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位领导正在全神贯注地宣读文件,当念到“已经取得文凭的和尚未取得文凭的干部”一句话时,这位领导将它读成了“已经取得文凭的和尚,  相似文献   

2.
沈泉涌 《领导科学》2004,(11):46-47
近几年,在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一个可喜的现象,就是干部在职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其学历层次也越来越高。但伴随着干部学历层次趋高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干部手中持有的文凭为数不少含有“水分”,这些文凭虽然是真的,但却是“假的真文凭”。有的甚至采取非法手段骗取文凭、伪造学历。他们将这种混来的“泡沫文凭”,或当做提拔使用的资本,或作为装潢门面、满足虚荣的摆设。这种行为虽比赤裸裸的权钱交易要“雅”一点,但实际上也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对这种现象,广大干部群众反映强烈,斥之为以权谋“学”、“文凭腐败”。如果对愈演…  相似文献   

3.
新视野     
中央为杜绝文凭“注水”发出重要信号钟岩最近撰文指出,前不久中央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不再将“年轻化”作为评价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也不再把文凭作为选拔干部的一个绝对标准。这些重要变化,是中央为杜绝文凭“注水”现象发出的重要信号和政策导向。钟岩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干部队伍建设中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干部老龄化。小平同志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提出干部“年轻化”。然而实际操作中,有些地方和部门在选拔任用干部时,简单化地套用“年龄格”和“文凭格”这两项指标。其结果是“不拘一格降人才”成了凭“年龄”、“文…  相似文献   

4.
省情速递     
《领导决策信息》2010,(38):15-15
9月13日,河南省委组织部召开研讨会,提出要坚持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的“五重五不简单”选人用人机制,即重群众公认,但不简单以票数取人;重“四化”方针,但不简单以年龄、文凭取人;重德才标准,但不简单以求全取人;重公开选拔,但不简单以考试取人;重干部资历,但不简单以任职年限取人。  相似文献   

5.
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必须消除当前领导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中的认识误区,如文凭等于专业化,职称等于专业化,有经历可以不讲专业化,忠诚可以代替专业化,只要"干净"可以不要专业化,担当与专业化脱节。为此,领导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应按照专业化的精神,拓宽专业化干部的发现渠道;按照专业化的标准,科学地考察评价专业干部;按照专业化的要求,精准配备专业干部;按照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精心实施干部培育工程;按照专业化的发展,建立专业化干部的人才储备库。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对教育投资的增加,人们对文凭的追逐越来越高,但与此相伴的是大学生的求职难。对于大学文凭普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为求职者增加了人力资本,而一种则认为这只是一种文凭的信号。分析看来,大学投资确实增加了求职的人力资本,有利于个人及社会的发展。然而接受大学教育这种选择不是对人人都适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只是需要高“文凭”,更要有高的能力。因此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高等教育对社会、对个人的收益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挟择。  相似文献   

7.
下岗之后     
张涛 《领导广角》2002,(4):60-60
在这次裁员大军中,他也下岗了,这是他始料未及的。他今年四十四岁,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时候。只要看看他辉煌的过去,你没有理由不信服:三十八岁就当了厂办公室主任,在这个直属部辖的企业,他现在属于“正处级”干部,不少人对他的仕途看好,认为他很有实力升任厂长,他自已也这样认为。论文凭、论年龄、论工作经验,他在同辈人中都是首屈一指,现在不是在强调领导干部年轻化、知识化吗?  相似文献   

