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情"与"理"均为人性,是伦理道德的重要人性前提和精神因子。西方道德哲学以"理性+意志"为人性结构,形成了以理为主、情理二分的传统,并且理性主义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中国道德哲学立足于血缘文化,形成了以"情"为主、情理合一的情理主义伦理形态。两种传统都彰显着在人类精神文明史中的独特魅力。但是由于人性本身是知情意的有机统一,现代社会中理性的张扬甚至独霸导致的现代精神文明之痛:伦理认同和道德自由的分离;现实世界和意义世界的分离,再次确证了道德哲学应当立足于情理统一的人性基地。  相似文献   

2.
汤显祖“情之至”论,当下学术界都把以情抗(反)理作为其核心内涵予以认定,其关键在于对《牡丹亭记题词》的读解上。结合“临川四梦”,两者均不能得出对立关系论断;同时异世之人尽管歧见纷呈,但于中国思想文化传统境域而言,情理关系始终处于和合状态;汤显祖贵生思想以生之理统贯人之生,实质上建构的仍是情理和合关系态势。  相似文献   

3.
情理逻辑也就是由情及理的逻辑,它既是情扩充和延伸的逻辑,又是理的生长逻辑。这一逻辑的充分发展导致了情理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此即是情理逻辑悖论的具体内涵。这一悖论使得传统儒学陷入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困境之中。尽管传统儒家为克服这一悖论和走出理论与实践的困境作出了自觉的努力,但由于它是传统儒家伦理文化的本质使然,所以,这种努力最终归于失败,而这也就决定了情理圆融的境界只能成为传统儒家永远无法实现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4.
作为王夫之情理美学观一个组成部分的理欲合一论,是建立在其化生的自然发展观、主客互动的心物学说和相反相成的辩证思维的基础上,并且与其伦理道德观密切相关。他的理欲合一论强调寓理于欲以理导欲,表现出倾欹于理的取向。这种理欲合一论在审美观照中就具体化为性—情—欲关系的递相制约,由此导引出情感的雅俗和贞淫之别。王夫之的理欲合一论从精神上标示了当时情理美学观向传统文化复归的时代趋势;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情感美学思潮由唯情主义向理性主义的历史性转折。  相似文献   

5.
情与理是我国明清小说批评中占重要地位的一对批评用语。明代初期,瞿佑等批评们家的“情理”观念是“理”字当先,占绝对优势地位;明代中期至晚期,汤显祖、冯梦龙等主张以情反理,“情”至高无上;明末清初时期,人们的“情理”观念表现出两种倾向:一是以天花藏主人为代表的一部分批评家主张情理合一,二是出现了金圣叹、毛宗岗和张竹坡三大评点家,赋予“情理”新涵义;清代前中期,脂砚斋等批评家们的“情理”观更加符合小说的艺术规律,达到了“青出于蓝”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明清文论的情理之辨由情感至上转向情理融合 ,在把握方式上是偏重而不偏废 ,情理合一而倾欹于理 ;在表现方法上基于理体情用思维而主张藏理于情。其精神特色在于 ,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热切关注和呼唤人性尊严、要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具有近代启蒙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7.
对过去那种认为理学家对于文学的主张是重理轻情、以理抑情,甚至以理废情的观点予以驳斥.通过对理学家的重要代表人物邵雍、二程和朱熹文学思想中的情理观进行分析,认为:理学家主张文学是要写情的,且情理并重,只是此情并不是一己私情,而是理性化了的"与天地同其大"的高级情感.  相似文献   

8.
作为古典和近代两种不同的审美理想的代表者,前后七子和李贽都把批判程朱理学以理非欲、为理废情、消解情理统一境界的谬误作为各自审美特征论的突破口。如果说七子重于情理关系,在情理和谐中实现情志的张扬,李贽则关注欲与理,在欲理对峙中达到情欲的超越。李贽童心说、自然情性论和泄愤说无不表现出对儒家诗教传统的背离。文学形态上,他提倡以俗为至文,高扬近俗大旗,是对前后七子古雅观念的反动,昭示了近代平民意识的泛滥。总之,在审美理想由古典而近代的思想链中,李贽这一环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有感于社会转形期文化的无序状态与精神文明的萎缩,试图探讨礼乐精神中某些合理因素,以裨新的人际关系与新的人格之形成。“情”与“理”、“灵”与“肉”的矛盾与生俱来,永远困扰着人类。神人之别、人兽之关由是而生。作为文化调适手段的“礼”与“乐”亦由是而出。礼乐精神的核心是“和而不同”、多元融合、灵肉一致、情理相成,俾人格完美、生命不息。自然生态的破坏,危及人的物质生命;文化生态的破坏,危及人的精神生命。时至当今,应有新的礼乐精神,形成新的、平衡的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0.
先秦时期的情理美学观是从“诗言志”观念生发为儒家的以理节情论、道家的情感自然论和屈原的“发愤抒情”论的不同理论形态,它们共同确认了文学情感表现的文艺本质论。在此基础上,情感美学观和理性美学观得以分型确立和形成同源异流的基本格局,为后来情理美学观的流变规范了总体框架和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1.
情与理是我国文学批评一对重要范畴,出现于唐宋,至明清广泛运用于小说批评。面对情与理的矛盾,或主情,或主理,但以主情居多。情与理并非完全势不两立,大多数批评家追求情理相兼而相得。  相似文献   

