麻阳盘瓠祭历经数百年的流传,把祭祀和民间民俗活动融  相似文献   

15.
龙是农耕文化的象征.龙是华夏各民族共拥的图腾.在中华龙文化大系统中,各民族的分系统的文化现象千差万别.究其原因,主要根源在于龙观念产生的异源.苗族的"龙"以及由龙而构成的"龙文化"源于什么呢?一、盘瓠崇拜:苗族龙文化之源苗族的龙和龙文化主要源于盘瓠崇拜.盘瓠是苗瑶语族的苗、瑶、畲等民族的男性始祖神.这在《后汉书·南蛮传》中说得很清楚.  相似文献   

16.
《民族论坛》2013,(5):16-16
正湖南省苗学学会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现任会长陈志强,20余年来,学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共有个人会员近500人,团体会员16个,建立了三大研究基地——麻阳漫水村和沅陵盘瓠洞的湖南盘瓠文化研究基地、"苗父堂"湖南苗医药研究基地和靖州地笋苗族文化传承示范基地,在凤凰三江创建了中国苗族博物馆。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第四届  相似文献   

17.
神话是远古时期人类社会活动和思想情感的艺术反映。在五彩斑斓的瑶族文化世界中,盘瓠神话以其神奇瑰丽的想象,完整动人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独特的内涵引起了人们探究的极大兴趣。不仅如此,盘瓠神话对整个瑶族的社会历史,包括民族的形成和巩固、经济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和文化习俗都产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影响。盘瓠神话不仅在历史上,而且至今仍然对瑶族社会发挥着超现实的作用。 一、盘瓠神话的内容与内涵 盘瓠神话是瑶族的重要神话之一,在各瑶族地区广泛流传。关于它的文字记载,最早可见于东汉应邵撰写的《风俗通义》,随后,《魏书》、…  相似文献   

18.
从羌人的族称、习俗、历史传说与宗教四个方面人手,对该民族羊崇拜问题进行了考证,得出了羌族不存在羊崇拜的结论,指出了以往某些相关研究中的欠妥之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田野调查为基础,通过对"做社"活动的描述,讨论现代化进程中壮族社崇拜习俗的保留和变迁,分析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壮族社崇拜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藏族崇拜"鲁"神的起源,对"鲁"神的认识,崇拜"鲁"神的方式及崇拜的原因等四方面入手,对藏族"鲁"神文化进行了分析研究.作者认为,"鲁"是一种古老苯教文化的遗留,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形式多样的"鲁"神崇拜、祭祀和禁忌习俗,研究这一文化现象对现实生活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