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环境权是伴随着人类环境危机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权利。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法律机制对于维护环境权、保障公众有效参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现行环保公众参与的法律机制在信息公开、参与公共决策以及参与救济机制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完善我国环保公众参与的法律机制,应提升信息公开有关法律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对公共决策公众参与制度予以实体与程序性保障,建立适合于各类监督参与主体的监督方式,完善环保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公益诉讼三大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2.
政府决策中公众参与的制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决策中的公众参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制度选择.公众参与程度较低,政府决策公开征询不利,是我国当前政府决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缺乏公众参与的利益表达和决策过程中的协商民主机制是造成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为此,培育社会利益群体组织化的参与模式,建立公众参与的利益驱动、表达机制;同时将协商民主引入政府决策领域,确立政府决策中的对话、沟通制度是实现我国政府决策中公众参与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3.
民主政治的发展必然要求科学行政决策机制的建立。行政决策制度建设中必然要建立公众参与机制。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实质就是决策主体在进行决策时要考虑公众的利益诉求。当前,中国社会团体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现实,社会团体在行政决策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为了使其客观反映利益诉求,社会团体在行政决策中扮演的角色应单一化,即社会公众的角色,且其单一角色的扮演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在推进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法制化的过程中,参与者遴选机制的确立、行政决策过程中公众参与启动机制的创设、参与意见反馈机制的跟进、公众参与决策议程设置的建构以及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是公众参与行政决策制度构建中必须回应的基本问题,回应这些问题所确立的相关程序机制设计构成推进公众参与决策法制化之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5.
环境邻避冲突的实质在于环境保护领域公民知情权和表达权的运用与行使,需通过法律形式予以和平合理化解。城市规划作为环境邻避设施选址或建设决策的法律形式具有合法性与正当性。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应以提升规划决策理性为目标,通过塑造专家、大众与政府的法律形象以增进各主体间的信任与理解,最终达成最优城市规划方案,因而成为化解环境邻避冲突的制度路径。  相似文献   

6.
 公众参与是我国环境行政决策程序建构的基础和重点,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具体表现。公众参与旨在通过公众平等参与的理性协商、对话过程而形成科学、公正的决策。环境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属于公众参与中的一个类别,既具有公众参与的一般性,也具有环境行政的特殊性。公众参与过程作为环境行政决策程序中的核心环节,对决策的正当性、合理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阶段我国环境行政决策程序中公众参与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决策初期,环境信息公开程度较低,公众参与主要体现在末端参与;决策中期,公众参与的有效方式单一,行政机关主导,缺少各方利益群体的论辩与质证环节;决策末期,公众参与的结果难以得到及时反馈,公众积极参与决策过程的信心以及政府的公信力被严重削弱。因此,在思路上,以“事前环境信息的公开透明、事中环境行政决策过程的细节性完善以及事后必要的评估与审查机制”为环境行政决策程序构建的着眼点,以“拓宽环境信息公开渠道,加强环境行政决策参与形式的组织化程度,完善对环境行政决策结果的反馈机制”入手,构建公众参与的相关具体制度,使我国环境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得到量与质的同步提升,从而增强我国环境领域的法治与民主建设,为今后拓宽我国环境市场的发展空间提供理论上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城市规划改革的环境和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着城市发展的区域协调 ,城市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的调整 ,城市管理、体制建设与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等问题。城市规划工作方法中 ,缺乏明确有效的区域发展制度安排 ,缺乏作为项目管理的规划程序 ,缺乏实施规划的措施安排和公众参与的法定程序等等。所有这些说明 ,社会和经济体制的转变是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工作改革的主要原因。面对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背景 ,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的改革必然会随着城市化发展出现互动。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制度、方法和观念等方面的改革 ,归根结底是要在新形势下进行制度创新 ,以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市化进程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法》修订案首次明确将公众参与确认为我国环境保护的原则之一并确认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是一项程序性权利。然而,《环境保护法》修订案并未就公众参与制度作出框架性规定,而是将完善公众参与程序的义务施加给各级环保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保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鉴于我国环境决策中公众参与制度的上述立法进展,本文将结合国际公约及域外立法经验,从微观层面着手纵向分析我国在不同的环境公共决策层次上公众参与制度的立法现状。此外,本文也将横向分析我国地方法规、规章和部门规章中公众参与制度发育和形成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厘清新法和既有法律法规所形成的公众参与法律制度框架,进而对《环境保护法》修订案中涉及公众参与的条文进行评述,更加明确地识别我国在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相关立法方面的进步与不足,以便在“查漏”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进行“补缺”。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是离不开公众的参与的.公众参与决策是推进决策民主的必然要求.它主要有五种参与形式和作用.要从法律、制度、参与环境和思想宣传等方面保障公众参与决策,真正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相似文献   

