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 主体和主体问题是近代哲学才明确提出的,而王船山早在十七世纪就涉及到了主体性问题,发表了许多别开生面的见解,形成了很有特色的主体性思想。一、主体性思想的基本特点,是弘扬人的自觉能动性一般地说,主体性含有两重意义:一,主体性是人类存在的方式、活动方式以及自身的把握方式,概括地说,人是主体存在物;二,主体性又是对象性活动中主客体相关之中主体的特性。王船山对这两个方面都涉及到了,但他主要是在后一种意义上探讨主体性问题的。他天才地猜测到主体性是指人作为主体的  相似文献   

2.
主体性与主体性原则的科学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主体性问题,首先要了解主体性的内涵。什么是主体性?主体性是指作为认识与实践主体的人的本质属性,是人性的进一步具体化。所以,主体性乃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规定性。正是这一规定性,使主体不仅与动物(有人把它叫“动物主体”)、与“人工主体”区别开,而且又与客体区别开来。可见,主体性的内涵,是指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规定性及其与客体的对应关系中表现出的主体的基本属性。其内涵包括着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实践性、社会性和创造性等;与上述属性对应的尚有主体的变动性、依存性、意识性(有人也叫主观性)、个体性和平凡性等。在主体的上述属性中,最能体现主体性本质的是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主体的上述属性,便构成了主体性的基本涵义,它们在主体与客体的对应关系中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从人学视角看马克思的存在论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哲学开辟了一条真正经验式的、以具体事物具体分析为鲜明旨趣的全新存在论致思路径,拒斥了任何脱离存在物的具体特性、存在方式和抽象谈论"存在"问题的形而上学企图,从而既超越了传统哲学家的形而上学实体论,也超越了海德格尔等现代欧陆哲学家的形而上学存在论.他的这一存在论革命,反映在人学现上就是:以关于人的三个规定性(自然存在物、对象性存在物、群体存在物)的人类学具体分析为逻辑起点,深入到对人的存在方式的经验分析,发现了人的两种基本的存在方式--人既是活动中的存在物,也是关系中的存在物,进而科学揭示了人的本质,实现了人学的根本转换.  相似文献   

4.
在主体性问题的讨论中,有的同志把主体和客体与主体性和客体性两对范畴混在一起,用主体相互规定、主体无法离开客体的理由来否认主体性原则,或者一说主体性就马上强调主体离不开客体,追问应该把客体放在什么地位。我认为这是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是把主体概念与主体性概念混淆起来了。主体属于主客体关系范畴,与客体相互规定、不可分割,离开主客体的关系就无所谓主体和客体。但主体性却是属于属性范畴,是指主体作为一种既是实存又是关系范畴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性能、属性。二者不能混淆。  相似文献   

5.
实践性、客观性、主观性与主体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主体性与主体性原则问题,必须搞清楚什么是主体性。而要搞清楚什么是主体性,又必须搞清楚主体性与实践性、客观性、主观性的关系问题。 一、对象性活动与主体性 什么是主体性?有的同志说,主体性包含着二重意义:一是,主体性是人类的存在方式,人是主体存在物。这是主体性最重要、最本质的方面。二是,主体性又是对象性活动中主客体相关中主体的特性。第一个层次比第二个层次更重要,并规范着第二个层次。这是一种新观点,值得研究。此论说主体性是人类的存在方式,或人是主体存在物,这是就人类与自然或外部世界的关系而言的。就此而言,可以这样说。但如果进一步问为什么主体性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6.
一、主体性:人、作家作为主体的前提条件在人类活动中人是主体;在文学创作中作家是主体。这种说法并没什么不对。但是,有的同志把一般意义上所说的“主体是人”这一命题变成了:人从来和永远是主体”,断然认为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主体,并以此否定人作为客体存在的可能,这就颇令人费解了。  相似文献   

7.
论人类主体及其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类存在与“类主体”当我们将人类作为整体来考虑时 ,区别于自然界其他生物物种 ,人是一种“类存在物”。在这个意义上 ,可以说人有其“类本质”,人的生活是一种“类生活”,人的意识是一种“类意识”。尽管青年马克思在使用这些以“类”为定语的概念时 ,明显带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色彩 ,但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有其理论的价值 ,不应以所谓“不成熟”一概予以否定。“类”概念是对同类事物的抽象概括 ,与其说类是一种实体 ,不如说类是一种关系。具有某种类特征的存在 ,也就是处于某种共性关系之中的存在。人类作为类的…  相似文献   

8.
谁是社会道德的主要承担者和践履者?什么道德是社会的主体道德?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我们认为,官是社会的道德主体,官德是社会的主体道德。一、道德主体道德主体、道德主体性是目前学术界讨论得比较多,且意见不一的概念。这主要源于对主体概念的歧义。我们认为,主体概念应分三个层次来理解:(l)实体意义上的主体。如黑格尔就主张实体即主体。费尔巴哈甚至从哲学本体论上认为,主体就是本体、本原,“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思维是从存在而来的,然而存在并不来自思维”①。马克思也认为,贵金属是货币的主体,…  相似文献   

9.
在邓小平理论宝库中,蕴含着深刻的主体性建设思想,邓小平对人的主体性和主体性建设问题不是注重于抽象性、概念性的阐述,而是把它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进行考察,并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上做深刻的阐述。从邓小平对主体性建设的诸多问题的阐释来看,邓小平的主体性建设思想包含着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主体和主体性建设思想的提出主体是从事着认识和实践的人,它可以是个人、社会集团直至整个人类。当马克思把人看做类存在物时,他的目标是人类的解放;当他把无产阶级看作哲学实现的力量时,他的目标是无产阶级的解放;当他在批判…  相似文献   

