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旅沪俄侨与苏联卫国战争汪之成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后,反对苏维埃政权的旧俄贵族、军人、文官、商贾和知识分子,在各地白军相继被红军击溃后,便纷纷亡命国外;而革命前本已留居在国外的俄侨,也绝大部分都不承认苏维埃政权,所有这些人便成了政治流亡者。旅居国外的俄侨,...  相似文献   

2.
俄国十月革命对新疆的影响──兼论杨增新对苏俄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7年11月7日,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这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这场震憾世界的革命,对新疆发生了重大影响。严守中立,助红剿白十月革命的风暴很快席卷俄国的中亚和西伯利亚边区。1917年11月10日,塔什干爆发工农兵武装起义;1918年1月,布尔什维克党人控制西伯利亚重镇伊尔库茨克;3月3日,斜米列奇(七河)省省会维尔诺(今阿拉木图)苏维埃政权建立;4月以塔什干为首府的土耳其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  相似文献   

3.
:1 91 7年在俄国二月革命形成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影响下 ,在俄国远东地区的朝鲜族元户人和余户人分化成两个对立的阶级 ,各自建立政治团体。元户人建立的“全俄韩族会” ,倒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相反 ,在广大余户人和亲布尔什维克派的支持下 ,成立了“在俄韩人会”。十月革命胜利后 ,两派暂时合并 ,但各自保持不同的政见 ,左派主张以工农革命为主的社会主义革命 ,右派则坚持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后来左派创立了朝鲜最初的社会主义政党———韩人社会党 ,两派虽一同在国民议会中 ,但推行的路线、方针是对立的。 1 92 0年 1月 ,苏联红军进驻海参崴后 ,朝鲜人反日运动高涨 ,韩人社会党左派骨干 ,筹建义勇军、“独立团”等军事组织。 1 91 9年 -1 92 2年在 4年内战期间 ,远东朝鲜族组织了 48支红色游击队 ,从黑龙江、后贝加尔地区到南乌苏里的波谢特地区打击日军和白军。他们英勇善战 ,屡建战功 ,为解放远东地区作出了巨大牺牲和不朽贡献  相似文献   

4.
《理论界》2017,(11)
从《国家与革命》到《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十月革命前后列宁的宣传思想工作对十月革命的胜利、苏维埃政权的巩固起至关重要作用,是无产阶级政党宣传思想工作的典范。为马克思主义"正名"、无产阶级团结力量、从革命中"来"到革命中"去"是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宣传思想工作的理路,而理论自信、人民中心、直面"革命"是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宣传思想工作对当前所具有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 ,“新经济政策”是20年代初由列宁提出来的一项极其重要的经济政策。十月革命后 ,苏维埃政权遭到国内外敌人的猖狂进攻 ,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不得不同敌人进行殊死的搏斗 ,战争延续达四年之久。战争使俄国革命新生政权无暇顾及经济建设 ,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 ,因而1921年全俄经济陷入了极大的困境 :饥荒遍及全国 ,到处都有成千上万的灾民 ;工业总产值早在1920年就已比战前减少近6/7 ;农业减少了近1/2。与此相伴的是严重的政治动乱和革命队伍内部的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 ,1920年3月 ,列宁在俄共…  相似文献   

6.
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开始在实践上探索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没有任何先例可循且面临着内忧外患双重压力的背景下,为了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身负领导角色的布尔什维克党必须通过自我革命实现“自身硬”以更好地推动社会革命。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执政党自我革命思想既来源于对马克思恩格斯党的建设思想的继承创新,同时也源自于俄共(布)维护执政地位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需要。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执政党自我革命思想的语义维度主要包括自我调适、自我警醒、自我否定、自我净化和自我纠偏五个方面。这些具体举措对新时代推进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具有重要启示,即必须严明纪律,坚守人民立场,始终保持“赶考”清醒和定力,协同推进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  相似文献   

7.
“左派共产主义者”是十月革命后俄国党内关于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争论中形成的以布哈林、拉狄克为首的“左派集团”。他们不顾当时严峻的国际国内条件,一味强调坚持革命原则,力主同德国进行战争,在这场争论中始终持与列宁意见相左的观点。列宁为了苏维埃政权的前途,对“左派共产主义者”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最后终于以党内多数通过了同德国签约的决议,从而保住了苏维埃政权。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革命老区(简称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摇篮和中国革命胜利的丰碑。四川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过重大贡献和牺牲。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其中心区域在我省巴中、广元、达州,极盛时期面积达4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建立了23个县和1个市的苏维埃政权.红四方面军主力由入川时的1.5万余人发展到8万多人.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关于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权的一系列指示和中国苏维埃政权建立的历史过程,论述了中国苏维埃政权的历史作用,并对中国最早建立的红色政权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苏维埃宪政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较为健全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的组织机构和领导体制,提出了处理党政关系的一些基本原则,初步探讨了民族区域自治,将民族资产阶级作为苏维埃政权的阶级构成之一;但也有沉痛的教训,机械地移植了苏联的苏维埃体制,“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现象严重,倡导脱离中国实际的民族自决权和联邦制,民族资产阶级在很长时期被作为革命的对象。  相似文献   

