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陈祥明在1997年12月19日《中国教育报》撰文认为,在4。何建构有时代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化的讨论与争鸣中,学术界出现了三种文化视野,即前现代视野、现代视野、后现代视野。三种文化建设的视野有一卢、是共同的,即他们都关注文化的“现代性”,试图把当代文化建设建构在更为坚实的基础上。三者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现代视野强调当代文化建设建构的基础就是现代工业文明,忽视或者否定了这个基础就会误入反文明、反文化、反人道的轨道;前现代视野却强调当代文化建构的基础不必然就是现代L业文明,它应该是包括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在内的过去全…  相似文献   

2.
道家与当代中国新哲学的建构关系密切.在当代中国新哲学的建构中,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还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化,乃至西方哲学的中国化,都需要道家的积极参与.因为道家是中国传统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道家与儒家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体,道家是建构当代新道家的“生长点”,道家在西方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更易于同西方哲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普世价值的建构既是可能的又是必要的.构建一种合理可行的普世价值体系,需要汲取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文化资源,通过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对话才能达成.作为中华文明主干的儒家文化,包含许多反映人类文明共性、体现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内容,有助于解决当代全球问题和促进世界和谐发展.当代中国在经济上的发展和国力上的日益强大,为儒家价值的普世化提供了契机和基础.  相似文献   

4.
风险社会理论将风险置于社会变迁的宏观考察中,开辟了从风险转型研究当代社会重大变迁的新视角.它之所以能够对当代社会做出独到的研究,正是由于其将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行动者因素和结构因素、微观因素和宏观因素等都纳入研究视野,突破了传统社会学的二元对立的理论框架,将风险视为主观与客观的综合体.风险社会既是一种理论建构的概念范畴,也是一种基于风险的社会建构基础之上的主客观综合体.当前尤其要注重研究风险的社会建构机制.从建构论的视角来解释,当代社会并不是风险增加了,而是我们对风险的察觉和认知程度大大增加了,人们感知风险的增多,是由于社会文化与个体心理的相互作用、共同建构的结果.风险的社会建构存在着一种社会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5.
互利型思维方式:生态文化建构的价值观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的一切活动及其成果。生态文化之所以与传统的人本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 ,关键在于这两种文化的价值观基础有着根本的不同。传统的人本文化的价值观基础是极端功利型的思维方式 ,生态文化的价值观基础则是互利型的思维方式。在建构生态文化的进程中 ,确立互利型思维方式的价值意蕴 ,是要努力克服传统人本文化的反生态性质 ,寻求一种适于人类与自然共同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体系。它的基本原则是在承认和肯定人类满足与追求其基本需要和合理消费的前提下 ,还必须充分考虑生态发展的客现需要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理论语境中,启蒙精神所蕴含的"公共理性"向度被深深遮蔽了,这也导致了"普遍理性"的独断和霸权。与此相关联,以理性的普适性为思想根基的"全球化"思潮试图通过消解各民族的差异来实现"世界主义"共同体的做法,也已经被证明不合时宜。在当代多元文化语境中,应该重新理解启蒙精神与全球化思潮,通过认真清理和总结以往理论建构的不足,深入挖掘启蒙精神和全球化思潮中蕴含的"公共性"和"差异性"内涵,进而确立契合时代要求的新观念,这对于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恕道"是中华元典精神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人们终生奉行不悖的处世准则,其思想精髓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其运作方式就是"培养恻隐之心"、"强恕而行"、"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等等.这一思想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功能,所以对当代社会具有强烈的现实影响.  相似文献   

8.
詹姆逊的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是在全球政治和后现代文化高涨的历史语境中,建构起来的一种适合于美国后工业社会状况的马克思主义.尽管它继承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传统,然而却第一次发展了资本的文化逻辑理论,从而超越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救赎,深刻地揭示了文化的经济性;通过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传统与资本逻辑之间建立特定的张力,来重新激活当代美国马克思主义在抵抗全球资本主义普遍化逻辑中对现实问题的重大反思,并由此建构起其独特的文化政治学.  相似文献   

9.
现代文化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使得大众能真正参与到文化艺术的创造与消费中来,这是文化和历史的发展与进步使然.作为一种审美经济,文化产业首先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其次才是一种经济活动,二者和谐共生才能促进当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精神生产”、“生产也是消费”和“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个人”的理论与观点,对于认识和理解当前纷繁杂乱的文化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能够为当代文化产业研究建构一个具有较大普适性与当代特色的解释框架,进而为引导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建构一个正确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0.
从后现代哲学视角看,"网络恶搞"不是偶然的,不会因为网民的欢呼而被每个人所接受,也不会因为网民的厌恶而消失.在今日,它的影响早已超出了网络,成为社会和文化的一部分."网络恶搞"不仅在中国,甚至在世界也成为一种潮流.这实际上反映了哲学的现代性向后现代的转向.对待"网络恶搞"态度就是对待后现代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近20年来,当代主流学科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冲击,公共行政领域亦不例外.90年代,一些学者基于后现代社会的某些视角,提出要以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来取代传统的行政模式.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将公共行政与公共政策置于后现代主义的基础之上,对制度主义、宪政主义、社群主义等理论进行了批驳,致力于建构一种全新的公共行政"话语"理论.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不仅为走出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复兴以来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间无休止的争论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也对徘徊于技术与价值的两难困境中的现代公共治理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西方“后现代主义”常常被标榜为哲学上的一个“新时代”。其最突出的新颖之处就是用多元主义来拒斥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 ,即否定传统哲学对基础性、同一性和普适性的追求。这一立场当然有其合理之处 ,因为传统的本质主义哲学在义理上易导致绝对思维 ,在现实中更易造成话语霸权。但是 ,后现代主义却走过了头。它对多元性、差异性的一味追求 ,消解了终极关怀这一人类精神的自然秉赋 ,它对普适性的反对也否定了客观真理的存在。特别是 ,后现代主义的这种立场将导致价值的相对主义 ,使不同文化之间不可交流、不可通约 ,从而无助于一种健康的、主流的、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思想文化的建构和传播  相似文献   

