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区域旅游开发中,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定位与塑造至关重要.从娄底旅游的地理文脉、受众基础及旅游形象现状分析入手,对娄底旅游形象进行定位和设计,定位包括作为国内旅游城市的定位、作为省内旅游城市的定位、作为本市居民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定位三个方面,设计包括人-地感知形象设计、人-人感知形象设计两个方面.而娄底旅游形象的传播策略包括形象广告策略、公共关系策略、网络媒介策略、旅游节事活动策略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舟山旅游整体形象策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形象建设是旅游生产力。策划塑造并传播舟山地方旅游整体形象,对舟山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关键问题是解决舟山旅游整体形象的定位以及策划与传播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宁波城市旅游形象自我定位一直不断演变;公众对宁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认知存在的偏差,既和宁波城市现有地位不匹配,也和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称号不相符。宁波在塑造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形象的过程中,存在资源载体建设、形象构架、传播等方面的问题。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宁波要以文化建设为核心,以文促旅、特色彰旅,创新载体、整合营销,通过开发地方传统文化旅游线路、区域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合力塑造城市旅游新形象。  相似文献   

4.
关于旅游地形象,现有的研究文献从旅游形象定位、旅游形象测量、旅游形象认知、旅游形象识别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但尚未出现针对旅游传播渠道的相关研究。旅游地信息的传播对旅游形象塑造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四川省三个世界遗产旅游地旅游者获取旅游形象的信息渠道和旅游动机进行比对分析,阐释了旅游形象信息渠道对旅游动机影响的作用机理,探讨了形象传播的一般策略,并提出了旅游地形象传播的可操作性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形象塑造与传播已成为旅游地占领市场制高点的关键。阐述了旅游地形象概念,分析了旅游地形象形成过程,从形象定位、形象设计、形象传播和形象接受四个方面论述了旅游地形象的市场营销问题。  相似文献   

6.
旅游形象感知、塑造和传播是国内外旅游研究热点,研究方法上以问卷调查为主。世界遗产地是我国重要旅游地类型,但其游客感知形象研究较少。本研究针对国内世界遗产地旅游形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不足,在崀山的地方性、旅游形象替代分析基础上,采用ROST Word parser软件分析崀山网络游记及游客点评,归纳出游客所感知的崀山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及其信息渠道;对崀山旅游形象进行重塑,突出"天人合一的和谐大美"核心理念(MI)和"世界丹霞奇葩·山水田园人家"的总体形象及其分体旅游形象及视觉符号识别系统(VI)、听觉形象(AI)、行为识别(BI);最后基于传播策略的基本原则,提出目的地整合营销传播模式、语言和非语言传播符号系统、传播受众、媒体和非媒体传播方式、时空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7.
形象导向规划模式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规划与发展理论,对我国很多地方的旅游实践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根据常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拥有的资源特色以及所处的竞争环境,选择形象导向模式理论指导今后一定阶段旅游业的发展是科学而符合实际的。因而,该市今后应该强力塑造旅游整体形象,并围绕旅游资源整合及旅游形象的宣传来提升其知名度,通过整体形象的树立与传播来谋求旅游业的持久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地旅游形象是目的地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之一,但现阶段研究中存在缺乏系统性的深入分析及定量化的研究等问题。从系统观出发,基于主体、介体、客体三个角度,可按照调研—(再)定位—塑造—传播—评估—调整等六个步骤来塑造目的地旅游形象客体。  相似文献   

