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陈希  樊治平  李玉花 《管理学报》2011,8(7):1097-1101
描述了IT服务外包中的供给方与需求方的双边匹配决策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针对IT服务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分别给出的语言满意度评价信息,将语言评价信息转化为三角模糊数并进行多指标信息的集结运算。在此基础上,考虑以供给方和需求方双方满意度最大为目标,构建了IT服务供需双边匹配的模糊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采取将模糊多目标优化模型转化为单目标线性规划模型的方式进行求解得到匹配结果。实例计算表明,提出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多枢纽轴辐式协同物流网络任务-路径优化匹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物流网络运营中规模效益低、运营商与客户利益冲突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多枢纽轴辐式协同物流网络的任务-路径优化匹配策略。在网络结构确定的条件下,从物流集成服务商角度出发,综合考虑资源发车时刻、路径能力限制、动态成本折扣系数以及任务延时惩罚,构建了以总物流成本最小和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的轴辐式协同物流网络任务-路径优化匹配数学模型。根据问题特点,设计了基于三层编码的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同时配合多点交叉、变异机制提高求解效率。研究结果表明,集并运输能够大幅度降低任务集执行成本,但当集并带来的交货延迟、客户满意度降低等负面效应超过其正面效应时,需适当匹配直达线路以提高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3.
乐琦  樊治平 《管理科学》2012,25(2):112-120
双边匹配决策问题一直是经济管理和计算几何等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针对双边主体偏好信息为序值的双边匹配决策问题,提出基于悲观度的新方法,给出具有序值形式信息的双边匹配决策问题的描述,引入能够反映功利型中介悲观度的满意度和支付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匹配主体对之间的满意度和功利型中介的收益,构建求解双边匹配决策问题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运用基于隶属函数的加权和方法将多目标优化模型转化为单目标优化模型,运用Hungarian法进行求解获得双边匹配方案,通过算例说明给出方法的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悲观度取值不同,运用该方法获得的双边匹配方案也可能会不同,即双边匹配方案能反映不同功利型中介的不同风险偏好。  相似文献   

4.
考虑稳定匹配条件的双边满意匹配决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边匹配问题是指如何在两个不相交的主体集合中依据各主体针对潜在匹配对象给出的偏好信息来确定合适的匹配结果,其在经济管理领域中存在着大量的实际背景,是许多学者关注的研究课题。在本文中,针对双边主体给出偏好序值信息的双边匹配问题,给出了一种考虑稳定匹配条件的双边满意匹配决策方法。首先给出了双边匹配、稳定匹配和满意匹配的相关概念;然后考虑到稳定匹配条件,并以双边主体满意度最大为目标,构建了多目标双边匹配优化模型;进一步地,采用线性加权法将多目标优化模型转换为单目标优化模型,并通过求解优化模型来获得最优匹配结果。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本文提出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协同工作下角色-任务匹配与互动多智能体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智能体模拟方法对角色-任务匹配和互动关系进行研究,构建基于Agent的角色-任务匹配的多目标评价模型,并设计最小匹配度和最大匹配度两种匹配度算法,基于Repast,在Eclipse上用Java实现角色-任务互动模拟系统.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与最大匹配度算法相比,最小匹配度算法能减少任务接口通讯费,有效提高员工能力利用率,最大化完成任务.该算法能较好地用于协同工作环境下角色任务分配,增加学习率,有助于员工能力增长;在一定的协同学习率下,任务量越饱和,员工各项能力提高程度越大;任务的能力需求期望变化小于方差变化时体现的动态性与能力增长负相关,而任务的能力需求期望变化大于方差变化时体现的动态性与能力增长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云制造环境下的服务匹配具有资源数量大、语义信息不对称、QoS多样化和模糊化的特点,同时企业有自主选择匹配结果的需求。为此,提出基于本体和模糊QoS聚类的三阶段供应商匹配模型。首先构建本体模型和供应商服务描述模型,运用语义本体既消除了信息的不对称性,又增加了语义信息的完整性。此外,对QoS的多属性信息进行三角模糊化处理,结合模糊偏好和优化的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按需聚类,提高了收敛速度和精度,得出基于匹配度排序的结果集合。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本文匹配方法较传统方法有更高的适应性和查准率。  相似文献   

