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州是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地,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诞生地。中共"三大"所确定的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开启了中国统一战线的先河。为了深入研究统一战线在我国形成发展的历史,回望统战初心,服务统战工作,推动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举办了"广州与中国统一战线"学术研讨会,围绕中共"三大"与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统一战线思想与实践、历史视野与新时代统一战线进行了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2.
马林先后两次到广州:第一次广州之行,产生国共两党合作的统战思想战略和将中共中央局移驻广州并在广州召开中共三大的设想;第二次广州之行,全盘操作并实现了中共中央局迁移广州,指导中共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的统一战线策略方针。可见,广州既是马林孕育形成国共合作思想战略的发源地,也是中共制定统战方针政策的发轫城市,对中共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从何处发源是统一战线学科研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前沿问题。不断深化统一战线发源地的研究,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对于深刻理解统一战线的初心与使命,对于坚持好、运用好、发展好统一战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发源地问题的提出及学术界讨论的几种不同观点进行梳理与评述,最后重申并论证广州是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4.
革命统一战线发源地所应具备的五个标准:发端时间最早;具有坚强领导核心;形成强大聚合力;应有相对稳固区域;具有辐射影响力。据此,广州可称为中国统一战线发源地。广州(广东)独具统一战线发源地的社会条件,才能使统一战线得以在此建立。然而,统一战线发源地问题仍需深入研究,为此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1924年3月8日,国民党中央妇女部在广州举行了中国第一次"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这次活动是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开展起来的,同时又是国际国内妇女运动发展的产物,标志着中国开始结成妇女统一战线,开启了中国妇女运动的新纪元,也促使中国妇女革命思想的新觉醒。  相似文献   

6.
革命统一战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战略、策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法宝之一,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统一战线。为纪念毛泽东诞辰九十周年,我们再一次学习领会毛泽东关于革命统一战线“又联合又斗争”的论述,对于正确理解毛泽东的统一战线理论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7.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结成统一战线,中国革命就进步,取得胜利;统一战线破裂,中国革命就受挫折.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一部分,就是在同资产阶级联合又同他们斗争的中间发展和锻炼出来的.”①抗日战争时期,由于进行的是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犹为突出.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妇女界抗日统一战线也形成了,它既推动了民族战争的胜利前进,又促进了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贡献张琴芬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实践中,毛泽东详尽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及特点,认为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进程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组成部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  相似文献   

9.
大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幼年时期,也是中共对中国革命一系列问题进行艰苦探索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孕育时期,作为大革命活动中心的广州更是历史地充当了毛泽东思想萌芽的发端地,为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发展作出了贡献,其内容涉及统一战线思想、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农民问题理论、文化宣传和党建思想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也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战略家。他在革命和战争年代 ,把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实际 ,为发展革命统一战线 ,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 ,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把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极其广泛地发展了爱国统一战线 ,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 ,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战略策略。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国內革命战争时期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对于推动和促进国共合作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1923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这次代表大会作出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大决策.在党的"三大"前后,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作为国共两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积极探索者,与国民党建立党内合作的决策者和在统一战线中争取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实行者,为这次大会取得成功并推进中国革命事业作了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繁荣和发展无产阶级文艺事业,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文艺统一战线,这一思想不是毛泽东同志首倡;但纵观中国革命文艺统一战线发展的历史,毛泽东对文艺统一战线理论所做的贡献却是无人堪比的。文艺统一战线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文艺理论和文艺实践问题。不能持续稳定地贯彻执行党的文艺统一战线政策,正是造成某些时期文艺工作指导思想左右摇摆,革命文艺事业遭受损失的主要原因。为此,研究毛泽东文艺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基  相似文献   

14.
一九二四年一月,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正式决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接受了我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并发表了大会《宣言》,改组了中国国民党。这样,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了广泛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这是孙中山先生在新的征途上迈出的一大步,也是他晚年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15.
在长期的血与火的中国革命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在统一战线领导权问题、两个联盟及其关系问题、统一战线的原则和策略方针等问题上,形成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极具中国特色,它不仅成功地运用了马列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基本理论,而且还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毛泽东同志从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出发,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把统一战线提高到关系革命成败的“三大法宝”之一;阐明了毛泽东统战理论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学习实践邓小平同志新时期统一战线思想,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相似文献   

17.
实行“党内合作”是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惟一形式,有力地促进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和党的力量的壮大,为中国民主革命打下了基础。实行“党内合作”形式不是造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和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正> 统一战线是一门科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问题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的自身统一和同盟军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要联合最广大的同盟军这个统一战线的理论。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并且明确提出了“统一战线”的概念。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制定和实行了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统战理  相似文献   

19.
大革命时期,不少国际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投身到中国革命的洪流中,对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加伦就是一位杰出的代表。加伦是苏联著名的军事活动家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留赫尔(1889—1933)在中国的化名。加伦在192d年10月和1926年5月,两次受苏联政府的派遣来到中国,先后参加两次东征和北伐战争,均担任军事总顾问的重要职务。加伦在当时影响很大,在革命统一战线中威望也很高,一些同民党人尊称他为“军师”,共产党人亲切地称呼他为加伦将军。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中国化的渐进过程中,"策略""战略""政策"等概念的交错叠合,遮蔽了统一战线从策略向战略的转变。把统一战线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是中国共产党对这一理论的独创性发展。由此出发,它确立了各革命阶级(阶层)长期共存的合作关系,决定了未来国家的性质与组织形式,也拓宽了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