9.
随着旅游业竞争的加剧,旅游目的地形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塑造良好的旅游形象逐 步成为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是在相关前沿理论和国内外先进经验的指导下,剖 析西昌地区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西昌地区现有的旅游形象并据此为其设计一个鲜 明而崭新的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0.
凉山彝族自治州旅游形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凉山彝族自治州旅游形象建设现状和不足基础上 ,提出了凉山州旅游形象建设的措施 :建设国家级旅游景区点 ,增强凉山州对游客的吸引力 ;塑造凉山州整体旅游形象 :凉山州———火彝文明飞天梦想之州 ;通过各种策略 ,特别是争取 2 0 0 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火种采集权的策略传播提升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1.
浙江现代文学旅游资源可以分为基于作家的资源、基于作品的资源、基于影视作品的资源和其他衍伸产品四大类,目前在其开发过程中存在保护现状堪忧、开发模式陈旧、展陈内容单调、资源利用低下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保护意识淡薄、管理体制不顺、队伍建设不强、后续营销缺位。结合各类浙江现代文学旅游资源的特点,可以采用文学传播、教育修学、旅游体验、产业开发等模式,通过理清文学家底、实行分类开发、加强宣传营销、开发旅游商品等举措进行合理开发,从而加强文学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旅游开发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迈向优质发展阶段。温泉旅游集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商务会展等为一体,深受旅游开发者和游客青睐,树立温泉旅游品牌优质形象、助推温泉旅游向高质量发展是我国优质旅游发展的重要任务。云南保山位于祖国西南边疆,其温泉的数量和品质在世界上均屈指可数,但其旅游资源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保山温泉旅游品牌建设主要存在市场细分不足、推广力度不够、文化内涵浅显、公关重视不够等问题。在未来的旅游建设中,保山温泉品牌应进一步加大在规划设计、内部建设、市场营销、文化塑造、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打造力度,不断提升保山温泉的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13.
政府形象因其具有的重要价值受到广泛关注,但现有的政府形象塑造理论研究尚不完善,无法对实践进行有效的指导。政府形象塑造应建立在积极回应公众关切与良性互动的基础上,按照政府形象塑造模型的理路,涵盖政府形象初始塑造和形象循环再造两大子系统,包含形象初始规划、形象传播、形象评估、形象舆情监测、形象重塑、形象再传播等内容。回应视角下政府形象塑造模型将有助于改善目前政府形象塑造实践中存在的回应不足、形塑片段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城市旅游发展中当地居民市场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地居民是城市旅游客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城市旅游整体形象的塑造和宣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可以从市场开发与营销、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分析城市旅游发展中当地居民所发挥的作用,阐述重视当地居民市场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城市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大众传播构建了贵州旅游的拟态环境,由于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从结构化向非结构化转变,引发了贵州旅游形象的争论:从神奇贵州到国家公园省,从文化千岛到多彩贵州。多彩贵州在多方的争论与博弈中脱颖而出,其关键便在于它是贵州旅游拟态环境的最佳表述。本文诠释拟态环境与多彩贵州旅游形象,通过旅游标示物的传播和旅游拟态景观的塑造,更好更快地推进多彩贵州“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整理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品牌形成的关系的基础上,对万源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与旅游品牌的塑造情况展开调查、分析,进而提出万源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品牌塑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西部特有的条件提出敦煌市月牙泉观光农园旅游形象构建的方案及市场营销策略 ,塑造当地独特的旅游环境 ,从而建立该类旅游项目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8.
洛阳旅游文化主格调应以历史文化为核心 ,可用四条主线为其内涵和支撑。应以此为基调塑造洛阳旅游形象、完善旅游景点体系和开发旅游纪念品 ,高起点发展洛阳旅游业。  相似文献   

19.
旅游竞争力是塑造和提升绵山旅游感知形象的重要方面。目前绵山风景区的知名度以及客源市场都非常有限,旅游宣传力度不够,旅游服务设施落后,旅游资源开发后备资金不足。绵山旅游产品以观光游览为主,提供给游客的主要是传统旅游项目,缺乏创新。在旅游指导方面,政府作用缺位,对于推动绵山旅游发展的政策和法规制定不及时。为全面提升绵山旅游感知形象应采取以下措施:继续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管作用,增加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绵山风景区交通条件,增加绵山风景区的客容量;增强绵山旅游品牌效应,并加大宣传力度增加绵山的旅游知名度;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更好地为游客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20.
旅游形象传播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旅游形象传播对旅游地形象的树立、增强旅游地吸引力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旅游形象传播要素梳理分析,并对旅游形象传播的媒介和传播模式进行整合,期望能对旅游形象传播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