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学改革的重点 教学改革就是教学上的破旧立新,革除旧的教学弊端,建立新的教学体系。对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而言,旧的教学方式主要存在六大弊端:第一,忘了学生;第二,忘了能力的培养;第三,忽视现代教育媒体的应用;第四,忽视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第五,上课与谋生不搭界;第六,注入灌输,死记硬背。  相似文献   

2.
肇庆古城墙建于宋代,距今已千年的历史,是广东省唯一保存完整、规模最大,集防御、防洪功能为一体的古城墙.2002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披云楼始建于宋政和三年(1113年),为兴庆军节度使郑敦义所建,因楼高有插云天之势,故称披云楼.披云楼分为三个展厅,分别是第一展厅,主题为肇庆古城墙历史;第二展厅,主题为披云楼情况介绍;第三展厅,主题为披云楼名人词句.本文对肇庆市古城墙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
本节课是基于主题资源网站的教学。参照北京师范大学跨越式课题组的科学理念,以教材中《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为切入点。利用主题网站《走进莫泊桑的语言世界》中相关内容,阅读莫泊桑的部分短篇小说,重点分析莫泊桑刻画人物的特色。借助主题网站结构化知识展示、护展性学习资源、专题协作学习工具及专题学习评价等四项基本元素,以阅读短篇小说为主,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作者通过描与人物个性化语言来体现人物鲜明性格特征的手法。  相似文献   

4.
和谐管理理论核心,和谐主题的诠释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在对早期和谐理论反思的基础上,阐述了和谐主题提出的背景,并对其涵义进行界定,认为和谐主题是在特定时期特定的发展情境下,组织的工作重心或中心工作议题,是组织发展的核心或要害之所在。本文讨论了和谐主题的五个基本性质,并对主题与组织使命、愿景、价值观、目标和战略五个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本文建立了主题辨识的概念模型。其中环境、组织和领导三方面要素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后我们还探讨了和谐主题的漂移,将其理解为组织从原有主题转变到新主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第一步,对于问题的性质与答案空间幅度进行明确界定;第二步,找出问题;第三步,针对问题的不同性质进行个陆化处理;第四步,召集各方面的专家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与分析问题;第五步,先提创意,后讨论;第六步,为每个完整的答案写—个“创意简历”;第七步,把创意转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6.
《领导决策信息》2013,(46):24-25
截至2013年11月底,广东、上海、重庆三省市的决策者们已经完成了本年度与“洋顾问”的亲密接触。9月23日,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会议第八届年会召开,主题是“城镇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10月27日,第25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举行,彼时,刚刚成立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为热门话题;11月21日,2013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开幕。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就“拓展开放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主题向19位世界财经界的顸尖人物展开咨询。现将三省市国际咨询会相关情况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7.
针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延长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这一主题,在探讨过程中,本组成员形成一致讨论结果,就是注重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课程设置;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激励机制的设置;四是提高学生的互动参与性;五是教师个人素养方面。本文就这一个话题,在此讨论结果的基础上谈谈笔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学校定位及职能的认识,我校把办学理念定位为“习惯经营人生,特长成就未来”。为了让办学理念人心入脑,使之成为学校办学、治校、育人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我们把办学理念作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于是我们的校园文化总是紧紧围绕着“习惯”和“特长”做文章,确立了五种类型的文化载体:一是让每面墙都说话的环境文化;二是体现依法治校策略的制度文化;三是支撑学校和个体发展的精神文化;四是强化育人过程的行为文化;五是彰显学校特色的品牌文化。  相似文献   