8.
手机杂志     
党校学历不再享受同等国民教育待遇9月3日,中央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将此前"党校学历可以享受同等国民教育的有关待遇"的规定删去。这意味着多年来关于"党校文凭"的效力争议有了结论。按照此条例,党校学历只是干部在校学绩的标志。全国拥有"党校文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最近发出通知,结束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工作(以下简称文凭考试),取消文凭考试。自2005年始,所有进行文凭考试试点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以下简称高等教育机构),一律终止招收文凭考试学生。文凭考试是一定时期的产物,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结束文凭考试试点工作,取消文凭考试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教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最近发出通知,结束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工作(以下简称文凭考试),取消文凭考试.自2005年始,所有进行文凭考试试点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以下简称高等教育机构),一律终止招收文凭考试学生.文凭考试是一定时期的产物,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结束文凭考试试点工作,取消文凭考试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调整,是保证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1.
正如今骚扰电话满天飞,但对很多企业负责人和地方干部而言,"010"开头的电话对他们来说,更像是"魔咒"。一位和笔者相熟的地方干部说:"至少90%是骚扰来电,但很多不是一般的骚扰电话,接就等于接了麻烦。"部分企业老总和地方干部还称,看到来电显示是陌生的"010"号码就头疼,"我们管这叫‘010恐惧症’"。调查发现,接到过此类电话的企业负责人、地方干部不在少数。苏北一个副县长笑言,他从当乡长开始,就接到过所谓的"中南海的邀请"。另一位苏南企业负责人说:"内容都差不多,研讨会或者培训会,反正一句话,只要给钱,什么文凭、奖状、头衔……都是小菜一碟。"  相似文献   

12.
现实政治生活中,党政干部晋升充满着诸多复杂变数。从晋升过程的影响因素视角看,政绩、关系、教育和职业路径是党政干部晋升的主要决定因素。改革开放新时期,以经济增长为主要政绩指标,影响着各级领导干部的晋升,同时也出现了虚假政绩等消极现象。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有现象,其依然影响着今天的日常生活,并进入到现代政治层面,影响着党政干部的晋升。教育是古今中外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当代中国在干部晋升过程中也越来越强调教育文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学历造假的现象普遍存在。干部晋升还遵循着路径依赖规律,机构和职位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干部晋升。  相似文献   

13.
老孙原来是单位的副局长,因为到了50挂零的年纪,在前年的机构改革中因为没有文凭而改任非领导职务——副主任科员了。  相似文献   

14.
随着办学自主权的逐渐增大,受强大经济利益驱动和社会环境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校乱象渐生,出现了乱招生、乱办班、乱发文凭等不良现象。本文以高校乱招生、乱办班和乱发文凭的现状为切入点,探索其深层次的原因,以期对治理我国高校乱招生、乱办班和乱发文凭的现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姚平 《领导文萃》2009,(2):119-122
清华大学校长曾给毕业生说过这样一段话:未来的世界是,方向比努力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健康比成绩重要,生活比文凭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  相似文献   

16.
所谓"权力文凭",是指少数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给高校以特殊照顾,高校则利用教育资源满足他们获取高学历、高文凭的特殊需求,投桃报李,互通有无.在此过程中,艰难的入学考试免除了,繁重的听课任务减少了.不易通过的论文答辩轻易通过了.这样的文凭,表面看来与普通文凭毫无二致,但其含金量明显不足,是典型的"豆腐渣工程",糊弄个别组织人事部门或许有效,欺骗人民群众却难.一个人学识几许、水平多高,听其言、观其行,就不难看出底细.  相似文献   

17.
牛励耕 《领导广角》2001,(10):15-16
近读一幅漫画,画的是武大郎重开饼店,张榜招聘员工,要求身高一米七,文凭至少是本科,且精通一门外语云云。一笑之余,不由想起当前越来越普遍的“人才高消费”现象。  相似文献   

18.
西南师范大学从2004年7月18日起在全国范围招生,国际贸易与商务、物流管理和商务管理三个专业的多个英国高等教育文凭项目学习名额,为有志于接受国际教育的往、应届高中毕业生提供了不出国门拿英国国家文凭的难得机会。此次西南师范大学英国高等教育文凭项目招生,由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和英固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SQA)合作,采用权威的英国大学课程,向学生推荐五年学业设计方案:第1年国际预科课程;第2—3年国内双语教学,英国大学专业课程,文凭  相似文献   

19.
林过 《领导广角》2002,(12):16-16
看过钱钟书的《围城》之后,我们从书中主人公方鸿渐那里,知道除了真文凭之外,还有一种叫“假文凭”的存在。如今“假文凭”愈发猖獗,乃至于泛滥成灾,这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  相似文献   

20.
企业在用人上,要树立“文凭不等于水平,身份不等于资格,经验不等于能力:不重资历,重实绩:不重学历,重水平:不重经验,重激情”的用^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