13.
赖大仁 《学术月刊》2015,(2):100-106
西方文论的"后理论"转向,既表现为"反理论",即对此前盛行的后现代文化理论的批判反思,同时也是一种"新理论",指向对前人遗留问题及新的现实问题的重新探讨。在"后理论"转向的启示下,我国当代文论研究,一方面有必要加强理论反思,包括解构性反思和建构性反思,这不仅需要怀疑和批判精神,同时也需要建构性的理论精神;另一方面,还有必要在理论反思的基础上重建当代文论的理论自觉。这种理论自觉所关涉的主要问题,一是当代文论建构的现实基点问题,二是当代文论建构的文学观念和价值理念问题,三是当代文论对文学实践和社会现实的"介入"功能问题,四是当代文论的开放与坚守辩证统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代文化正在经历从语言文字本位向视觉图像本位转化的进程,在网络图像信息环境中普遍滋生的"两性互窥"现象,是这一进程的典型表征之一,它向美学提出了新难题.网络传播的技术物性、中产阶级占主体的网民构成和强调感性的后现代美学观念,是导致这类现象的主因.与人体图像相关的审美规范是一个在历史中动态建构的范畴.今天,只有将美学研究与信息工程学、图像传播学研究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开启对网络人体审美问题的正确思考.  相似文献   

15.
文学领域的道德叙事转向,仅从社会外部把握是不够的;文学内部秩序的变动,同样可引发道德叙事的审美移位与价值变迁.近些年来,伴随当代中国作家的"文学性"追求,以及对西方美学思想经验的移植,我们的文学产生不少耐人寻味的问题,如引进西方后现代的"道德悬置",却滋生反道德与道德虚无主义;高度倡扬"生命写作",却因缺乏对生命的批判而导致生命叙事的粗鄙化;在失去苦难的"革命"与阶级论讲述以后,因为文化传统习性的推波助澜,"苦乐叙事"大行其道,等等.  相似文献   

16.
王文华 《河北学刊》2003,23(3):117-121
进行中国文艺理论的现代性建构,必然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一号召作为一种理论范式及文化政策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体现出了开明和远见,促进了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但长期以来,简单的移植和片面的曲解使这一理论的阐释效力逐渐降低.本文希图从历史语境和思维模式转换的角度切入,重新审视和阐释这一范式的深邃内涵,提出应以当代文艺实践为立足点,实现在传统、西方与当代之间文艺理论的多元对话.  相似文献   

17.
从现状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既是碎片化的,又是虚拟的和泛化的,且尚未实现创造性转化和现代化转型.因此,有必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定位:虽然它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不再是主流意识形态,但能作为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的批判者和补充者,维护价值理性和提供人文关怀.同时,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普世价值也可以成为当代中国融入世界和赢取话语权的文化资本.基于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取向有三:一是自觉地推动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二是不能任意解构传统文化中的固有精髓,三是要努力化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之间的紧张.  相似文献   

18.
美在当代的回归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作为美学最基本的范畴,它既是一个逻辑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同样,美的发展过程既是逻辑的运动,也有历史的运动.本文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从宏观上勾勒出美向崇高、丑、荒诞的运动轨迹;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现代与后现代这一历史、文化语境中绘制了美在当代回归的蓝图;以美在当代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当下人类的精神追求重建一个即有现在性又具未来性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9.
"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   总被引:58,自引:1,他引:57  
徐勇 《东南学术》2006,21(4):16-27
本文认为,在当今"回归国家"的学术热点中,一种是向传统国家回归的价值取向,一种是重视国家研究的政治学分析框架.根据这一分析进路,应该着眼于现代国家建构的研究.相对于传统国家的现代国家具有两个基本特性一是民族-国家,一是民主-国家,前者是现代国家的组织形式,以主权为核心;后者是现代国家的制度体系,以主权在民为合法性基础.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现代国家建构中民族-国家和民主-国家的非均衡性,及由此引起的政治整合和文化整合的矛盾.认为依靠历史记忆和"祖先崇拜"的国族建构并由此向传统国家回归的思路既不现实,更不合理.对于处于现代化全球化浪潮中的当今中国来说,更主要的任务是建构一个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相对均衡的现代国家.  相似文献   

20.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兼及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要求,折衷于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能坚守科学性与客观性而又不忽略价值的意义与理解.他既不同意实证主义把人类行为化约为可观察的外部表现的做法,也不赞同完全回到人的主观世界,进行没有任何验证标准的"思辨式"研究.马克斯·韦伯是一个穿梭于科学客观性与主体价值之间、因果解释与意义理解与阐释之间的智者.这为法学研究或法律实践提供了一种方法论的基础和指导.因为,建构一种不同于自然科学,而又能够保证其客观性的社会科学方法,是法学或法律运作的一项长期的任务或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