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基于BOT/PFI的公共工程项目融资代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BOT/PFI理论的分析,完成了对与公共工程项目融资代建制有关的概念、定义、术语的界定,明确了融资代建制的概念要点,将公共工程项目、项目融资和代建制联系起来,构建了公共工程项目投资建设管理成套的模式框架———公共工程项目融资代建制。将模式概括为:二个层次(政府、项目公司,项目公司、工程管理公司、运营管理公司)、三种管理(公共管理,项目管理,公司管理)和三项保证(体制,法制,机制)。指明公共工程项目融资代建制是借鉴BOT/PFI国际先进管理方法和实践经验,又符合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公共企业广泛存在于供水、供电、电信等行业,但其在国内外并无统一概念,应根据所有权性质和产品服务属性综合界定。公共企业是国有企业与公用企业的交叉种概念,具有公共性、自然垄断性和公益性等不同于一般商事企业的特征,难以完全通过市场手段进行调节。目前,公共企业监管缺乏针对性的分类立法,存在侧重营利目标而忽视社会效益等问题,导致企业提供的公共产品无法满足社会公众需要。为了实现公共企业承载的社会目标,应在立法体例、制度设计和内容等方面作出规定,重构公共企业监管立法。  相似文献   

3.
征收的实质条件是公共利益,只有明确界定公共利益,才能达到征收之公益目的,实现公益与私益之平衡。范围之不确定性是公共利益的本质特征,不确定性特征为法律从概念本身准确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带来极大困难。公共利益必须有其载体,公共产品是公共利益的载体,二者的范围具有一致性。以公共产品作为公共利益之界定标准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为有效保护私人利益,实现私益与公益之平衡,我国法律应明确规定以公共产品作为公共利益的界定标准。  相似文献   

4.
在准公共物品范围与界定上分歧较多,也存在使用混乱及不统一的问题。分别从公共物品与外部性;城市公用事业、自然垄断产品、有益品、公共提供的产品及公用物品等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准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对准公共物品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与区分,以利于对准公共物品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由于特定的历史和社会原因,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严重滞后,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更为匮乏.对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的概念、内涵及特征进行界定,分析了我国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缺失,提出了"实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建立城乡一体化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为核心的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分析和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研究方法,首先评析了近代以来依次在公共行政平台上呈现出的几种理论形态:以公共权力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为中心的社会契约论;以公共组织的效能性为中心的官僚制理论,以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为中心的公共选择理论;以公共决策的公民参与为中心的商谈民主理论.以此历史线索为据,提出了公共管理理论的逻辑结构为:以公共利益为逻辑起点,以公共权力、公共组织、公共产品为逻辑中介,以公共决策的制定和执行为逻辑凝结.进而把公共管理理论所应解决的基本问题界定为:采用什么样的公共决策体制提供公共产品才能使公共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是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准赢利性组织.高等学校的产出分三种类型知识、人才、技术.知识的直接接受者是学生,人力资源就是高等学校的产品;科技成果的直接接受者是企业,科技产品就是高等学校的产品;有些知识的直接接受者是非赢利性的组织,为公益事业提供的服务就是高等学校的产品.这些类型的产品,有的就是商品,有的不能成为商品,这就构成了高等学校产品属性和产出效益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高等学校的产品属性可分为商品、准公共产品和公共产品,以准公共产品为主.探讨高等学校的准赢利性组织highereduemion性质,可以对高等学校实行不同的收费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共空间的分层规划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系统的规划控制。本文试图从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的界定切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理解城市公共空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公共物品理论中,国防是纯公共物品的代表,可是作为国防组成部分的人民防空工程的公共物品属性却具有阶段性;从物品属性的阶段性出发,作者把人防工程以及类似的公共物品界定为阶段性公共物品;由于阶段性公共物品有平时用途,因此存在由私人提供的可能,这有利于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逻辑学的视角从武术概念的本质问题、武术定义中属概念问题和武术概念完整性问题三个方面,对现今通用的武术概念进行了再次审视,分析其不足,并对武术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随后又从三方面阐述了新武术概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如何有效而又公正地供给公共物品,是近年来学术和政策争论的热点.文章提出了具有一般性的“公共物品问题”这一概念,认为对任一公共物品问题的全面探讨,都应涵盖以下六要素:资源如何配置,成本如何分担,利益如何分享,物品(服务)如何生产,以上决策如何作出,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如何定位.这为有关公共物品问题的讨论建立了有用的分析框架.而传统财政学把公共物品问题当作某个决策者面对的最优化问题来求解,忽视了公共物品问题本身所具有的政治性.因此,必须重视公共选择研究方法,把公共物品问题当作特定制度背景下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问题来理解,以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下求解公共物品(服务)的需求揭示、资金供给、生产与配送、利益分享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跨界公共物品的数量激增而且供给机制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而跨界公共物品的分类治理模式目的在于解决此问题。跨界公共物品的分类治理模式不仅有利于打破目前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瓶颈,促进地方政府合作的扩展和深入,还可以有效地回应跨界公共需求。按照产生根源将跨界公共物品划分为行政边界性公共物品、跨界再分配性公共物品与跨界规制性公共物品,理清3种类型跨界公共物品的基本内涵与特征,进而比较行政边界性公共物品、跨界再分配性公共物品与跨界规制性公共物品产生的治理目标、治理主体间关系及治理工具。由此总结归纳出跨界公共物品分类治理模式的内在规律,即治理目标为应对区域市场的内在缺陷,治理主体为中央政府引导下的多元化中心,治理工具为中央绩效考核政策引导下的创新性区域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13.
公共物品供给复合主体是由国家、市场和社会三大主体力量构成,在实现过程域中多主体协同合作、互联互通及提升供给效能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之义。而塑造公共物品供给复合主体的“复合型”参与,是重构公共物品供给结构,寻求“供给变革”的重要突破口。“价值链”理论和复合治理理念的引入,为公共物品供给复合主体内部行政化供给、市场供给和社会组织参与供给的治理逻辑及其治理结构图示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和模型借鉴。提升公共物品供给效能,有赖于协同机制的创新和制度安排,通过促进公共物品复合主体内部不同供给结构间的糅合互动、相互支撑和互惠共享,准确把握社会公共需求的“脉搏”,及时应对公民多样化公共需求。  相似文献   