12.
《到灯塔去》的情感拯救主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伍尔芙在其代表作品《到灯塔去》中,用意识流的创作手法,深入揭示了情感与理性的对立,指出了情感的价值,认为情感使生命具有尊严。同时指出了理性崇拜对人性的践踏,认为情感是拯救干瘪的灵魂、抵制异化及无所不在的物的暴力的重要途径。伍尔芙的目的不是批判理性,而是旨在揭示被忙碌的人们所忽略的情感真相,让工业社会中被异化的人们从中得到启迪,以镜鉴生活。  相似文献   

13.
强调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对“情、理、法”重新认识,应该挖掘其合理因素;分析了“情、理、法”三者的结合在实现法律体系本土化,保障司法公正以及增强判决执行力中的价值;建议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应该合理地运用“情、理、法”。  相似文献   

14.
晓之以理 ,就是向工作对象宣传灌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使之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动之以情 ,就是通过情感交流 ,语言疏导 ,形象感染和行为影响激起工作对象的情感共鸣 ,使其思想行为逐渐向教育者所要求的方向转化 ;情与理是辩证统一 ,情以理为指导 ,理以情为纽带  相似文献   

15.
自东汉后期至魏晋时期,以闲情为主题的赋都具有"劝百而讽一"的特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前人皆认为是由于"发乎情止乎礼仪"的礼教原则的束缚.然而事实上,汉末魏晋时代是一个儒学崩溃的时代,反礼教蔚然成风,士人普遍重情而又以理节情,这说明闲情赋的"劝百而讽一"并非是"以礼节情"的结果,而是个体生命的本能冲动与有利于个体生命存在的欲求内在冲突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在情感思想上,在自制者与具有完满德性之人的区分、情感不是行为良好的保证等方面,康德与亚里士多德是有共同之处的。但在解释情感与德性、情感与理性的关系方面,亚里士多德主义则要比康德主义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7.
传统上,情感和认知被认为是极端对立的,而且这一观点在学习理论当中有所体现。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缺乏对情感的正确理解。事实上,情绪与认知有关,情绪与智力有关,情绪与学习有关。这些观点在网上学习的实践中逐渐呈现出新的活力。本文在调查访谈几十位不同层次的在线学习大学生之后,着重探讨有关在线学习的主要情绪以及这些情绪对网络教与学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古希腊悲剧的歌队是一种耐人寻味的戏剧形式因素 ,它将悲剧的情感以一种纯粹的形式独立出来 ,形成情感外化机制 ;歌队的合唱歌包裹在悲剧故事核心周围 ,用集体理性规约个人情感 ,形成情感引导机制 ;歌队帮助观众宣泄“怜悯”、“恐惧”的情感 ,同时又用理性力量收束那些过度的情感 ,使观众的心理走向平和健康 ,形成情感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9.
像许多后现代主义者一样 ,美国著名的解构主义批评家保罗·德·曼经常被指责其文本只注重学术性本身的探讨 ,而缺乏对情感的关注 ,特别是其文本的语言给人以冰冷的感觉。上述的观点未免有些偏颇 ,事实上保罗·德·曼不仅注意情感问题的探讨 ,而且将这种探讨置于理性的框架之内 ,创造了一种情感与修辞相结合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王统照的诗论特别强调"感情"、"理致"、"音乐化"问题,实质是要求情感与理致合二为一,音乐化形式与思想内容合二为一.他解释风骨是风华、情感与骨力、气魄合二为一.他认为新旧体诗难于一刀两断.诗非"做"不成,不是"写"出的.体现了他的"爱与美"的文艺观与和谐美学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