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安居乐业"的传统习俗和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再加上住房保障制度不健全,以及其他社会改革措施的不配套,决定了我国政府不应把房地产完全推向市场.从国际经验来看,大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没有把房地产完全推向市场,而是把住房保障作为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的头等大事,把人人有住房作为施政目标.而我国的城镇住房改革却把房地产完全推向了市场,造成房地产价格虚高不下,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我国政府必须尽快出台<住宅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住房的准公共物品性质和政府的责任;全面反思开发商模式,强化政府的行政监管职能;推动地方政府转变GDP增长观念;改革住房用地的审批与拍卖制度;强化对社会资金和国外游资的监控力度等多项措施,遏制房地产泡沫,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健康、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价格增速增幅超过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承受能力,备受各方关注,被喻为新"三座大山"之一,中央多轮出台调控政策,房地产市场问题有了一定改善,但调控效果还不能令社会各界满意,调控机制尚待建设和完善.近期由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紧缩政策、保障性住房等政策的影响,深、沪、京三地房地产价格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从内在张力来看,房地产价格上行趋势明显.如何构建房地产价格的内在调整机制,成为房地产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房地产转轨时期的房地产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捋清以下十大关系是制定科学调控政策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房价仍有上涨过快的苗头,这说明政府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组织协调工作是必要的,如此,才能“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也才能满足困难家庭需求”.可以说,中国对房地产的政策调节仍任重而道远.政府只有做好“裁判员”和“守夜人”的工作,才是最有效率和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中国房地产政策回顾与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房地产政策经过了计划经济时期住房制度阶段,住房制度改革阶段,住房制度市场化阶段三个时期.伴随着房地产制度性政策和调控性政策的不断配合推出,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回顾并梳理各个阶段的房地产政策,认真分析不同时期房地产政策的作用和影响,针对中国房地产政策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国家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房地产开发企业及相关企业的经营决策,消费者解读政策、理性消费等,应充分考虑到不同阶段不同政策的匹配性和实际影响.随着房地产制度性政策的不断完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会越来越健康,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数目会逐步减少,中国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法则,体现中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房地产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推行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奎燕 《学术交流》2004,(11):74-77
目前,在我国推行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存在着抵押贷款规模过小、房地产开发融资渠道不宽、商业银行积极性不高、信用制度不健全、法律环境不完善等问题。我国还不具备大规模推广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朱文蔚 《创新》2014,(2):42-46
房地产经济的繁荣曾推动了众多国家经济的发展,但由此引起的房价过高也给很多国家带来了诸多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调控房价的一些具体措施对我国的启示主要表现在:房地产调控需凸显房地产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同时房地产调控是个系统工程,税收应该充当房地产调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杨梦涯 《探求》2012,(1):56-61
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工作中存在着住房公积金覆盖面不广泛、保障机会不均、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功能缺失、住房金融机构单一等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政府在住房金融问题上宏观调控失灵,导致宏观调控措施有时适得其反、宏观调控措施有时造成新的更大的垄断、政府土地储备制度和政府担保制度不完善等。防止政府宏观调控失灵的对策主要有:建立有效的法律体系、建立有效的住房保障机制、制约政府权力。  相似文献   

8.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收入与消费密切相关,消费调控政策是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内外需求不均衡发展,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房价上涨过快、社会保障不完善抑制居民消费行为。促进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发展,应当加大货币政策在消费调控中的作用,发展和完善信贷消费,完善促进消费增长的税收政策,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强化收入分配调节,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着力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  相似文献   

