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贵州、湖北两省三个民族旅游村寨为典型个案,从共性与差异性两个视角分析了三个村寨旅游开发模式的异同,提出了两个核心命题: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实质是文化开发;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利弊并存,但利大于弊。提出实现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良性互动的对策为:构建有效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从文化产品与文化空间两方面把握好文化开发的"度";因地制宜地选择实地民族文化村模式或异地民族文化村模式。  相似文献   

2.
根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要求,结合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目前贵州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建设的重点是抓“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三个文化旅游区、四个主导产品”。 一个中心:即把贵阳建成贵州文化旅游的中心。与贵阳市境内的红枫湖、百花湖、花溪公园等国家级、省级风景区的建设配套,开发息烽集中营、青岩古镇文化和民族风情资源,利用苗族“四月八”节庆举办大型旅游促销活动,在贵阳建设像昆明“民族村”、深圳“锦绣中华”式的贵州民族文化村,集全省民族文化精华于一村,增添贵州旅游的特色,形成新的品牌。同时,以民族文化宫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广西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民族村寨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载体。广西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特色性强,以民族村寨为主体的民族文化旅游要树立品牌意识,在整体开发和依托热点景区的基础上培育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形成推动旅游经济迅速发展的拳头性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4.
民族村寨文化旅游是民族文化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复兴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对近二十年来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成果的收集和整理,文章从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原真性、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带来的影响、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模式以及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利益相关者等四个方面展示了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进展;同时,还从理论体系建设、跨学科比较研究、民族志的写作范式、研究范围以及学术服务社会等方面对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两个角度对民族地区文化发展、旅游开发的客观规律进行系统分析,真实记录皇都侗族文化村居民的经济生活条件是否因旅游而逐渐得以改善。同时本文结合民族学相关理念,分析当地发展旅游的可行性因素,针对文化保护与传承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特点及问题,提出最适宜当地发展的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协调发展路径,通过对民族地区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进行分类保护、恰当利用的方式,试图化解皇都侗族文化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共同推进皇都侗族文化村的现代化发展,最终达到提高皇都侗族文化村各阶层居民生活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杨建春  朱桂芳 《民族学刊》2022,13(2):27-34, 136
推动民族村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既是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客观要求,又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复兴民族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只有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为进一步完善民族村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方向指导。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从产业创新发展、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绿色发展、产业开放发展和产业共享发展五个维度评估了包括旅游创新机制、城乡协调、产业资源共享等在内的15个指标层级和32个具体指标的民族村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可以初步掌握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利用质量及效果,及时反映出民族村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情况,从而精准民族村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靶向。  相似文献   

7.
村寨社区居民作为民族文化的主人,在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应当拥有文化话语权,否则将会造成民族文化真实性丧失,不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以及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的话语理论,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对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文化话语权的转移现象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探讨文化话语权转移的表现、转移背后的权力解读、转移的模式以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旅游城镇化推进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的时代背景下,贵州郎德上寨的村民因势利导,在顺应旅游城镇化发展趋势的过程中,将民族文化作为村寨建设与旅游开发的核心价值贯彻始终,并发扬集体智慧,以工分制进行运营管理和利益分成,保证了文化保护的持续性,在旅游城镇化开发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之间建立起一种利益相关、互为因果的反馈机制--郎德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和旅游城镇化的系列现实矛盾,为旅游城镇化背景下的民族村寨文化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发展民族村寨旅游是民族地区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是民族地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是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路径。本文以云南出冬瓜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分析了出冬瓜村发展民族村寨旅游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加大硬件与软件建设力度,建设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政府积极主导,居民主动参与,鼓励社会投资;挖掘民族文化,培育节日品牌;创新旅游发展思路,开展体验式旅游;以市场为导向,开发独特旅游产品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旅游文化产业化已成为当今旅游发展热潮,但在对民族旅游村寨特色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发展的同时,不断出现歪曲、滥用民族文化资源并实施泛商业化开发的问题,使得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村寨民俗文化传承创新的矛盾冲突日益加深。本文以云南省鹤庆县新华村银匠产业为例,分析其在旅游文化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为类似矛盾冲突的解决和相关问题研究提供理论、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