14.
公共产品概念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里士多德、休谟等人很早以前就注意到了公共产品问题,而萨缪尔森提出了经典的公共产品概念,后续研究主要是对公共产品概念进行深化,也有人对公共产品概念及其现实意义存有质疑,认清公共产品的内核和外壳以及对排他成本的重新认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公共产品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5.
鉴于对环境公共物品进行科学分类的重要性,基于公共物品的特征和环境的属性分类,论述了环境公共物品分类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基于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分类方法,把环境公共物品分为自然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和社会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并对这两类环境公共物品的组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突发自然灾害频发,突发的公共危机对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的公共物品造成极大的破坏,也给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文章通过突发公共危机条件下公共物品的供求特点的变化的分析,来揭示危机对公共物品供给影响的机理,最后再此基础上提出政府主导下的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框架下的多中心公共物品供给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区域公共管理视角下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下区域主义和区域竞争的崛起,经济市场化下区域竞争的加剧以及区域公共问题的大量兴起,使得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日益凸显。而区域公共产品是区域公共管理的核心概念,是解决区域公共问题的有效手段,恰当的区域公共产品提供机制有利于区域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实现,有利于提高区域公共问题的治理水平,对于保障区域经济发展的安全和秩序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2010年公共产品与政府服务调查数据,探究了公共产品类型和绩效对中央和地方政府满意度的不同影响。根据民众对政府公共产品提供责任的期望,将公共产品分为完全政府型、政府主导型和个体主导型3类。回归结果显示,公共产品提供绩效对中央政府满意度影响较小,对地方政府满意度影响较大。其中,中央政府受政府主导型公共产品影响最为显著,地方政府受个体主导型公共产品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直是一对尖锐的矛盾,国家公园是当前国际社会保护生态资源的主要模式之一。从公共物品的角度出发,认为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其支配权应该为社会公众所拥有,而国家是代表社会公众利益的理想主体。我国的许多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忽视了公共物品属性的要求,造成了资源的破坏与各方利益的不均衡。国家公园以较小面积的合理开发实现较大范围的有效保护,并由国家代表社会公众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管理,其管理费用由国家予以保障,管理部门与公园内的旅游经营项目没有利益关系且对经营者进行严格的监督,同时,社区利益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国家公园模式较好的协调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更多的体现了社会公众的利益,是一种符合生态旅游资源公共物品属性的旅游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20.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陕西省556户农户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评价的调查数据,基于农户满意度的视角,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有:第一,目前农村最需要的公共产品依次为道路、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科技推广、医疗、饮水设施、教育;投资重点为生产性公共产品。第二,农户对生产性公共产品、生活性公共产品及保障性公共产品满意度较高,总体评价中等偏上。第三,三类公共产品供给效果优劣依次为生活性公共产品、保障性公共产品和生产性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