9.
不同经济地区廉租住房配租机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权是人权的基本内容之一,人人都应享有适当的住房.不断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民生问题.城镇廉租住房制度是国家住房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市场化住房分配机制的必要补充.由于我国目前廉租住房的供给主要由地方财政支出,因此,在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廉租住房配租机制.具体体现为廉租住房的配租对象、配租模式及配租标准的差异.廉租住房的供给具有社会保障性质,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地方政府应根据财政状况、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度、城市现有住宅存量、质量与价格、城市二级住宅市场的发育程度及配租对象的偏好综合考虑,选择适宜的配租模式.同时在未来我国廉租住房保障立法中应给予地方政府选择配租模式的创新空间.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现阶段加大廉租住房房源的供应均是非常必要的.在经济发达地区,可以制定政策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廉租住房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住房问题是中国重要的民生问题,而住房保障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将住房保障事业看作是由政府主导的"住房保障公共事业",其提供的产品是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的保障性住房以及住房保障政策,借用"PEST"分析方法具体分析影响中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政治因素(P)、经济因素(E)、社会因素(S)和政策有效性因素(T).从政治因素来看,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存在管理不足与法律约束力差的问题.房价收入比、保障性住房供需矛盾两个经济因素,反映出我国住房保障制度覆盖面窄、保障不足,保障性住房供需矛盾严重的问题.人口结构、城市化、传统习俗三个具体的社会因素再次印证住房保障制度保障力度小,供给不足的缺陷.政策有效性因素,反映出住房保障制度本身制度的有效性差,而这一制度缺陷致使道德风险问题频发,带来负外部效应.基于此,完善中国住房保障制度应采取的对策为:增强政府住房保障能力、倡导新型住房供给与消费模式、增强住房保障制度的政策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房地产价格过高且居高不下,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价值规律,蕴含极高风险。虽然现行的房地产开发制度和商品房按揭制度促进了房地产市场化,带来了房地产业的短期繁荣,但由于我国房地产价格形成机制极具投机性,缺乏相应的风险控制机制,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极易酿成风险。采取法律手段,限制房地产业的信贷发放、改革现行公积金制度、抑制房地产投机,对控制房地产价格泡沫的膨胀,防范房地产价格风险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沈艳兵 《社会工作》2009,(16):48-50
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不仅是解决房产领域诸多问题的关键,更是稳定社会领域各方利益的要求。住房保障制度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希望通过解决社会弱势群体基本的住房问题来缓解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住房保障制度是实现房地产市场持久繁荣的基础。更是维护社会整体稳定的有效方法。天津住房保障工作已初见成效,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  相似文献   

13.
由商品房开发小区原有规划变更而引发购房者与开发商之间的矛盾、纠纷近年来不断出现。分析研究规划变更引发矛盾纠纷的根本原因,正确解析规划变更中的各种法律关系及各方权利义务,规范规划变更行为,是促进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基于学区房现状浅谈教育地产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坚 《创新》2010,4(2):60-63
"学区房"是当今购房热中的常见词汇,成为市场需求的关注热点。基于此,有必要把教育与地产结合,进行教育地产的开发,将其作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突破点。分析学区房当前的现状、高价格原因以及教育地产发展的必然性,得出教育地产是缓解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有效途径,并阐述当前教育地产发展模式及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住房制度的改革,房地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房地产市场逐步完善,消费者日趋成熟和理性。房地产开发企业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市场营销的作用。体验式营销就是伴随这种趋势而出现的,它更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与消费者沟通更有力,已经成为房地产营销的一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方长春  刘欣 《社会》2005,40(4):163-190
与关注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中的体制性因素和市场能力因素对住房不平等的影响,以及着重以个体的劳动力市场处境予以解释的观点不同,本文认为,居住有很强的空间粘滞性,地理空间差异同样是理解住房不平等问题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因素。对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分析发现,居民家庭房产的地区差异具有高度的统计显著性。基尼系数按地理空间分解后显示,相对于家庭收入或家庭人均收入的地理空间差异而言,家庭住房资产的地理空间差异更为突出;运用赫克曼两步回归法分析资料发现,地理空间因素不仅影响产权住房的获得,对房产产值的效应也具有高度的统计显著性。这些发现都支持了我们的基本论点:地理空间差异不只是住房不平等的外在表现,而是导致住房不平等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关注地理空间这一结构情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及其社会不平等后果不仅有现实的政策意义,也有助于拓展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加大政府对住房保障的力度,逐步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住房保障体系以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将保障性住房和轨道交通建设沿线土地利用模式结合研究,不仅使得中低收入人群也有机会分得轨道交通带来的便捷和房产的升值,同时公交导向发展策略(TOD)也为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沿线的土地利用模式带来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李曦  袁泉 《创新》2013,(3):87-90,125,128
1998年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并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但房价的过快增长也增加了人们的生活压力,并对经济运行造成不利影响。为了抑制房价的过快增长,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包括金融政策、土地政策和税收政策。2010年政府推出了限购政策,通过抑制需求来控制房价。研究表明:1998至2002年的调控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3至2008年调控效果不佳;2008年底至2009年政府并没有对房价进行有力调控;2009年末至2012年初,限购令的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9.
毛小平 《社会》2014,34(2):118-139
本文基于2010年广州市的千户问卷调查数据,利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发现了住房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住房分层机制中的自我选择性:在1998年前的体制内,能力强的人倾向于不购房,而在1998年前的体制外和1998年以后,能力强的人倾向于购房。在1998年前的体制内,不购房者如果购房,其住房等级会下降;购房者如果不购房,其住房等级会上升。在1998年前体制外和1998年后,那些人力资本或政治资本高的居民实际购房时,其住房等级会更高;购房者如果不购房,其住房等级会下降。由此可知,权力机制与市场机制是影响住房分层的结构因素,政治资本或人力资本的高低是住房分层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政治资本或人力资本高的居民住房等级也高”的论断从某种意义上忽视了居民的自我选择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