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王赢政于公元前221年一统天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在中国形成.在以后的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无数个封建王朝兴衰更迭,农民起义成了朝代更替的主旋律.而对于"农民起义",学术界各持己见,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2.
《甲申三百年祭》是郭沫若1944年为纪念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胜利300周年而写的。他给人们展示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悲壮的一幕。  相似文献   

3.
发生在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波及到大半个中国,历时14年;它在极大地扰动了封建社会的秩序,促进了封建社会崩溃的同时,和外国侵略势力进行了斗争,阻止了中国殖民地化的进程;它还第一次提出了农民理想社会的蓝图——《天朝田亩制度》和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纲领——《资政新编》;它既具有以往农民起义的一些共性,又在某种程度上和旧式农民起义有所不同,它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农民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4.
元顺帝中计     
正在14世纪的中国,公元1348年到1368年这二十年时间里,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其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几乎遍及全国,且无一幸免。在当时的中华大地上,从东南到西北,从西北到中南,到处都有农民起义军的身影。按照当时的局面,由于农民起义军太多了,元朝的官员们也管不过来,因此到最后,他们只认一个"死理":只要你敢称王称霸,他们就派兵打你,绝不能容忍另外一个政权存  相似文献   

5.
<正>一、清朝国家机关的设置与特色清朝自公元1616年努儿哈赤建立后金国开始,至1911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历经十二帝,共统治296年。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继承了历代封建王朝统治的经验,特别是吸收了明朝七国的教训,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独裁统治。清朝国家机关设置特色之一,是"清沿明制"。满族在经济、  相似文献   

6.
唐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为繁荣富强的一个封建王朝,一个突出特点是其行政管理的有效性。尤其是建立了一套周密的文书管理体系。本文着重探讨唐代宰相的办公机构——政事堂的文书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后的第二个大一统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兴盛的朝代。西汉帝国的创立者刘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出身而成为一代名君的人物,正是这个父弃兄嫌  相似文献   

8.
<正>公元1813年(农历癸酉年),紫禁城中发生了一场兵变,史称"癸酉之变"。当年的10月,一群天理教徒占领紫禁城,试图攻下大清皇宫,最终被围剿而失败。从历史角度看,"癸酉之变"只是一次不成功的农民起义,诸如此类的农民起义看似历朝历代都有;从现实角度看,这次起义却能清晰地折射出大清的官场百态和各种陋习,给当下官员以借鉴和启迪。实际上,这次农民起义谈不上任何周密性,从正式起义的前一年开始,各级官员就已经陆陆  相似文献   

9.
陈士榘将军,湖北荆门人,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友谅后裔。1909年4月出生于武汉新军军营黄土坡。  相似文献   

10.
东汉作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封建王朝,它经历了一个由盛及衰的过程,其中道德的滑坡最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1.
檄起源于夏商周时期,在战国时作为一种独立文体产生,至汉代走向成熟,繁荣于魏晋南北朝。在经过隋唐的继续发展以后,檄随着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王朝的覆灭而消亡。纵观其发展史,檄是我国古代极具军事文献价值和文学艺术魅力的应用文书。  相似文献   

12.
乡绅制度的产生渊源是非正式关系的"制度化",即封建王朝对乡绅的存在采取默认的态度。从乡绅的构成结构,即主要与"官"相关和乡绅的主要任务,即维护地方秩序稳定、保证赋税征收秩序、保甲来看,乡绅作为纽扣扣入基层的作用要远远大于纽带,即乡绅主要用来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现状。就乡绅制度而言,其对内相对封闭独立,使得明清时代基层社会的管理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对外则积极主动互动,即积极向上级官僚机构争取资源。乡绅制度柔性的行事风格、在社会教化方面的引领作用以及一些多样化的社会服务供给可供当代基层治理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世纪初,发生在古老中国的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开创民国,是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革命,是中国悠久历史进程中的一块重要里程碑。但它所推翻的只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并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对中国的黑  相似文献   

14.
罗曲  方尧尧 《领导科学》2012,(21):50-51
杨嗣昌(1588—1641),字文弱,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明崇祯十年任兵部尚书。他在明末为大明王朝的军事问题鞠躬尽瘁,但仍免不了饮恨殉职的结局。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因为其人缺乏大格局,杨嗣昌的悲剧应当为今天的领导者所鉴戒。明天启七年(1627)三月,陕西澄城农民抗交地租,杀掉地方官,揭竿而起,拉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崇祯十年(1637)三月,杨嗣昌抵京,崇祯皇帝立即召见。杨嗣昌提出"安内方可攘外"的策略,认为农民起义是心腹之患,而关外的清军只是肩臂之疾,因此主张军事重点应放在镇压内乱上。为了达到  相似文献   

15.
慈禧太后(1835~1908年)在我国封建王朝的宝座上周旋了70余年,传说在她年逾花甲之时仍风韵不减当年,神采矍烁,肌肤如玉,青丝不落。那么她到底是如何保养的呢?一、食补和药补慈禧深知自己处境艰难,惟恐不堪重负,所以非常重视食补和药补。各种山珍海味几乎没有  相似文献   

16.
老荒 《领导文萃》2007,(8):64-67
一个托钵流浪的小行僧投奔农民起义军,一刀一枪拼天下,十六年时间竟拼出个皇帝来。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正月,四十岁的朱元璋在应天府登上了大明开国皇帝的宝座。“国之大事,莫大于置相”。  相似文献   

17.
捻军起义是我国19世纪中叶长在十八年,纵横九省的一次六规模的农民武装革命。在太平国失败以后捻军作为当时农民革命的主要力量,继续坚持战斗,给了清王朝以沉重的打击,同历史上的其他农民起义一样,捻军最终也没有逃脱失败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郦波 《领导文萃》2012,(15):74-77
不反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国都城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宣告失败,同时也宣告了曾国藩率领的湘军面对太平军经过长达十余年的作战后最终取得了胜利。早在两年前,当湘军攻下安庆,曾国藩把两江总督府设在安庆后,时任江浙巡抚的左宗棠就派人送过一封密信给曾国藩。  相似文献   

19.
元朝是北方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且实现了南北统一的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南北的封建王朝。在蒙古人统治元朝的不足百年的时间里,对中国的社会生活,历史发展以及东西方交流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从考古学角度研究蒙古人墓葬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发展进程,也是蒙元考古的重要课题。但是由于蒙古族特殊的墓葬方式。加之蒙元时期的墓葬发掘材料庞杂族别和宗教信仰复杂,使对于蒙元时期统治阶级蒙古人墓葬缺乏系统的研究,对于蒙古人墓葬族别的确定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总结已经发现的蒙元时期的元代墓葬,从中找出关于蒙古人墓葬族别断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宋代是真的“积弱”,却并不是真的“积贫”,它与历代封建王朝比,是一个经济、文化非常发达的朝代,这与宋代统治者商人意识影响下的治国方略有着关密切关系、它促使宋代文化达到中国封建时期的顶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