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曼娟 《社区》2014,(2):31-31
如果你在路上遇见一个人,他一边走一边哼唱着一首歌,也许五音不全,或者根本不成曲调,然而,你听得出喜悦的气氛,像一颗颗跳动的光粒子,与你擦身而过。这时候你会怎么想呢?真是一个幸福的人啊。  相似文献   

2.
积雪草 《百姓生活》2013,(12):45-45
台湾著名漫画家几米说:“一个人总是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仰望和羡慕着。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的眼里.”  相似文献   

3.
朱成玉 《社区》2010,(2):7-7
上帝阅读着尘世的每一个人,他把每一个人都当成了一本书。厚的、薄的、通俗的、经典的,还是无聊的?书是自己写的。对人生的理解、对家庭的理解、对爱的理解,都有着自己的思考。每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面孔后面,都会是一段段的传奇经历,一段段的曲折故事,一段段的心路历程。每个人都在用生命撰写着自己的那本书,无论高贵或卑贱、富有或贫穷、幸福或痛苦,就算只有自己一个读者,也值得每天抽出些时间来书写,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这本书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如果把BMW3系比喻成一个人,他会是一个拥有什么特质的人?他一定是一个热爱运动、无惧挑战,充满激情的时尚精英,一边驾驶着先锋座驾与各路高手巅峰对决,一边倾心体验专业赛道的无限运动魅力。  相似文献   

5.
单一良 《21世纪》2014,(2):64-66
春运,一个幸福又匆忙的词。每年外出务工、求学的人都会在这一时间段,归心似箭、不畏艰辛,踏上回家的路。  相似文献   

6.
积雪草 《社区》2014,(28):57-57
台湾著名漫画家几米说:一个人总是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仰望和羡慕着。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的眼里。细想想,觉得蛮有道理,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羡慕别人的生活,都在红尘之中摸爬滚打,都是世俗之人,谁也不比谁清高多少。  相似文献   

7.
享受微幸福     
刘锴 《社区》2012,(29):27-27
现代社会真成了“微世界”:微机、微博、微信、微电脑……其实,还有一种“微”常常被人们所忽略,那就是“微幸福”!谈到“幸福”,很多人马上想到舒心的工作、丰厚的薪金、名车、别墅、锦衣关食、高官显位……他们认为“幸福”是一种昂贵的外衣.一般人是“买”不来、“穿”不起的!其实,现实生活中,隐藏着很多廉价的“微幸福”,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一个低成本的“微幸福”享受者!而那些“微幸福”积攒多了,便成了“大幸福”——那时,每个人都可以自豪地说:“我拥有幸福了!”  相似文献   

8.
赤道的另一边,热烈的阳光轻抚温柔的海水。如果我是一只候鸟,就不停地往南飞,飞到明媚温暖的澳大利亚,做一个幸福自由的南半球旅行者。  相似文献   

9.
欢欣的细节     
一个老妇人,很爱吃冰激淋。 但她又很怕凉,一边吃,一边吸溜着,说一声“凉啊”。每当这时候,丈夫总跑过来,说,来,我给你吃一口。然后,丈夫把冰激淋含在嘴里,也不真吃,让冰激淋在唇齿边呆半天,然后,再递给老妇人。老妇人浅浅地一口下去,正好吃去的,是丈夫唇齿温热过的部分。  相似文献   

10.
石鱼 《新少年》2011,(7):40-41
《柳林风声》是一个讲出来的故事。一位爸爸带儿子出门散步,一边欣赏着大自然的风景,一边把眼前遇到的东西讲到故事中去。高兴怎么讲就怎么讲,于是故事中的动物不像动物,人也不像人了。把动物和人混为一谈的做法,肯定不是这位爸爸的独家发明,但要论到经典,恐怕你就难找到第二家了。  相似文献   

11.
永不言退     
1921年,梁毓贵出生在繁峙县光裕堡乡华岩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939年春,村子里来了两个年轻人办学校,老梁幸运地被招去一边学习、一边做杂事。渐渐地,他不仅学到了一些文化,还懂得了革命就是要为老百姓谋幸福的道理。1940年7月,老梁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踏上了革命的旅程。  相似文献   

12.
易州米 《中华魂》2014,(20):47-47
最近在央视“寻宝”栏目见识了不少传家宝,其中不乏私人字画、历代瓷器、珠宝美玉。这些传家宝不仅外观精美,而且听持宅人介绍,每件宝贝背后或者记载着一个家庭几代人的奋斗历程,或者讲述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我发现,这些传家宝所传递的原来是人与人之间的血脉真情、一个家族的传统和精神。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一生幸福;在对的时间,遇到错的人,是一场伤心;在错的时间,遇到错的人,是一段荒唐;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一声叹息。  相似文献   

14.
劳动幸福权是每个人不可转让的初始权利,是其他一切权利的根源和基础。[1]劳动生产出物质文化产品,满足着人类物质和精神需要,创造了富裕幸福的生活。与此同时,在劳动创造美好富裕生活的过程中,人们也在不断地实现着人的劳动幸福权这一初始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幸福权就是人们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哲学依据;而作为人类社会共同目标追求的“共同富裕”则与劳动幸福权的实现同频共振,是人的劳动幸福权实现的最终样态。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作文》2009,(6):58-59
黑色的魔法斗篷,神奇的魔杖加上飞天扫帚,身边总是有一只眼神诡异的黑猫,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为世间制造麻烦……在雷雨交加的夜里她们在火堆旁一边搅拌着神秘的冒着绿色烟雾的汤罐,一边露出诡异的笑容。她们有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名字——女巫。  相似文献   

16.
自由幸福是美好生活的集中体现;追求自由幸福是“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使命就是保障每一个个人追求和实现自由幸福。法治的自由价值和幸福价值高度关联融合。自由是幸福的前提,幸福的本质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自由幸福是最高位阶的价值,意味着人生存和发展的完满;法治则是实现普遍自由和幸福的首选方式。资本主义使追求自由幸福合法化,却因其“虚假共同体”的本质而制约着自由幸福的普遍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聚焦自由幸福这一根本价值,既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护航,也促进“真正的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为实现普遍自由幸福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我们再没有一个人敢谈论和标榜自己的幸福了,因为我们深信,眼前的这个女人,她虽然家境清贫,却拥有着这个世界上最细腻的爱与幸福。  相似文献   

18.
怎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对幸福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对幸福的哲学思考赵甲明“幸福”多么令人激动、向往,对“幸福”的追求更是人们从心灵深谷发出的呼唤,正如恩格斯1847年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写的一个信条草案中所判明的:“每一个人的意识或感觉中都存在着这样的原则,它们是颠扑不破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追逐幸福     
石钟山 《社区》2008,(17):38-38
每个人都想得到一份甚至更多的幸福,但幸福究竟是什么。也许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 小时的幸福,就是家里那个盛着红糖的罐子,罐子是陶瓷做的,也许是年代久远了。被勤劳的母亲擦抹得泛着乌光。自从偶然一次肚子疼。看到母亲从那只罐里取得红糖给我冲水喝,我便发现了幸福的秘密。  相似文献   

20.
王艳群 《今日南国》2007,(14):15-15
什么是职业幸福?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概念和标准。对多数人来说,回答并不甚为难,犹如画家物我两忘地画画,歌唱家幸福地唱歌,创作家忘情地创作,许多人都在工作乐趣中享受着简单的职业幸福。有的人认为能够找份稳定的工作,哪怕工资待遇少点,算是种“安逸”的幸福;也有的人为了解决目前的生活困境,打打临时工,却是一种随手可得的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