11.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得社会主义从理论成为现实。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的同时,列宁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苏维埃。列宁指出,苏维埃政权与一切剥削阶级国家政权的根本区别在于:一、拥有革命的同人民极密切联系起来的工农武装力量。二、苏维埃政权同广大人民群众有着不可分割的、容易检查和更新的关系。三、这个国家机构的工作人员不是以往那种经过官僚手续产生的官员,而是通过民意选举产生并可按照民意而更换的。四、它不是高高在上的,保证同各行各业都保持紧密的联系,能够不要官僚而  相似文献   

12.
十月革命胜利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苏俄(后苏联)处在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乌云密布和风雨到来之时,苏联采取灵活的远东战略,使自己避免了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局面,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那么,苏联远东战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应如何评价?本文就此问题作些探讨.一、同国民党政府改善关系,遏止日本北进苏俄政府建立后,日本帝国主义不仅唆使俄国的反动势力进攻苏维埃政权,而且亲自出兵占领远东广大地区.因此,日本是苏俄在远东的主要敌人.经过苏俄国内战争和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斗争,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但是,日本帝国主义并不甘心它的失败,仍在伺机进攻苏俄,企图推翻苏维埃政府,达到称霸远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1921年3月,在列宁领导下,苏俄制定和实施了新经济政策。这是苏俄在进入和平经济建设时期一个极为重要的政策转变。这个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在当时的苏俄和中国都有不同的认识。以至发生争论。我党早期领导人高君宇就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行发表过自己的见解。本文拟对这一政策及其争论的历史背景和高君宇的理解作初步考察,以对高君宇的认识做出恰当的评价。1917年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工农苏维埃政权。革命成功不久,为了挫败随之而来的十四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敌对势力叛乱,度过灾荒,饥馑,年轻的苏维埃政权曾制定和实行过“战时共产主义”的特殊政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就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贡献,作一简要的论述。 (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李大钊是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积极宣传马列主义的第一人。十月革命后不久,他接连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完成了革命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当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挑起“问题与主义”论战时,他明确指出:“我可以自白,我是喜欢谈谈布尔什维主义的”①。在此前后写成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则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  相似文献   

15.
中共“六大”对苏维埃政权建设问题给予空前重视的原因,主要是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以及根据现实斗争需要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六大” 苏维埃政权理论的提出有重大现实意义,也存在许多左的错误;“六大” 苏维埃政权理论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权力制约与监督进行了探讨,并形成了重要的思想。研究列宁的权力监督思想,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反腐倡廉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是人类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理论变为现实的一次伟大实践。为确保人民当家作主,防止新的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列宁反复强洞权力监督的必要性,认为它是关系到"维护劳动者的政权",关系到"防止资本主义压迫制度复辟"的大事。当时苏维埃…  相似文献   

17.
对十月革命性质的再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这似乎是一个定论。但是笔者认为,1917年俄历10月25日发生的俄国十月革命也如同中国革命一样,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其理由如下:第一,十月革命究竟是什么性质的革命,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取决于革命前俄国社会的性质。十月革命前的俄国虽然资本主义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上仍然是一个沙皇统治下的封建制国家。这一点恐怕是没有疑义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指出,沙皇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较晚。在19世纪60年代以前,俄国工厂还为数甚少。当时,贵族地主的农奴经济占着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十月革命既是伟大的政治革命,同时也是深刻的"思想革命"以及更为艰巨的"文化革命".新经济政策时期既是苏维埃政权在经济领域的重大调整时期,同时也是文化政策和意识形态的重大变化时期,并且也是知识分子分化和形成时期.知识分子作为社会价值文化体系与意识形态的创新者与传播者,在转型中的苏维埃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在精神上和肉体上经历着"政治革命"和"文化革命"的双重冲击,他们不仅是苏维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体,更是被社会主义文化改造的客体.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陕甘宁边区政权 (包括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 ) ,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民主专政 ,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陕甘宁边区政权性质不但不同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的工农苏维埃政权 ,而且这种政权的理论与实践为后来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十月革命后,俄国知识分子在精神上和肉体上经历着"政治革命"和"文化革命"的双重冲击。在新经济政策这一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里,知识分子利用政策调整提供的公共空间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在苏维埃政权的政治规训之下,知识分子经历着痛苦的群体分化和政治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