10.
对国内外环评公众参与机制不断地进行探索与比较,有利于我国环评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中欧环评公众参与机制在法律背景与依据、在"公众"的定义与范围上存在差异,在公众参与环评的范围、内容、阶段以及信息公开方面也有不同。欧盟环评公众参与机制给我国的启示为:我国公众参与机制应遵循国际原则,积极履行国家义务;立法明晰公众环境参与权;完善"公众"主体机制;完善公众参与环评的范围、内容、阶段;加强信息公开与知情权保障;完善公众参与环评专项立法。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民族发展、国家未来以及公民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积极参与和全面配合。当前,我国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除了宏观层面要发挥政府的指导性作用和社会的协调性作用外,微观层面还需充分调动公众的参与作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不但能强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和辅助作用,还有利于维护公众生态利益,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合理化。但是,我国公众参与制度正逐渐陷入困境,法律上的缺失是导致公众参与制度不完善的重要因素。就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制度而言,在公众知情权、参与决策权、救济机制、参与意识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要为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提供法律保障,可以通过“生态文明”入宪与制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法》、完善公众知情权和参与决策权、健全公众参与救济机制、提高公众参与法制意识等措施,促使公众合法、积极、有序地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  相似文献   

12.
公众有序政治参与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政府决策领域的公众参与取得一些进展,但不足之处相当突出。公众参与政府决策需要在公众中遴选代表,但是代表遴选程序缺乏公开性与科学性,遴选的代表参与能力较弱、专业性不强,遴选的代表“政府化”倾向严重,代表遴选过程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完善公众参与代表的遴选机制,需要拓宽公众参与的信息公开渠道;健全参与代表的遴选制度;建立遴选代表的培养体制,提高遴选代表的参政能力;完善代表遴选的监督机制。只有立足于完善的代表遴选机制基础上的公众参与,才能满足公众的维权需求,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相似文献   

13.
公众参与水务公共服务决策与监管既是公共管理民主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水务公共服务高效率、高质量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我国水务PPP中的公众利益需求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目前参与制度不够完善,执行力有待进一步强化;参与形式单一,参与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公众参与积极性较低,参与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现状,通过借鉴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水务公共服务公众参与的经验做法,尝试从政府、水务企业、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第三方组织的角度提出完善我国水务PPP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作为非专业人士的公众参与环境决策十分必要.借鉴国外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经验,发现我国公众参与制度存在许多不足,建议改进相关法律制度,希望完善我国在此领域的立法,推进政府的管理,加强公众的环境保护和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环境法治发展40年,也是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发展和建设的40年。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建设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完善,逐渐形成由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构成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权利体系和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规则。总结经验,公众参与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公民环境权利的题中之义,是提升环境决策质量的重要保障,是调动公众环保力量的必然路径。面向未来,广义层面的公众参与应当注重提升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狭义层面的公众参与应当通过完善主体界定、推动信息流动、推进协商参与和加强社会监督等实现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国外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城市规划从“精英式”走向“大众化”规划过程中,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机制完善的法律保障、严格的公众参与程序、完整的反馈修改机制等值得借鉴。在中国城乡规划转型过程中,应该公开城市规划相关信息,将公众参与时间前移和重心下移,提高公众参与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扩大公众参与内涵,以实现各方利益均衡。  相似文献   

17.
城市是公民的物理生存空间和精神家园,城市规划则影响着一个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关切到公民的切身利益。在价值日益多元化的当今社会,城市规划作为公共决策的一种已不再是政府的一言堂,公众参与有着迫切的需求。文章选取法国作为他山之石,在梳理法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制度发展经验基础上,分析其可借鉴性及启示,以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从管理科学角度来讲,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而公众参与决策恰是确保决策民主性、科学性的关键。在生态辽宁建设方面,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决策机制,完善决策方案,规范决策程序,注重决策主体思想方法的科学性,是发展我省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之必须。公众参与生态科学决策机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前端论证参与机制;二是中端决策参与机制;三是终端评估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9.
保障公众理性地参与转基因监管,有助于提升转基因立法、行政决策的质量和实施效果,也是《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对欧盟和我国等缔约方规定的义务.通过总结欧盟公众对转基因产品的态度,梳理欧盟转基因立法框架中的公众参与制度发现,欧盟现有立法赋予公众参与转基因立法、授权和政策决策过程的权利,并为该权利的行使设置了具体的制度.我国应当借鉴欧盟经验,在转基因立法中增加公众参与条款,确保公众能够获取信息、参与决策和寻求司法救济,从而更好地保障公众参与转基因监管的权利.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我国食品安全事故的高频率爆发,《食品安全法》确立的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有利于改善食品安全治理工作。但此制度的出台并没有抑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存在公布信息主体混乱、信息发布决策的社会参与不足以及权利救济机制短缺三大问题。应从整个卫生行政部门系统都享有信息统一公布的权力这个角度来解决公布主体混乱的问题。通过对公民在食品安全信息分布中的参与权进行分析发现:普通公众与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参与权存在区别;应合理协调应急信息中的公共利益与公民参与之间的冲突。从普通公众和食品生产经营者两个不同维度完善权利救济机制,并借鉴民法上的不真正连带责任来解决政府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