7.
基于遗传算法的虚拟企业协同资源优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复杂零件的协同制造,以工艺流程为核心将协同制造任务进行分解,并有效利用"逻辑制造单元"和"逻辑加工路线"等概念描述复杂零件的协同制造任务,最终目标是形成基于复杂零件工艺流程的、可支撑异地协同生产的加工路线。对复杂零件协同制造的制造资源优化配置问题进行了数学分析和描述,建立了问题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本文以加工时间、运输费用和加工质量作为目标,约束条件包括顺序约束、释放期约束、时间约束、交货期约束、成本约束和质量约束,最终将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归结为多目标优化问题,并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通过实例分析,将模型应用于某型号发动机叶片协同制造,说明采用本论文的模型可以有效解决复杂零件协同制造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子中介中多属性商品交易过程表现出的依赖第三方评价的情形,在运用概率统计理论处理第三方评价或反馈信息基础上,给出了一种考虑第三方评价的多属性商品交易匹配方法。首先,将买卖双方给出的多种信息形式的供需信息转化为统一的带有累积分布函数的信息;然后,将第三方评价主体给出的多种信息形式的评价或反馈信息也转化为带有累积分布函数的信息;在此基础上,通过测度买卖双方在考虑第三方评价或反馈信息下的综合匹配满意度,并考虑将买卖双方商品交易中综合匹配满意度最大化以及中介收益最大化作为目标,构建了多目标优化模型,进一步地,通过基于隶属函数的加权和方法将其转化为单目标优化模型,通过求解得到最优的匹配结果。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分析来说明了本文提出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侯芳 《中国管理科学》2019,27(12):185-196
依据复杂网络理论分析服务型制造网络Holon协同需求问题,给出一种考虑以直觉正态模糊数表示且多Holon协同的服务型制造网络协同需求评价方法。首先,在区分Holon复合协同和递归协同基础上构建服务型制造网络协同需求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考虑基于网络结构特征的Holon相似稳定性,根据服务型制造网络节点相似性测度分析Holon协同需求特征,并测算不同相似性测度修正的Holon网络结构熵;再次,建立面向服务型制造网络和Holon的有专家信息双向触动反馈机制,反馈包括评价指标和网络协同状况,反馈Holon信息包括基于服务型制造网络演化方向的Holon间协同需求建议和基于服务型制造网络现有状态的网络连通性Holon协同需求建议;最后由INFCWAINFCWAR)算子或INFCWGINFCWGR)算子分别对复合协同和递归协同评价信息集结并得出评价结论。方法设计过程通过例证分析说明根据服务型制造网络目标控制的Holon协同需求评价改进了群组评价效率。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协同效应的知识创新团队伙伴选择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博  樊治平 《管理学报》2012,(2):258-261
在知识创新团队的伙伴选择问题中着重考虑了伙伴间的协同效应信息。首先,分析了伙伴之间的协同关系与协同效应,描述了考虑多个协同效应评价指标的知识创新团队伙伴选择问题;然后,建立了团队伙伴选择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是一个0-1二次整数规划问题,为了求解该问题,开发了一种GRASP启发式算法;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分析说明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网络团购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商业模式,如何满足消费者和商户的需求,合理制定双边价格结构和定价水平已成为团购网站运营企业面临的挑战性问题。本文应用双边市场理论,构建了网络团购双边客户多归属条件下的定价模型,分析了垄断模式和竞争均衡状态下的定价机制,并讨论了网站固定成本、搜索匹配度、服务差异化程度以及交叉网络效应等关键因素变化对网络团购平台企业定价策略的影响。最后,通过拉手网的案例分析佐证了文中提出的定价机制与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竞争环境下双边平台效益与竞争优势,讨论了平台企业对双边用户增值服务质量投资竞争决策问题。在考虑三种不同用户归属条件的基础上,构建了双边平台增值服务投资竞争模型。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当双边用户单归属时,无论对平台单边还是双边进行增值服务投资,投资高质量增值服务均是两平台的占优策略。当单边用户多归属时,若对消费者边进行增值服务投资,则投资低质量增值服务为平台的占优策略;若对供应商边或双边进行增值服务投资,则投资高质量增值服务为平台的占优策略。当双边用户多归属时,无论对平台单边还是双边进行增值服务投资,投资低质量增值服务均是两平台的占优策略。  相似文献   

13.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model for higher education. On a university campus there are various psycho-social and organizational barriers to collabor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classrooms. Scholars have stated that teachers rarely talk with each other about their teaching, there is little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re is little or no collaboration in meetings and forums outside of university classrooms. So, what are the barriers to collaborative communication and learning and how can these barriers be removed through collaborative strategies? These are the questions that this study explored.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sycho-social and organizational barriers to collaboration, strategies began to unfold and a new model for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was developed. This model reflects a high synergy, totally integrated social and cognitive system for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