9.
一、新课程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课程结构和教材角度1、"模块+专题"的课程结构增加了难度。新教材用模块专题的方式来编写教材、教材体系,本意是使教学内容精练,突出重点主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新教材的缺点也十分突出:首先,内容编排稍显凌乱;其次,内容繁多,面面俱到,但叙述简略;第三,内容偏深,很难把握。2、学时少而内容多之间的矛盾。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普遍感到由于新教材内容多、涉及面广,新教材中一个课时包含的知识点是过去旧教材需要3-5个课时才能完成的内容,于是很难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必然导致一些有益的课堂探究活动不能充分展开,往往由于赶进度而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就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情感教学进行研究,从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兴趣培养,学生对设计作品情感的把握和表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生活情感与设计教育的结合;学生对本民族情感的培养五个方面阐述如何进行情感的教学。和其他教育形式相比,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更侧重情感的教育,尤其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更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煤炭类培训教学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点事项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第一,大胆改革,打开学员渠道;第二,努力创新,实现科技教学;第三,教学方法的转变是关键;第四,课堂上合理运用教学技巧;第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形成教师团队精神;第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点对点考察;第七,现老师与学生的角色互换。  相似文献   

12.
宋丽莉 《经营管理者》2014,(30):184-185
近年来,随着追求健康、休闲、旅游的潮流愈演愈烈,医疗与休闲相结合的医疗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了全球增长最快的一个旅游新兴产业。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论文写作背景,研究目的;第二章是文献回顾,本章首先介绍了医疗旅游概念的相关信息,对泰国、新加坡、印度和菲律宾与中国医疗旅游市场情况的比较研究。第三章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第四章是以北京为例提出中国应该以中医为特色的医疗旅游市场的发展方向。第五章是文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决策导刊》2005,(10):1-1
山城十月,鲜花盛开,41个国家123位市长近900名中外嘉宾齐聚重庆,济济一堂,在第五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上,围绕共同关心的“城市·人·自然”的主题,议论风生,话经验,谈才识,谋发展,短短三天时间,取得了丰硕成果。国际社会聚焦重庆,倾情山城,为我们架起了一座通往世界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
《秘书之友》2014,(4):48-48
肖承明在《秘书工作》2014年第2期《自媒体时代如何做好信息工作》一文中指出,在自媒体时代,信息工作如何更好地为党委了解情况、科学决策、指导工作和联系群众服务,是摆在广大信息工作者面前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一、摒弃“顺水流”思想,定准坐标,找准调子,把好“方向盘”。决策前,要紧紧围绕决策的相关内容和主题,搜集国内外方方面面的政策依据、做法经验、专家建议等,及时提供给领导;  相似文献   

15.
1998年,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的有关人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第一次提出“课程整合”概念,并成立“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课题组。相关学者定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划分为三种模式:一是作为学习对象,主要目的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学习过程中有时结合其他课程内容;二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三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笔者在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课时以及我校的实际情况,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第一种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李荣健 《科学咨询》2007,(11):59-59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题。人本教育思想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期接受学校安排,我教初一历史。每周正课3节,自习课1节,我没有把正课和自习课严格分开,而是拉通使用,总结多年历史教学经验和对初一历史新课程的研究,我总结出初一历史可以这样教学。一、教材内容及课时设计。初一历史上册共5个学习主题,共要23课时,主题活动3次,每次主题活动可安排两课时共6课时,上新课时间共29课时。二、备课。教师得到教材后,尽可能  相似文献   

18.
远程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戍部分,本丈结合作者的远程教学实践,对现代远程教育中的课件、教学和考核设计等重要环节进行了探讨。课件的整体设计是基础,要紧扣课程特点;课件的内容设计是根本,要以学为本;教学设计是核心,要充分互动;考核设计是保障.要灵活而严格。最后就远程教育对教师的意义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论文根据我校开展的会计专业课程改革实践,结合课程设计原则,从专业课程设计理念的改革、专业课程结构的设计、专业课程课时分配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和课程评价体系的设计五个方面来论述.  相似文献   

20.
"校园一卡通"制度是现阶段数字化校园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国内关于校园一卡通的研究多基于信息技术、软件工程及管理的角度,很少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鉴于此,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变迁理论为依据,论述我校废除旧卡,实行"校园一卡通"的过程。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本研究的意义,第二部门为文献综述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三部门为我校校园卡制度变迁的原因,即我校校园卡旧制度存在的问题。第四部门为我校校园卡制度变迁的动力,第五部分为新制度运行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