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成都12天     
《经营管理者》2007,(5):39-45
诗人兰波说:生活在别处。很多人都会有异乡生活的经历,在一个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城市里寻梦或者打拼。多年前,一个叫聂作平的作家从川南自贡来到成都,并用一双好奇的眼睛打量这座美丽的城市。这种打量的结果是一篇题为《我来了,我看见,我说出》的文章,文章道出了一个异乡人的成都记忆。作为一座包容的城市,成都正接纳着越来越多的异乡人。这些成都的过客或者城市未来的居住者,他们在成都的土地上看到了什么,有何感触?尤其是投资者,他如何认识成都这座慢条斯理的城市?他是否习惯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是否能在这座城市找到自己的理想和快乐?一位商人真实地记录下了他在成都生活的12天。这里我们也许能找到关于这座城市的真实答案。  相似文献   

2.
像极了巴黎     
成都这座城市,充满了情调,到处都是文化的痕迹.成都文人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展示着一个别人不知道的成都 从有确切记载算起,成都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早在公元前四世纪,蜀国开明王朝迁蜀都城至成都,取周王迁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成都,相沿至今. 事实上成都一直是中国历史上别名最多的城市之一,除"天府之国","锦城"之外,成都还因为城中遍地种植芙蓉花而获得"蓉城"这一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名字,同时也是最最适合成都气质的称呼.  相似文献   

3.
农家乐,茶馆、小吃、麻将、龙门阵……吃喝玩乐.遍及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就是成都,一座以“休闲”闻名全国的城市。只要你在成都待上几天,就会感受到成都有别才其它城市的休闲味来。  相似文献   

4.
根据近日发布的《零点宜居指数中国公众城市宜居指数2006年度报告》显示,宁波、厦门和成都位列中国宜居城市前三名,而城市包客性排名的前三位则分别为:三亚、成都和深圳。提及成都,人们总会赋予它这样的词语加以形容历史悠久、休闲、时尚、美食的天堂、超前消费、气候宜人、美女之都……成都一座让人向往的城市;一座让人过目不忘的城市;一座最有资格具备“耍都”之称的城市;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成都具备了所有宜居城市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恐怕很难用三言两语总结成都近10年来的发展,太多的人为这个城市的改变令人瞠目结舌。但成都不会因为思考而停下发展的脚步。因为这座城市更明白,只有改变才能让这座城市发展突飞猛进。对这些,感受最深的也许是成都的663万农民,他们已饱尝甜头。  相似文献   

6.
"蹭住"可以实现一对一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在成都"蹭住",一定要有一个附加的条件,那就是讲故事 成都是一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新观念在这里特别容易被接受,越来越多的旅行者来到成都,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生活模式,还有无数的新鲜故事.  相似文献   

7.
<正>魅力标签姓名:李新慧事迹:创建了回归酒吧,让人们在此得到心灵的释放和休憩,也使成都这座城市又多了一份妖娆的姿态。成都,因散落在巷陌中的上千家酒吧而激发出市民声声不息的爱怜从这  相似文献   

8.
成都是一座流连忘返的城市,对国人如此,对外国人亦然.越来越开放的成都,正在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人到这里工作、生活.在成都他们生活得怎么样?他们能否融入这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他们与成都人如何共处并互相影响?记者走近这个"特殊"的群体,为你揭示这群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的"不同"的他们.  相似文献   

9.
一、从成都城市性质.看个性化成都 国务院在批复成都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指出成都城市性质为:四川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成都是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城市。它建于先秦。汉代为中国“五大都会”之一,唐朝与扬州齐名;号称“扬(扬州)一益(成都)二”。五代时期的前蜀王建、后蜀孟知祥都曾在成都建都称帝。成都至今仍具有鲜明蜀文化特征,城内有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49处、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55处,  相似文献   

10.
<正> 成都这座具有45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和2310年的建城史的城市,已经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并被国务院确定为“西南地区的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为了把成都建设成为一座西部大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08,(29):18-18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提升大会上,成都以"创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绩效"高票当选全国最佳管理城市。同期获得这一称号的还有大连、东莞等其他9个城市。  相似文献   

12.
“成都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提出了未来成都低碳建设的城市品牌就是“零碳成都”。零碳成都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生态品质、软实力,成为成都建设低碳城市的亮点和特色  相似文献   

13.
成都式发展     
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人们从城市的各种因素,条件和可能变化的趋势预测出发,作出关系城市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全局的根本谋划和对策,具体地说,城市发展战略是城市经济、社会、建设三位一体的统一的发展战略。成都在这一系统工程中走到了中国前列。  相似文献   

14.
《决策探索》2008,(9):12-13
胡哥加油! ——4月19日,在巴黎,有中国留学生打出了“胡哥加油”的标语,让人想起当年北大学生打出的“小平您好”标语。这是一种支持,一种鼓舞,一种凝聚,一种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的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推动了国内城市的发展。在跨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国内城市作为国内区域经济的重心和龙头,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国内区域间的竞争已突出地表现为城市层面的竞争。“为官责任,造福一方”,四川省和成都市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十分重视高科技成都建设和提升成都城市竞争力。市委市政府领导在2004年全市科技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指出,“全面推进科教兴市、建设高科技成都”已成为全市科技工作的主旋律。有鉴于此,作者运用倪鹏飞博士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成果,分析了高科技成都的建设目标与城市竞争力指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具有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基础的可以度量高科技成都建设效果和水平,有助于提升成都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尤陈俊 《决策》2007,(10):32-33
"地球妈妈太累了,再也擎不起太多的孩子",2007年9月30日之后,类似这样文明现代的标语将取代过去粗鲁蛮横的计划生育标语,出现在中国大地上.这是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8月2日在其网站上发布的消息,"一环二扎三罚"之类态度强硬冷漠甚至含有恐吓意味的计生标语口号,将被人口计生部门全面清理,同时,国家人口计生委还推出190条新版标语,供全国各地使用.  相似文献   

17.
罗杰  罗德凡 《经营管理者》2009,(17):154-154
本文从成都的地理特点及自然资源出发,分析了他们对成都的建设与发展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成都建筑文化的特色;并分析了当代城市建设中的不足,而造成城市特色的。  相似文献   

18.
《领导决策信息》2011,(33):18-18
8月12日.在成都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城市科学发展论坛暨首届防灾减灾市长峰会上.包括成都在内的10个城市共同加入“让城市更具韧性”运动.讨论并通过《让城市更具韧性“十大指标体系”成都行动宣言》。联合国减灾战略署执行干事海伦娜表示,《成都行动宣言》的发布将成为“让城市更具韧性”运动中的一座里程碑.在全球城市防灾减灾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说到成都,立刻会让人想起21世纪最受国人追捧的两个字眼:休闲.休闲的另一层意思,说自了就是好耍.由此推之,成都就是一座好耍的城市,也值得品味 成都人洒脱休闲的生活方式表现在这个城市的各个方面,从街边的茶楼到三环边的雍雅山房;从城市的主流人群到城乡结合部的千年古镇;从成都人的个性品味到这个城市的市井文明,无不受闲散文化的滋养.  相似文献   

20.
2013年6月,财富全球论坛首次在中国西部地区城市——成都召开,这对于成都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具有怎样的影响,将是本文探讨的话题。本文将探讨在财富论坛召开,成都目前所处的背景和环境下,以论坛召开作为契机,如何更有效的发展成都经济,与世界接轨,使得成都经济迈向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