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发展民办教育事业,培育新的教育增长点,是摆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认为当前应切实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二是把办学重点引向职业教育;三是提倡参与形式多样化;四是构建多元化的办学格局;五是制订务实的扶持政策;六是落实规范办学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纵观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全貌,概述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正从发展初期数量的快速增长转为内涵的发展,办学能力迅速提高;国家发展民办教育方针和基本政策在《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均有了明确的规定和提法;民办教育的法规建设和管理不断加强,民办教育的发展是健康、稳定的。文章指出,民办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民办学校亟待解决硬件、专职教师、内部管理及教育质量等问题。特别是要从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等诸方面入手,解决好提高民办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曹文  陈建成 《东岳论丛》2007,28(2):86-89
民办教育的出现既满足了人们对教育消费的多样化选择,促进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又推动公办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弥补政府教育支出的不足。民办教育根据公共产品属性的强弱,可以是营利的,也可以是非营利的。政府应该酌情给予民办教育直接的或间接的资助。  相似文献   

4.
解构与重构: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制度探析
  张利国、刘裕斌在《现代教育管理》2015年第5期撰文指出,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制度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争议在于分类管理不符合教育公益性的目标要求、实行分类管理的时机和条件不成熟及制约分类管理的制度困境短期内难以破解。为此,要深入探讨各种影响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观念分歧和制度困境,合理建构我国民办高校的分类管理制度。在观念层面,消除分类管理制度上的认识误区;在制度层面,创设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制度环境,加强实体与程序方面的制度建设;在政府层面,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对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政策引导,积极培育捐资助学型民办高校,发挥政府的监管和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5.
樊丽明 《东岳论丛》2004,25(6):95-99
近年来临沂市民办教育迅速发展,10余所规模较大办学水平较高的民校脱颖而出。民办教育的发展得益于庞大的需求空间,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实施竞争与合作策略,以及政府实施激励与约束并举的政策。民办教育发展产生了增加供给效应、补充效应、提高效率效应。但目前民办教育发展在规模、结构、质量、政策方面存在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民办教育机构应采取集中化、专业化、特色化的发展策略,政府则应鼓励发展,规范管理,实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6.
湘政发[2008]1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体现了政府对民办教育的极度重视与支持,进一步明确了民办学校的公益性质,将极大鼓舞人心、提升士气,对于改善湖南省民办教育软环境、推动湖南教育和经济的发展、提高湖南教育地位等将起到积极作用.各级政府应进一步提高对民办教育的认同与支持度,坚持改革创新,细化相关政策,加强管理机构和中介部门的建设,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研究,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民办学校则应搞好规范管理与提高办学水平,这是<决定>体现价值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民办教育公益性突破了教育经济学关于教育投资的传统理念,它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教育领域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政策价值。坚持民办教育公效力,满足社会优质教育需求的科学思想,是新时期民办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和新举措,对这一思想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总结,对于促进我国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
截至2010年,我国民办教育机构有11.9万所,但目前上市的却只有十几家,而且都是在国外上市。哪些因素影响了我国民办教育机构上市?本文分析影响我国民办教育机构上市的主要因素,通过解释结构模型方法找出关键性因素,对进一步完善民办教育政策提出建议,以期为准备上市的民办教育机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本文全面论述我国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分析细致深刻,对我国民办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富有启迪和指导意义。内容分五个部分:⑴我国民办教育发展概况和趋势;⑵充分认识民办教育的地位和作用;⑶切实改善和加强管理,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⑷树立正确的发展观,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⑸认真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扶持民办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政策是政府为解决特定社会问题而制定的短期与长期措施,它既具有修复性,也具有发展性,前者促成了社会系统功能与秩序的恢复,而后者则可能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制定与落实社会政策的力度,围绕建设和谐社会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服务等领域推行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要从理论上理解当代中国社会政策实践中的制度设计、行动逻辑及限制,重点需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理解有效的社会政策实施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治理;第二,社会政策实施中的技术理性与政策实践对社会治理具有重要影响;第三,探讨在当前深化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加强社会政策实施的主要制度创新以及社会组织发展和政策落实的实践机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关于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渐已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民国中央政府重视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问题,在历史上创造性地将边疆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和民众教育的普及工作纳入国家正规教育体系,并作为一项专门的社会事业以有别于古代文教政策语境,制定系统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来予以推进。本文从边疆教育史、民族教育史、地方断代史、政策专题研究等四条研究路径概述学界对民国中央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研究的进展情况,并讨论了课题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隋幸华  刘理 《云梦学刊》2013,34(1):111-114
产学研合作育人是行业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与政府等多方联动的教育模式,其媒介是知识,其关键是动力机制。产学研合作育人动力机制的建立,需从转变观念入手,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为突破口,遵循互利原则,调动学生积极性,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建立监控与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3.
日本帝国主义在“9.18”事变以前建设灌输亲日思想的教育机构及“怀柔”朝鲜族知识分子和“有志绅士”;在“9.18”事变以后采取废除朝鲜族私立学校及修改教育内容等强硬措施,从而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殖民地奴化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关于构建高校大德育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严格说来与党和政府及人民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要想很好地解决目前高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德育目标,必须树立大德育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构建大德育体系,挖掘道德教育的有效资源,发挥教育合力优势,走大德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教育券制度是西方国家对教育投资体制的一种创新,其在西方教育领域的盛行对我国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民办高校实行教育券制度可行性的分析,设想我国民办高校的教育券模式,以期为我国民办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寻求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独特的理论创造性,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实践特色,是我们现阶段及新世纪制定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进行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丁伯根原则的中国环境政策取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伯根原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丁伯根提出的关于经济调节政策和经济调节目标之间的关系法则:为达到一个经济目标,政府至少要运用一种有效的经济政策;为达到N个经济目标,政府至少要运用N个独立、有效的经济政策。环境问题是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的复杂系统。因此,基于丁伯根原则,可以知道无论是庇古提出的政策措施,还是科斯的产权界定都不可能彻底解决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解决,除需要运用经济政策外,政府及公众参与等多种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8.
教育制度与政策层面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已经从非学历教育发展到有资格从事高等本科学历教育的阶段,在这个艰辛的过程和光辉的结果中取得了法律地位。但是,目前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主要还是依靠教育政策。由于现行教育制度对民办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规范的模糊性与缺失性,以及教育政策自身所固有的局限性,形成了教育制度和政策对民办高等教育办学激励机制的不确定性,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很难作出长远办学规划与打算。这一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易使民办教育机构扭曲办学行为,同时也影响了社会资本介入民办高等教育领域。因此,我国教育制度与政策层面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定位,是一个必须迫切明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要求区域内地方政府问的财税政策从传统的财税竞争转向财税合作。政府间财税合作成为合作机制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实现地方政府间财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要从建立合理的区域税收利益分配协调机制、区域共同财政、区域内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区域财政支出监督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入手。地方政府间财税合作的有效实施需要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区域规划的指导和其他政策工具的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20.
清末实业教育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前身,其发展与晚清教育改革进程相伴随,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部分。实业教育制度在清末癸卵学制推行以后得以确立。晚清实业教育的办学主体包含政府、士绅和商人等多种力量。人为推动使实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并且培养了一批实业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需要。师资力量不足是晚清实业教育发展的障碍之一,而经济力量不是主要推动力,这从根本上制约着实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