10.
主体性问题被称为近年来我国学术界“热点中的热点”,其中认识的主体性问题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拟就这一方面谈些粗浅看法,就教于专家学者.一、主体、主体性与认识的主体性主体、主体性、认识的主体性是三个密切相关的概念.弄清这些概念的确切含义,对于澄清某些思想混乱、深入研究问题本身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什么是主体?从哲学史上来看,不外有以下几种解释:(1)认为主体就是实体.比如说,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就是在实体的意义上使用的.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哲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总体规定性的讨论中,出现过很大的意见分歧.一种意见肯定物质一元论,坚持"物质"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基点地位、首要意义和核心作用.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实践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具有贯串一切的中心地位,因而大都对物质一元论体系采取批评态度,指责这一体系"完全忽视实践唯物主义关于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事物、现实、感性的要求".第三种意见是居间的或者说是综合的,因而不赞成把物质一元论和实践论对立起来,认为,"作为实践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的根本理论前提是物质一元论","实践本体论"或"实践一元论"的提法是不能同意的.笔者思考了上述各种意见,认为关键在于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论和实践论及其关系,如能科学解决这一问题,分歧可能弱化,而共识则会增进.  相似文献   

12.
福柯认为,作为主体而出现的人并非历来存在,而只是现代性认识型的特殊历史产物。现代性的人,在古典认识型的表象意义上只是一个空无,我们只有通过关于他的词、他的机体和他制造的客体才能靠近他,才能描绘他的面孔。这个新近被生成的人在现代认识型中由四重规定性构成,即有限性、经验与先验、非思及起源。福柯断言,现代主体意义上的人,必定是一张在历史上必定被抹去的面孔。他还认为,人文科学如同人一样,并不是一种始终存在的东西,只不过也是一种19世纪以后出现的新事物。  相似文献   

13.
主体和客体作为认识结构的两极,不是预先给定的,也不是分裂的,而是在实践总体中生成与创造、建构与重构的。“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不仅客体方面,而且主体方面,都是生产所生产的”。 作为现实主体的人,其规定性至少有三:一是客观现实性。马克思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肉体的,自然力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简言之,主体首先是一种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受自然规律的支配。而且,对于人的活动来说,“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保持。二是自觉能动性。马克思主体观的本质规定性是“实践存在物”,是“感性活动“,而不是“感性存在”。人区别于物的能动性就在于它具有积极主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鉴此,主体不仅是自然存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几年来,人们在讨论主体和客体问题时,一般认为,主体是指能够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社会的现实的人.简而言之,人只能担当主体角色,即"主体=人".因为主体概念的规定性,不仅要影响到对客体概念的规定性,而且还要影响到对主体和客体同意识和物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同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人们进行实践和认识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整个认识论中很多问题的深入研究,所以有必要对"主体=人"这个规定进行辨析,以便深化对主体概念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主体性和群众路线,两者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它们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发生、并反过来影响和制约实践活动的东西,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体性是主体的本质规定性,即主体所具有的特殊本质及其外部表现。作为相对于客体而言的主体,马克思曾说过:“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8页)主体的内涵是指对象性活动的发动者和作用者。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主体是人,但是,在实践活动之前和之外,人与外部世界并不存在主客体关系,主客体关系存在于实践活动中,实践活动是主客体关系形成的现实的基础。因为从历史角度来看,作为自然界发展到  相似文献   

16.
<正> 王夫之很重视对人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研究,本文拟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人的受动性和能动性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概念。马、恩曾把人称作“社会的生物”(《马恩全集》第2卷第166页)。马克思说:“人作为自然的存在物,而且作为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马恩全集》第4卷第167页)王夫之的著作中没有人的受动性、能动性之类的概念,但他在  相似文献   

17.
我仅就认识主体问题,谈几点认识,和大家讨论、研究。 1.什么是认识主体?它的质的规定性是什么?这是讨论问题时,首先要明确的一个河题。毫无疑问,认识主体,存在着它自身的质的规定性,这种质的规定性,集中的表现在它所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上边:即究竟谁在认识?我们的回答是非常明确的:是人在认识。不是机器在认识;也不是人和机器联合在认识。这就是说,我们认为认识的主体是人,而非其  相似文献   

18.
康德通过划分现象与物自体的界限,把必然和自由划归现象与本体两个不同的世界,确立了先验自由的可能性,力图由此解决道德自由的根据问题;康德通过把人理解为一种双重性格的存在物,把人的人格作为融通自由与德性的中介,力图由此解决德性何以可能的问题;康德关于自由与德性及其关系的思想,校正了其他伦理学流派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传统认为审美对象是人所面对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存在物,它是与人无关的自在存在,它自身的内在规定性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前提。可是,如果审美对象是一种与人无涉的存在,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审美对象与审美客体是一组同义反复的概念,也就是说,对象是客体的另一种称呼。这是否是对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的混淆呢?  相似文献   

20.
一、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原理的确立主体范畴,在古代哲学中是在本体论意义上使用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本体作为性质、状态、关系的承担者是主体;霍布斯说,“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近代哲学由重点探讨世界本原转向重点探讨认识主体,于是主体范畴开始在认识论意义上使用.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从主体能够思维推出主体的存在;贝克莱认为,主体是以观念为对象的精神实体,它具有意志、想象和记忆能力,观念的产生纯粹来自主体的创造,从而把主体认识能动性夸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